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因为他吃了曲彦斌给他的干粮,也许是因为说到这些人都是打鬼子的。所以他显得非常的高兴和激动:“我可以领你们去。不过路很难走,没有正经的路。”
“这个你放心,只要你能过得去的,我保证落不到你的后边。”
三个人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进入了卧牛山的腹地。
当走到一处地方的时候,曲彦斌打了个手势,让大家不要动。
纪小三没明白曲彦斌的意思,张川也说:“前面就很快就到了,也就是顶多有个一里来地,你是不是累了?”
曲彦斌悄悄的告诉他们2点钟方向有一个暗哨。
纪小三皱了皱起眉头,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但是曲彦斌说的话是深信不疑。因为从找到张川的事情上他已经对曲彦斌非常的崇拜。也深深的感到自己这个侦察员跟曲彦斌之间的差距。
“你们两个在这里不要动,免得引起他们的误会,一旦出现误会,他会开枪示警,到时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你去干什么?”
“我把他弄过 弄过来。”
“你一定要小心,别让他伤着。”
“你们放心,我是侦察兵,这样事情要是做不好,就没有资格再说是自己是侦察兵。”
这话说的纪小三的脸都红了。
时间不长,曲彦斌竟然真的把那暗哨拎了过来。
开始的时候,哨兵吓得瑟瑟发抖,听说他们是友军,是来救他们冲出敌人的包围圈的时候,一下来了精神:“我去带你们去见我们的团座。”
“你们的团部离这里多远?”
“也就几百米的距离,很快就到了。”
尽管沿途也遇到了哨兵询问,看到是自己的人,也都顺利放行。
在康家辉的团部里,正在发生着异常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当然是部队的去向问题。
有的人主张,与其这样被困,不如冲下山去,跟敌人来个鱼死网破。
他们当然也知道那样的后果,但是也绝对会比现在这样生不如死的要过的痛快的多。
有的则认为不如索性投靠了日本人。他们当然也知道做日本人俘虏的滋味不好受,但是也强是这样没吃没喝的。
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两种思想激烈的碰撞中,各人都有各人的道理,各人有各人的理由。就连平时杀伐果断的康佳辉也没法决断。
一营长韩卫忠说到:“团座到了下决心的时候了。如果再不下定决心,到时候,别说是跟敌人战斗了,就是现在这样,每天都有战士在饥饿中死亡,更多的人失去了战斗力,非战斗减员会越来越多。我们不如趁着现在大家还稍有点体力,想尽办法吃一顿饱饭,然后,选择好突围的地点,突围出去。”
“以我们现在的状况,能土味出去吗?”
“我们能冲出多少是多少,总会给我们团留下火种的。不论结果如何,总强似在这里坐以待毙。”
一些主战派,非常赞同韩卫中的主张,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
三营长于庆丰则提出不同的意见:“突围这条道路是不可取的。不说外边是敌人的重重包围,更主要的是,我们不论是体力上,还是武器装备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我们现在的战士,别说是打仗了,就是走都很困难。
我们这个时候突围,无疑是自取灭亡,就算是就算是能够突围出去几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能够生存下来吗。我们可以跟小鬼子来个假投降,真抗日,等从小鬼子那里得到武器和给养以后,我们找机会再拉出来。”
“所谓假投降,实质就是真怕死,只要有这样的心理和心态,慢慢就会成为真投降、真汉奸!”
“那也总要强似现在突围。”
“我们也知道,这个时候突围对我们是十分的不利,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突围,可能还有一部分弟兄们能够冲的过去,能够活得下来。如果不突围,那后果。会更加糟糕。”
“突围,只能说是拿出更多弟兄们的生命,去换取很小一部分人的苟活。”
“这个结果我们大家是都知道的,但是总比在这里等死强。”
“除去这样的结果,难道没有其他的一点办法吗?”
“我们现在已经是山穷水尽,你有什么办法?”
“我们跟小日本鬼子谈判,提出一些条件,否则我们不会放下武器。”
“你认为我们还有资格跟小鬼子谈判吗?依照小鬼子的秉性,就是答应你,到时候能算数吗?”
