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年,火球区能源省的午后,橙灰色的雾霾像一块吸饱了工业废气的湿抹布,沉甸甸盖在城市上空。风一吹,雾粒便黏在皮肤上,带着铁锈与能源燃烧后的焦糊味,呛得人忍不住皱眉。能见度不足两百米,省际公路旁的建筑都只剩模糊的轮廓,唯有罗阳的“向阳加油站”,像个倔强的老桩子,杵在灰蒙蒙的天地间。
加油站的加油机是2090年出厂的“磐石-7”型号,如今早成了淘汰款。银灰色的机身爬满了锈斑,像蔓延的褐色藤蔓,有些地方的油漆已经成片剥落,露出底下斑驳的金属底色。加油枪的橡胶管开裂了好几道细纹,每次出油都得用胶带缠紧,不然会滋滋往外渗能源液。最让人头疼的是显示屏,暗黄色的背光忽明忽暗,上面的数字跳得断断续续,像是喘不上气的老人——刚给一辆货运机甲加完两百升能源液,“滴”的一声,后台弹出一条猩红的提示框:【能源进价上涨15%,当前成本5.8星币\/升】。
罗阳盯着屏幕,指尖悬在“定价”按钮上。那按钮的塑料外壳早已磨得发亮,边缘缺了一小块,是他这几年反复摩挲留下的痕迹。他的指腹带着老茧,是常年搬油桶、修加油机磨出来的,此刻轻轻摩挲着按钮粗糙的表面,心里像被砝码压着。
“涨一块,就能覆盖成本,还能多赚点周转资金。”他心里盘算着,目光却不由自主飘向加油站斜对面的老旧社区。那片社区的楼房外墙早已被雾霾熏得发黄,窗户大多装着廉价的防霾玻璃,居民们出行都戴着过滤口罩。他想起张婶,那个每天推着小推车卖合成蔬菜的老人,上次来加油,只敢加半升,枯瘦的手递过星币时,皱纹里都藏着无奈:“罗老板,多加点就够我孙孙一天的营养面包钱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指尖猛地顿住,终究没按下去。他叹了口气,指尖划过屏幕,把提示框关掉,显示屏上的售价依旧停留在6星币\/升,比成本价只高两毛。
“罗老板,又没涨价啊?”货运机甲的驾驶舱缓缓打开,司机跳下来,嘴里叼着一根合成烟草卷,烟雾在雾霾里散不开,像一团淡灰色的绒球。他皮肤黝黑,眼角刻着常年跑长途的细纹,手里攥着一叠星币,递过来时带着机甲引擎残留的热气。“隔壁‘黑石加油站’三天前就涨到8星币\/升了,你这还卖6星币,不怕亏得底朝天?”
罗阳苦笑一声,接过星币塞进收银台。收银台的抽屉滑轨生了锈,拉起来“嘎吱”作响,里面的星币大多是小额面额,边缘磨损得厉害。“亏也不能涨,”他关好抽屉,声音带着点沙哑,“周边社区的居民就靠我这加油过日子,再涨他们真加不起了。”
这话没掺假。能源省的能源早就被“黑石能源集团”攥在了手里。他们垄断了90%的地热发电站,十年间把民用能源价格炒到了原来的三倍,还搞起了“加油站联盟”——只要加入联盟,就能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拿到能源,但条件是必须按集团定的高价出售,赚的差价双方分成。前阵子黑石集团的人来过,穿着笔挺的黑色西装,皮鞋擦得锃亮,与加油站的破败格格不入。为首的人拍着他的肩膀,语气带着威胁:“罗老板,识时务者为俊杰,跟着我们干,不比你现在硬撑强?”
