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旧书新墨:青灯与糖艺的传承信

青灯的老屋在巷尾,墙根爬着半枯的爬山虎,窗台上摆着只缺了口的粗瓷糖罐——那是爷爷年轻时熬糖用的。初秋的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巷口桂树的淡香,也吹得桌上的快递信封轻轻晃了晃。

信封是牛皮纸做的,边角磨得有些毛糙,上面用红笔写着“青灯爷爷收”,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青灯的手指悬在信封上,顿了足足有半分钟。他认得这字迹,是竹溪村的小阿妹——上个月他把爷爷留下的《民间糖艺图谱》捐给村里非遗工坊时,那小姑娘攥着他的衣角,脆生生地说“爷爷,我们肯定学好,还会给您报喜呢”。

他拆开信封时,指腹蹭过粗糙的纸边,竟有些发烫。里面是本线装笔记本,蓝布封面上用浆糊粘了片晒干的竹叶,中间工工整整写着“糖艺实践册”五个字,墨色里还掺了点金黄,像是混了融化的麦芽糖。翻开第一页,橘红色的蜡笔涂了个圆圆的太阳,旁边是小阿妹的字:“青灯爷爷,我们照着您捐的图谱学做朝阳纹啦!这是我画的太阳,跟糖龙上的一样亮!”

笔记本里夹着七八张草稿纸,有的用铅笔描了七道弧线,弧线末端还画了小圆圈,像太阳的光斑;有的用彩笔涂了金纹,颜料没干时蹭出了淡淡的印子;最底下那张,纸角沾着点琥珀色的糖渍,画的朝阳纹旁边写着“虎头画的,他说要比小阿妹的圆”。翻到最后一页,贴着颗指甲盖大的糖珠,晶莹剔透,还能闻到淡淡的麦芽香,旁边的小字歪歪扭扭:“这是我们熬的糖,竹阿婆说跟爷爷图谱里的一样甜,您要是能尝就好啦。”

青灯的指腹轻轻碰了碰那颗糖珠,冰凉的触感里仿佛还留着孩子们熬糖时的温度。眼眶忽然就热了,他抬手抹了把,却蹭到了眼角的细纹——这双曾经握过糖勺、刻过糖纹的手,如今连翻书都得慢些。

十年前的画面突然涌了上来。也是这样一个初秋,爷爷躺在病床上,枯瘦的手紧紧攥着《民间糖艺图谱》,那本书的封皮已经磨得发白,边角卷了起来。爷爷的呼吸很轻,却硬是撑着劲,把书塞进他手里:“阿青,这书……是我跟你太爷爷学糖艺时传下来的,里面记了四十多种糖纹,还有熬糖的火候……你得好好收着,别让它烂在手里。”

那时青灯刚三十出头,在城里做设计,已经多年没碰过糖艺。他看着爷爷苍白的脸,攥着那本沉甸甸的书,只觉得喉咙发紧,说不出话。爷爷又攥着他的手,指腹上的老茧蹭过他的掌心——那是几十年熬糖、刻糖留下的痕迹:“我知道你现在不做这个了,但……万一哪天有人想学呢?这手艺,不能断啊。”

爷爷走后,青灯把图谱锁进了樟木箱,跟爷爷的铜糖勺、竹刀放在一起。他试过翻开几次,看到里面爷爷用红笔写的批注“腊月熬糖要多添半勺糖,天冷冻得快”“刻龙纹要从龙尾开始,顺着竹篾的纹路”,心里就发堵。他总觉得,这书太重了,重得他扛不起来,只能任由它在箱子里落灰。

没想到,十年后,竟会从竹溪村的孩子们手里,收到这样一份“回信”。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林舟发来的消息,附了张截图:“青灯老师,数字糖龙的朝阳纹优化好了,您看看效果?”截图里的数字糖龙缓缓转动,龙角上的朝阳纹在虚拟晨光里泛着暖金色,点击一下,就能看到图谱里对应的纹样。

青灯忽然有了个念头。他手指有些发颤地点开对话框,敲了一行字:“林舟,能不能帮我把爷爷的旧图谱扫描进系统?孩子们学的时候,要是能随时看细节就好了。”

发出去没两分钟,林舟就回复了,消息后面还加了个笑脸:“青灯老师,我正跟技术部沟通‘故事绑定’功能呢!咱们不光扫描图谱,还能加个‘图谱批注’功能,您把爷爷说的技法、注意事项写上去,孩子们点一下纹样就能看到,边看边学,多方便!”

青灯看着那行字,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他起身走到樟木箱前,打开箱子,一股樟木的清香混着淡淡的糖香飘了出来。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民间糖艺图谱》,封皮上的折痕还在,里面的纸张已经泛黄,爷爷的批注用红笔写在页边,有些地方因为年代久了,字迹微微模糊。

接下来的三天,青灯把老屋的八仙桌擦得干干净净,铺上蓝布,把图谱摊在上面。他找来了扫描仪,又准备了支细头钢笔——爷爷以前就用这种笔写批注。

第一天扫描到“朝阳纹”那页时,纸张边缘有些模糊,七道弧线的末端看不太清。青灯对着阳光举起书页,眯着眼睛仔细辨认,忽然想起小时候,爷爷教他刻朝阳纹的场景。那时他才八岁,握着小刻刀,总把弧线刻得歪歪扭扭,还不小心把糖块刻裂了。他急得快哭了,爷爷却笑着把糖块递给他:“没事,裂了就当是太阳的光纹。你看,这七道弧线要跟着太阳转的方向刻,从左到右,力道要轻,就像摸小猫的毛一样。”