“就是,只要我们放下武器,就得任人宰割。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别管后果怎么样,他们总不至于把我们都枪毙了。我们有更多的人可以活下来。首先是先活下来,然后再想方设法逃出去,接着拿起枪跟日本人去干,我想这条路要比我们突围。更划算。”
“据说日本人把俘虏的东北军全都拉去有的去挖矿,有的去采矿,还有的去修筑要塞。特别是对于修筑要塞的人,等要塞修筑完毕之后,为了防止泄密,他们会不留活口的。我们辛辛苦苦当牛做马,没有人品没有人格的,在给日本人出完力之后。其结果也只能是死。与其毫无尊严的活着,不如轰轰烈烈的去死。”
正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有个参谋来报告:“外边有几个人自称是华夏军的,他们说有要事求见团座,说他们可以带我们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不禁停止了争论,而且,显得精神抖擞。
“快,快让他们进来,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办法能带我们走出敌人的包围圈。”
时间不长。曲彦斌、纪小山张川三个人被带进了团部。
曲彦斌、纪小三先给康家辉敬了个军礼。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没等曲彦斌说话纪小三回答道:“报告长官,我们是b师侦察连的。”
“b师不是早就回到关里了吗?你们侦察连为什么还留在这里?是长官部让你们来营救我们的吗?”
现在,他们对纪小山的回答产生了疑问。
他们以为侦察连之所以来营救自己,因为长官部感觉到派大部队来很难和自己取得联系,只有小部队利用便于隐蔽的优势,悄悄的和部队取得联系,再悄悄的把部队带出敌人的包围圈。
通过跟纪小三交谈,他们发现,纪小三说的和他们想象的大相迳庭,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这不得不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
“是的,长官,我们的部队是已经撤到了关里,但是我们侦察连却没有走脱。接着把b师侦察连的情况说了一遍。”
刚才还对还信心满满的一些人,竟然像撒了气的皮球。别说是还带自己这些弟兄们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就是他们自己都像丧家之犬,原来的高兴一扫而空,随之而来的是一片黯然。
一营长韩卫忠倒是没有失望:“团座。如果他们能悄悄的选择一条人不知鬼不觉的路线,把我们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只要我们得到补充,我们还可以敌人接着周旋。”
于庆丰说:“韩营长,你想的未必是有点太简单了,这里是日本人的天下,日本人的势力遍布各地。我们既没有粮食补充,又没有武器装备,在这地广人稀的地方,拿什么去和敌人周旋?”
曲彦斌说到:“团座。我是华夏军独立营,侦察连班长曲彦斌,奉命来跟你们联系。”
华夏军独立营的情况,他们是清楚的,了解的。知道华夏军独立营是一个能征善战,在小青山战斗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后来听说结果也很惨,好像是也被日本人消灭殆尽。
曲彦斌表现的不亢不卑,信心满满:“那只是别人的传说,实际上我们独立营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用兵强马壮来形容是毫不过分。”
于庆丰不满的说道:“简直是满口胡说。在日本人的层层包围之下,你们别说是还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你们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很难的事情。”
“按正常情况,面对强大的日本人,能生存确实很难,但是事实上,我们不仅生存了下去,而且壮大了自己,打击了敌人。”
于庆丰还想说什么的时候,被康佳辉制止住了:“你们这是打算怎么把我们带出包围圈?”
“我们的长官指示,第一步,我仅仅是跟你们取得联系,了解你们目前状况,摸清敌人的兵力部署,然后应外合,把你们救出包围圈,然后避开敌人的追杀,把你们送回到我们的根据地进行休整。”
假如说大家对纪小三有点失望。对曲延斌的说法更是感觉到不可思议。纯粹是扯大旗,吹虎皮的料,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于庆丰用刻薄的语言对曲延斌说道:“我看你们至今自身都难保还。送我们回到根据地去休息,你们的所谓根据地是什么样的根据地,你们的长官没有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