罗阳当时没答应。他忘不了张婶加油时的眼神,忘不了社区里的年轻人因为电费太贵,晚上只能在加油站门口借光给手机充电,忘不了那些背着书包的孩子,因为家里没电,只能点着廉价的荧光蜡烛写作业。
正想着,公路尽头传来一阵轻微的嗡鸣声,不像普通车辆的引擎声,更像是某种低功率的悬浮驱动。罗阳抬头望去,只见一辆淡绿色的悬浮车缓缓驶来,车身线条流畅,表面有一层防霾涂层,在橙灰色的雾霾里像一抹流动的绿意。车身上印着“清洁能源推广中心”的字样,是荧光绿的,哪怕在昏沉的光线下也格外显眼。
悬浮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加油站门口,车门向两侧滑开,下来三个穿着浅灰色工装的人。工装的袖口绣着小小的太阳能板图案,领口有透气网格,看起来轻便又实用。为首的男人个子中等,面容温和,嘴角带着浅笑,手里抱着一个半米见方的金属箱,箱体是磨砂质感,上面有一个圆形的安全锁。他走到罗阳面前,递过一张名片:“罗老板您好,我叫叶天启,是清洁能源推广中心的,想给您推荐一款能省成本的设备。”
罗阳愣了愣,接过名片。名片是环保材质,摸起来有点粗糙,正面除了“清洁能源推广中心”的字样,还有那个小小的太阳能板图案,背面印着联系电话和一个全息二维码。他这几年听多了“推广骗局”,有卖假节能灯泡的,有推劣质太阳能充电器的,都是收了钱就消失,所以刚想摆手拒绝,叶天启身后的姑娘已经打开了金属箱。
姑娘叫苏晓,看起来二十出头,扎着利落的马尾,戴着手套的手里拿着一块柔性太阳能板。那面板薄得像一张纸,呈淡绿色,表面有细密的微纳米涂层,对着光看能看到淡淡的纹路。“这是2025年研发的‘微光-3’高效太阳能装置,”苏晓的声音清脆,语速不快,“转化效率能到40%,比市面上普通太阳能板高两倍还多。柔性面板能直接贴在屋顶,不用打桩钻孔,用专用粘合剂固定,抗风抗霾,还不损伤屋顶。”
她顿了顿,把面板递给罗阳:“您摸摸看,重量不到一公斤,韧性也很好。”
罗阳迟疑地接过面板,只觉得手里轻飘飘的,材质柔软,稍微弯曲也不会断裂。“太阳能?”他皱起眉,目光扫过头顶的橙灰色雾霾,“火球区天天这样,阳光都透不进来,太阳能板能发电吗?”
“您看——”叶天启没多解释,从苏晓手里拿过面板,走到加油站的墙面旁。墙面同样蒙着一层灰,他用抹布简单擦了擦,然后将面板贴了上去。面板背面的粘合剂立刻生效,牢牢吸在墙上。旁边的高大男生林野递过来一个巴掌大的控制器,金属外壳,屏幕是全息投影,边缘有一圈淡绿色的指示灯。叶天启把控制器的接口与面板连接,只听“咔哒”一声轻响,控制器的屏幕瞬间亮起。
屏幕上清晰地跳出一串数字:【当前光照强度:300w\/㎡,实时发电量:1200wh\/h,累计发电量:0.01kwh】。叶天启指着屏幕,语气笃定:“这款面板用了‘弱光捕捉技术’,就算是雾霾天,也能吸收空气中的散射光转化为电能。您这加油站的屋顶大概有50平米,要是全部贴满‘微光-3’,一天下来能发6度电,足够加油站的加油机运转和照明使用,还能剩下不少电。”
罗阳凑近屏幕,鼻尖几乎碰到全息投影,呼吸的热气让屏幕边缘泛起一层淡淡的雾霭,又很快散去。他看着上面跳动的发电量数字,心里有点动摇。这几年能源成本越来越高,他的利润越来越薄,上个月差点就撑不下去了,要不是社区居民你帮我衬,凑了点钱让他周转,加油站早关门了。
叶天启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又补充道:“所有设备都是免费提供的,我们还负责上门安装,后续的维护、检修也不用您花一分钱。”
“免费?”罗阳抬眼,语气里满是怀疑。
“真免费,”叶天启点头,笑容依旧温和,“我们是公益推广项目,资金来自清洁能源基金会,目的就是让更多人用得起清洁能源,打破垄断。唯一的要求,是希望您能把多余的电分享给周边居民——比如给他们的电动车充电,按成本价收点费就行,不用赚差价。”
罗阳还在犹豫,林野已经开始从悬浮车里搬设备了。一个个密封的箱子被搬下来,上面都印着“微光-3”的标识。苏晓拿着卷尺,正在测量加油站的屋顶尺寸,动作麻利。叶天启看着罗阳,语气诚恳:“罗老板,我们现在就能帮您装,下午就能用上电,您亲眼看看效果再说,要是不满意,我们再把设备撤走,不耽误您做生意。”
话都说到这份上,罗阳也没理由拒绝了。他点了点头,站在旁边看着他们干活。苏晓和林野穿着防滑鞋,爬上梯子,先把屋顶的灰尘和油污清理干净,然后将柔性太阳能板一块块铺开、对齐。专用粘合剂是透明的,挤在面板边缘,用刮板刮平,很快就凝固了,面板贴得严丝合缝,哪怕风吹过也纹丝不动。叶天启则在屋里忙活,他从箱子里拿出超导电线,银灰色的电线细细的,却能承载大电流。他打开加油站的电路总闸,动作娴熟地将太阳能控制器与电路连接,接口处用绝缘胶带缠好,还装了一个过载保护器。
三个小时过去,夕阳透过稀薄的雾霾,洒下一抹昏黄的光。安装终于完成,叶天启按下控制器的启动键,“滴”的一声,控制器的指示灯变成了绿色。加油站的灯突然亮了起来,不是之前那种昏黄色、还时不时闪烁的灯光,而是柔和的白光,均匀地照亮了每个角落,连墙角的灰尘都看得一清二楚。罗阳下意识地看向后台屏幕,上面的“能源消耗”数字瞬间从红色变成了绿色,缓慢下降着——现在用的,已经是太阳能发的电了。
