如今,三个儿子的前程似锦。
“娘子,想什么呢?”李忠走过来,手里提着条新鲜鲤鱼,“刚捞的,晚上让厨房做你最爱吃的酸菜鱼。”
顾云笑着接过鱼:“我在想,咱们这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真好。”
“可不是!”李忠憨厚地笑道,“谁能想到,十年前我还是个带着阿树艰难度日的杀猪汉,如今竟成了官老爷们的爹!”
顾云望向远处正在读书的小荷,九岁的女孩儿眉目如画,已显露出不凡的气质。
夜幕降临,明月当空。李府上下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
顾云举杯环视,看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心中满是成就感。
桂花香飘满庭院时,顾云站在重新扩建的李府大门前,看着仆人们忙进忙出地张灯结彩。
又是一年中秋。
不过,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四个子女都要携家眷回来团聚。
“娘子,阿树派人送信来,说午后就能到。“李忠从院中走来,鬓角已染上霜白,但精神矍铄,“小山一家昨夜宿在青县,小风接了他们一起回来。”
顾云点点头,手指轻轻抚过门框上新刷的朱漆。
几年前那个两进的小院,如今已被扩成了五进的主的大院。
门前“进士及第”的匾额旁,又添了“德泽乡里”和“乐善好施”两块新匾,其中的一块是知府所赠,另一块是乡亲们送来的。
“小荷呢?”顾云问道,“不是说今早从省城回来?”
李忠笑着指了指西边:“刚收到信,马车已经到镇口了。这丫头,非要赶在哥嫂们前头到。”
正说着,远处传来清脆的马铃声。一辆青帷马车缓缓驶来,车帘一掀,跳下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杏眼桃腮,一身淡青衣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清爽利落。
“爹!娘!”小荷三步并作两步跑来,一把抱住顾云,“想死女儿了!”
顾云拍着女儿的后背,十年前那个爬树掏鸟窝的野丫头,如今已是省城有名的才女,创办的女子学堂招收了上百名学生。
“这么大姑娘了,还撒娇。”顾云笑着说道:“学堂的事都安排好了?”
小荷挽着母亲的手臂往里走:“都妥当了。留了人在那儿照看,学生们也都回家过节去了。”
她眨眨眼,“娘,我这次带了几个得意门生回来,想让她们见识见识咱们家的团圆宴。”
“早给你预备好了厢房。”顾云笑道,“你那几个学生,可像你当年一样调皮?”
“比我可强多了。”小荷吐吐舌头,“都是正经的才女呢!”
午时刚过,阿树的马车最先驶入院落。三十岁的阿树撩开车帘。
他身旁的夫人,是国子监沈司业之女,沈明澜。
他们夫妻俩的三个孩子规矩地向祖父祖母行礼,最大的已经八岁,最小的才三岁。
“儿子拜见父亲、母亲。”阿树恭敬行礼,眼中满是孺慕之情。
顾云扶起长子,细细打量。
阿树眼角已有了细纹,但目光更加深邃睿智。
这些年在官场沉浮,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翰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