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用私人账号进入直播间,一起刷着黑屏,敲下两行字。
“社会的败类!谁给你的勇气开直播?赶紧滚出网络!”
这次,他要林宇永无容身之地!
林宇看到这条弹幕,嗤笑一声。
“败类?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搞小动作,企图用一段换脸视频就把我打垮。大家不妨动动脑子,如果我真的做了那样的事,我还会傻到开直播自取其辱吗?”
林宇的话音刚落,直播间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网友们被他的话触动了,开始有人重新审视起这件事来。
“说的也有道理啊,如果真的做了,哪还敢这么张扬地开直播?”
“就是啊,说不定真的是被冤枉的呢。”
林正慌了一瞬,有些心虚,但是转念一想慌什么?
广大网友就是一群没有脑子的乌合之众,随便找点证据就能把他们耍得团团转。他继续用私人账号在直播间里煽风点火引导舆论。
“大家都不要被他的表面欺骗了!他就是想钱想疯了要利用这件事炒作,好继续卖他的矿石!你们可千万别上当啊!”
瞬间,有人被这句话“点醒”了。
“楼上说得没错啊,现在的直播视频那么多离谱剧本,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什么剧本都敢写,什么戏都敢演!这个林宇肯定也是其中的一员!”
“对!我们不能被他的外表给骗了,他就是个骗子!”
“骗子滚出网络!还我们一个干净的网络环境!”
林正得意地笑了。
苏昊最了解其中的猫腻,把字打在屏幕亮给林宇看。
“有水军黑粉!”
林宇看了一眼,一脸无所谓,当着众人的面对着镜头喊:“我现在说什么你们都不相信。”
“那这样,你们干脆录屏,然后一个个把问题都打在公屏上,我看到了就一一回答,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搞鬼,企图用这些下三烂的手段毁了我!”
网友们又震惊又兴奋。
这是在吃瓜第一线了!
有瓜谁不吃!
人都发话了,那不如就来一场大型的“问答环节”,看看到底是谁在撒谎!
林宇的这番话,无疑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巨大的石子,直播间里的弹幕瞬间爆炸了。
网友们纷纷开始录屏,把一个个尖锐的问题打在公屏上。
林宇边看手机边念出来:“你真的是旅游局的公务人员吗?”
“朋友!你看我背景是在哪?荷香市清平镇的矿洞,有附近的家人们可以现在赶过来看看啊!”
“还有,”
林宇亮出桌面上的身份牌:“林宇,荷香大学21届管理学院的学生,我的公务员成绩和相关信息都在网上公示着呢,欢迎大家前去查询!”
部分网友现查现截图发出来。
“还真是如假包换!我去,这分数还挺高,当年笔试面试第一名!学霸啊!”
林正看得心急。
当年林啸被他安排进了旅游局,他顺手也把林宇安排。
但是林宇成绩好,干脆走了走笔试,没想到还真让他考了第一名。
林正现在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原本是想让林宇在旅游局混个日子,然后找个机会把他调走,安排到偏远的地方去。
但林宇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了第一名,旅游局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林正当时虽然心里不爽,但也只能作罢。
现在可好,林宇的这个身份竟然成了他洗白的证据。
林正气得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
他只能继续用私人账号在直播间里煽风点火。
“大家别被他骗了!他就是个骗子!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视频上你出轨同事,贪污公款,这假不了吧!”
林宇冷静直面镜头。
“关于视频中的事情,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那是有人恶意合成的换脸视频,我林宇行得正坐得端,从未做过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
“至于贪墨公款,更是无稽之谈,每一笔款项的去向都有明确的记录。”
“大家直接拨打监管局电话,我林宇经得起查,我不造事,但我也不怕事!”
就在这时,直播间里突然弹出一条特别的弹幕。
“林宇,我相信你!我在旅游局工作过,知道你的为人,也知道林正父子俩的德行!他们一直在背后搞小动作,企图把你排挤出去!”
这条弹幕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是内部人士爆料啊!看来林宇真的是被冤枉的!”
“对啊,说不定真的是林正在背后搞鬼呢!”
“林正父子俩一直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件事肯定是他们搞的!”
林宇心里一阵感动。
终于,有人愿意站出来为他说话,愿意相信他的清白。
这条弹幕打开了网友们的话匣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出来发声,支持林宇。
“我就说嘛,林宇看起来不像是那种人!”
“对啊,我之前还纳闷呢,怎么突然之间就爆出来这种丑闻,原来是被人陷害的!”
“林正父子俩真是可恶,竟然用这种下三烂的手段来陷害别人!”
“大家还记得不记得那天的电视台的直播?那天的直播我看了,但是我没找到任何关于林宇出轨和贪墨的证据。那些画面,明显是被剪辑和篡改过的!”
“楼上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那天博主还扇了亲生老子一巴掌,妈呀笑死我了,这是逼急兔子也会咬人。”
苏昊心里高兴,直播间的风向终于是往好方向走了!
林宇正色开始说:“我开这个直播间,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
直播间的弹幕逐渐慢了下来。
“我是为了清平镇和兰舟镇的村民们。”
“矿石项目和金流沙项目我雇佣的工人全都是来自附近的村民,如果因为我这一件事而让两个镇上上万人丢了饭碗,我林宇这辈子寝食难安都记在心里。”
林宇低头飞快忍住微热的眼眶。
“我当着大家面前说句掏心话。”
“我半年前来到清平镇调查的时候,这里一穷二白,路边卖的玉米还是五毛钱一根,这里的村民连顿肉都吃不上,孩子们上学要走几十里的山路。”
“我当时看着我心里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