“您看,加油机也能直接接太阳能,”叶天启指着加油机,“我们已经帮您切换了电路,平时优先使用太阳能,要是发电量不够,会自动切换到市政电网,不会影响您做生意。”他顿了顿,指着控制器上的一个端口,“这是‘共享端口’,居民的电动车能直接在这边充电,您可以设置‘0.5星币\/度’的价格,比黑石集团的‘2星币\/度’便宜多了,居民愿意来,您还能多赚点零花钱补贴加油站。”
正说着,一阵熟悉的车轮滚动声传来。张婶推着她的电动小推车路过,小推车的车身磨得发亮,装着满满一车合成蔬菜,车把手上挂着一个布袋子。她看到加油站门口多出来的几个充电口,好奇地停了下来,摘下过滤口罩,露出布满皱纹的脸:“罗老板,这是啥呀?能给我的小推车充电吗?”
“能啊,张婶!”罗阳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些,心里突然觉得敞亮起来,像有一束光穿透了厚重的雾霾,“这是太阳能充电口,0.5星币一度电,比您去黑石那边充电便宜多了。”
张婶眼睛一亮,立刻把小推车推到充电口旁,从布袋子里掏出充电器:“那我充两度,省下来的钱,正好给我孙孙买个‘晨曦’牌的营养面包!”她的手有点抖,插充电枪时试了两次才插进去,看着充电口亮起的绿色指示灯,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笑得像个孩子。
罗阳转头看向叶天启,眼眶有点发热,真诚地说了句:“谢谢你们。”
叶天启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适中:“不用谢,能源本来就该给所有人用,不是吗?”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本薄薄的手册,递给罗阳,“这是《小型太阳能装置维护手册》,里面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联系电话,有事儿随时找我们。”
手册的封面是淡绿色的,印着太阳能板的示意图,里面的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罗阳接过手册,小心翼翼地放进收银台的抽屉里。
五天后,罗阳正在给一辆居民的电动车充电,身后突然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罗老板,生意不错啊。”
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男人站在身后。帽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下巴和嘴角,皮肤苍白。他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芯片盒,盒子是高强度塑料做的,里面装着一枚淡紫色的芯片,芯片上有细密的电路纹路,在昏沉的光线下泛着幽幽的光。
“你是?”罗阳皱起眉,觉得这人有点眼熟,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我叫罗默,”男人的声音带着一丝诱惑,“是黑石能源集团的‘技术顾问’。”
罗阳心里一紧,下意识地想拒绝。罗默却往前走了一步,将芯片盒递到他面前:“罗老板,我知道你日子不好过,靠着那几块太阳能板,也赚不了多少钱。”他的声音压得更低,“我能帮你拿到2145年地热发电站的核心技术,有了这个技术,你就能自己建小型地热站,能源成本能降到0.1星币\/度。到时候,你不仅能垄断周边的加油站,还能把电卖给社区,赚的钱比现在多十倍,甚至百倍。”
“2145年的地热技术?”罗阳心里一动。他早有耳闻,黑石集团就是靠着领先时代的地热技术垄断能源的,那种技术能高效提取地核热量,转化率极高,而且成本极低。如果真能拿到,他确实能彻底摆脱困境,甚至……
但他又想起了叶天启的太阳能板,想起了张婶充电时的笑容,想起了叶天启说的“能源该给所有人用”。“地热技术……能给居民用吗?”他犹豫着问。
“当然能,”罗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里闪过一丝不耐烦,“不过得按市场价卖。罗老板,你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不是做慈善。要是想赚大钱,就跟我走,晚了就没机会了,这技术可不是谁都能拿到的。”
罗阳沉默了。他看着罗默手里的芯片盒,心里像有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声音说:“答应他,你就能赚大钱,再也不用为成本发愁了。”另一个声音却在说:“你忘了那些居民,忘了你不想涨价的初心了吗?”
最终,贪婪还是占了上风。他点了点头:“好,我跟你去。”
罗默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转身朝着公路旁的一个隐蔽角落走去。那里停着一辆黑色的飞车,车身线条硬朗,没有任何标志,车门是感应式的,两人走近后自动打开。罗阳跟着罗默坐进去,飞车内部空间不大,只有两个座位,前方是一块全息显示屏,上面布满了复杂的代码。
“坐稳了。”罗默按下一个按钮,飞车瞬间启动,悄无声息地升入空中,然后车身周围泛起一层淡蓝色的光晕,像是开启了隐形模式。罗阳只觉得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眼前发黑,耳边有嗡鸣声,身体像被无形的力量拉扯着,五脏六腑都错了位。他紧紧闭上眼睛,过了大概十几秒,眩晕感突然消失,车身稳稳地停了下来。
“到了。”罗默的声音传来。
罗阳睁开眼,跟着罗默下了飞车。眼前是一座巨大的建筑,像是一座深埋在地下的堡垒,墙壁是黑色的合金材质,泛着冷光。两人走进一道隐蔽的门,里面是巨大的圆形空间,这是地热发电站的主控室。主控室的中央是一块巨大的全息屏,有一面墙那么大,上面密密麻麻地显示着地热核心的运行数据,红色的数据流像瀑布一样滚动。屏幕中央,淡红色的“核心技术参数”字样在闪烁,旁边放着一台银色的“技术拷贝机”,上面有一个插槽,正好能容纳那枚淡紫色的芯片。
“看到了吗?”罗默把芯片递给罗阳,语气急切,“只要把芯片插进去,就能拷贝核心技术。快插,别被人发现了,这里的安保系统很严。”
罗阳接过芯片,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他走到拷贝机前,刚要把芯片插进去,目光突然落在了全息屏的角落——那里显示的不是“核心地热技术”,而是“小型地热设备图纸”。图纸上标注得清清楚楚:“适用于社区分布式能源,成本低,易安装,占地面积小,发电量:5000wh\/天,能源转化率:35%”,下面还有详细的零件名称、安装步骤和电路图。
他愣了一下,转头看向罗默:“这不是核心技术啊,这是小型设备的图纸。”
“不可能!”罗默凑过去一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猛地抓住罗阳的胳膊,语气急促,“怎么会这样?我明明查好了,这里应该是核心技术参数!”
他不知道,叶天启团队早就料到罗默会有这一步。他们通过时空监测系统发现了罗默的非法穿越计划,提前让林野和苏晓乘坐“苍鹭号”合规飞车来到2145年,用“时空编码替换技术”修改了主控室的数据流,把核心技术图纸换成了小型地热设备的图纸。
罗默还想在屏幕上寻找核心技术,可主控室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尖锐的声音刺破空气。红色的警示灯开始旋转,照亮了整个主控室,墙壁上的通风口瞬间关闭,全息屏上弹出醒目的红色提示:“非法入侵,即将启动安保程序,倒计时10秒……9……8……”
“快走!”罗默脸色大变,拉着罗阳就往飞车跑。他心里又气又急,精心策划的计划,竟然又被清洁能源推广中心的人打乱了。
回到2110年的加油站,罗阳手里还攥着那枚淡紫色的芯片,芯片里存储的,正是那套小型地热设备的图纸。他看着图纸,突然笑了。他想起了叶天启的太阳能板,想起了张婶充电时的笑容,想起了“能源该给所有人用”的话。这张图纸虽然不能让他垄断能源,赚大钱,但能帮他建小型地热站,和太阳能板配合起来,就能给社区提供稳定的清洁能源,这比垄断赚的“黑心钱”有意义多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罗阳几乎天天泡在加油站后面的空地上。那片空地不大,大概有二十平米,旁边种着几棵耐旱的“灰杨”,是火球区少见的绿色植物。他按照图纸上的步骤,一点点组装小型地热站的设备。设备是模块化的,叶天启团队得知后,特意送来的便携式工具和零件,还亲自来帮他调试。
苏晓用平板电脑连接设备,屏幕上显示着实时运行数据,她耐心地教罗阳:“罗老板,你看这里,这个数值是地核热量提取效率,保持在30%左右最合适。”林野则帮着安装散热管道,确保设备运行时不会过热。叶天启给罗阳讲解“互补能源系统”的原理:“晴天的时候,太阳能板发电量足,就优先用太阳能;阴天或者晚上,地热站能稳定发电,正好补充缺口。这样一来,发电量就能覆盖整个社区的用电需求了。”
调试完成的那天,罗阳看着小型地热站平稳运行,太阳能板在雾霾里依旧能发电,控制器上的发电量数字稳步上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把“向阳加油站”的招牌拆了下来,换上了一块新的招牌——“向阳能源共享站”。招牌是淡绿色的,用荧光材质做的,在雾霾里能发光,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字:“居民用电0.5星币\/度,电动车充电0.3星币\/度,所有价格按成本收取,不赚差价。”
五年后,2115年的火球区能源省,橙灰色的雾霾比五年前淡了不少,偶尔能看到淡淡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大地上。“阳能共享社”的招牌已经挂满了一百个社区,每个社区的广场上,都能看到整齐排列的淡绿色太阳能板和圆柱形的小型地热站。居民们手里都拿着智能电表,贴在自家门口,能实时查看用电量和费用,还能通过手机App缴费,十分方便。
五年来,共享社的能源价格从来没涨过,始终保持在0.5星币\/度,只有黑石集团定价的四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共享社,甚至有不少其他区域的人专程来咨询,想在自己的社区也建一套这样的清洁能源系统。
罗阳坐在共享社的办公室里,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是五年前叶天启团队帮他安装太阳能板时拍的,照片里的他穿着沾满油污的工作服,眉头还带着焦虑,而叶天启、苏晓和林野站在他身边,笑容灿烂。如今的罗阳,穿着干净的淡绿色制服,头发梳得整齐,脸上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愁苦,取而代之的是温和与坚定。
助理轻轻推开门,递过一份电子报告:“罗总,西部社区的小型地热站已经建好,明天就能通电。那边的居民特意送了面锦旗,说‘谢谢共享社,让我们用得起电’。”
罗阳接过锦旗,红色的锦缎上,“能源共享,温暖人心”八个金色的大字绣得工整有力,摸起来质感厚重。他把锦旗挂在办公室的墙上,与旁边的标语——“能源该给所有人用”相得益彰。
“罗总,还有件事,”助理补充道,“黑石集团的人又来谈合作了,这次他们说愿意把地热核心技术无偿提供给我们,只要我们加入他们的联盟,按他们的定价出售能源。”
罗阳摇了摇头,目光落在窗外。社区广场上,几个孩子正在奔跑嬉戏,他们没戴过滤口罩,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不远处,几位老人坐在长椅上聊天,手里拿着暖手宝——冬天来了,他们再也不用为了省电费,不敢开暖气了。
“告诉他们,我不需要核心技术,”罗阳的语气平静而坚定,“我只需要让居民用得起电。”
他早就忘了那个曾想带他偷地热技术的罗默,忘了当年加油站的困境,甚至忘了黑石集团的威胁。他只记得2025年的“微光-3”太阳能板,记得叶天启说的“能源本来就该给所有人用”,记得自己建共享社的初心——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让每个生活在火球区的人,都能用上便宜、干净的能源,都能在橙灰色的雾霾里,看到一点绿色的希望。
远处的时空缝隙里,一艘淡青色的飞车悄然划过,正是叶天启团队的“苍鹭号”合规飞车。叶天启坐在驾驶座上,看着下方社区里成片的太阳能板和小型地热站,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对着通讯器说:“能源省的节点修正完成,罗默的非法穿越轨迹已经锁定,接下来,该准备围捕了。”
通讯器里传来苏晓清脆的回应:“收到,叶队,林野已经准备好了时空拦截装置。”
“苍鹭号”的淡青色光痕很快消失在火球区的橙灰色天空中。而下方的“阳能共享社”里,罗阳正带着团队,往新的社区运送太阳能板和地热设备。阳光透过稀薄的雾霾,洒在太阳能板上,反射出淡绿色的光芒,像一颗颗星星,点亮了火球区的能源未来。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共享社的行列,越来越多的社区装上了太阳能板和小型地热站。橙灰色的雾霾在一点点消散,偶尔能看到湛蓝的天空,能看到真正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温暖而明亮。
罗阳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要带着“能源该给所有人用”的初心,继续走下去,让更多的人用上清洁能源,让火球区的天空,变得越来越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