青灯的笔尖顿了顿,在批注栏里写下:“刻朝阳纹要轻,力道像摸小猫毛,七道弧线要顺着太阳转的方向,不然糖会裂。”写完,他又觉得不够,补充道:“要是刻裂了也别慌,就当是太阳的光纹,老手艺里的不完美,也是种美。”

第二天扫描到“熬糖火候”那页,里面写着“糖液冒泡时关火”。青灯想起爷爷熬糖时的模样,大铁锅放在煤炉上,爷爷一手扶着锅沿,一手拿着长柄勺顺时针搅拌,糖液在锅里慢慢融化,从乳白色变成琥珀色,冒起细密的小泡时,爷爷就会立刻关火:“阿青,你记着,熬糖就像等太阳升起来,急不得。顺时针搅拌,是跟着太阳转,糖才会甜;小泡冒出来,就是糖熬好了,再煮就苦了。”

他在批注里写下:“熬糖时要顺时针搅拌,像跟着太阳转,糖会更甜。看到糖液冒小泡就关火,煮太久会苦。爷爷说,熬糖要等,跟等太阳升起来一样。”

第三天下午,最后一页图谱扫描完时,夕阳刚好从窗户照进来,落在书页上,把爷爷的红笔批注染成了暖金色。青灯的手指有些酸痛,却一点也不觉得累。他看着屏幕里扫描好的图谱,每一页都加了批注,有的是爷爷说过的话,有的是他自己的回忆,那些细碎的文字,像给这本旧书添了新的墨痕,让它突然就活了起来。

林舟很快发来消息:“青灯老师,批注都加进去了!技术部的同事说,这是他们做过最有温度的功能。”附带的截图里,点击“朝阳纹”,就会弹出他写的批注,下面还加了个小小的太阳图标。

当天晚上,温如霜在社群里发了公告:【“青灯爷爷的糖艺课堂”正式开启!点击数字糖龙的朝阳角,即可查看《民间糖艺图谱》原版扫描件及青灯爷爷独家批注,跟着老手艺传承人的经验学糖艺,一起守护非遗!】

公告刚发出去半小时,社群就热闹起来。有人发了张自己画的朝阳纹:“第一次画,七道弧线画了五遍才圆,看了青灯爷爷的批注,才知道要跟着太阳转,涨知识了!”有人晒出熬糖的照片:“按照批注里说的,等小泡冒出来就关火,真的不苦!就是糖珠捏得有点丑,下次再试!”

还有个叫“李竹匠”的用户留言:“青灯老师,我是做竹编的,家里有本《竹编纹样集》,里面记了竹编糖龙骨架的技法,想捐给平台,让孩子们学糖艺时,也能学学竹编,这样糖龙的骨架更结实!”

青灯看着这些留言,心里暖暖的。他想起爷爷的樟木箱里,还有爷爷留下的旧工具箱。他起身打开箱子,里面铺着红色的绒布,放着一把竹刀、三个铜糖勺,还有一本泛黄的手札。

那把竹刀的刀柄是枣木做的,已经磨得发亮,刀身上刻着个小小的“青”字——是爷爷给他做的,那年他十岁,爷爷说“阿青长大了,该有自己的竹刀了”。三个铜糖勺大小不一,最大的那个勺底有些凹陷,是爷爷熬糖时用得最多的,勺柄上还留着爷爷的手温;最小的那个,是爷爷特意给孩子做的,用来滴糖珠。

那本手札更有意思,里面记着爷爷从二十岁到七十岁的糖艺经历:“1978年,第一次做糖龙,卖给供销社,赚了五块钱,给阿青买了本连环画”“1985年,腊月熬糖,煤炉灭了三次,最后用柴火煮成了,顾客说比平时甜”“1999年,阿青要去城里上学,给他做了个糖龙,他说要带到学校给同学看”。

青灯的手指轻轻拂过手札上的字迹,爷爷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他拿起手机,给温如霜发了张工具箱的照片:“温姑娘,我想把这些老工具捐给竹溪村工坊。孩子们学糖艺,光看图谱不够,得摸摸真正的工具,感受下老手艺的温度。那把竹刀是我十岁时爷爷给我的,铜糖勺熬了几十年糖,手札里记着爷爷做糖艺的事,或许孩子们会喜欢。”

温如霜的回复很快就来了,还附带了个感动的表情:“青灯老师,太感谢您了!我们明天就安排专人送过去,还会在工坊里设个‘老工具展示角’,把每样工具的故事写在卡片上,让孩子们知道这些工具背后的传承。”

第二天上午,青灯接到了竹阿婆的电话。电话里,竹阿婆的声音带着笑意:“青灯啊,老工具收到啦!孩子们围着看了半天,小阿妹抱着铜糖勺,说要跟您爷爷学熬糖;虎头拿着竹刀,非要给我编竹篮,说要做糖龙的骨架。”

顿了顿,竹阿婆又说:“我把您手札里的故事念给孩子们听了,他们听得可认真了。虎头说,以后要把自己做糖艺的事也记下来,传给以后的小朋友。你爷爷要是知道,肯定高兴。”

青灯靠在藤椅上,听着电话里孩子们的笑声,心里像喝了热糖水一样暖。他抬头看向窗外,巷口的桂树开得正盛,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落在桌上的《民间糖艺图谱》上。

他翻开图谱,里面夹着孩子们寄来的草稿纸,还有温如霜发来的“老工具展示角”照片——展示角铺着蓝布,竹刀、铜糖勺、手札摆在上面,旁边的卡片上写着“竹刀:青灯爷爷十岁时,爷爷为他做的,用来削竹篾编糖龙骨架”。

书页间的铅笔痕已经淡了,爷爷的红笔批注也有些模糊,但孩子们的草稿纸、老工具的故事、社群里的留言,像新的墨痕,让这本旧书有了新的重量。青灯忽然明白,爷爷当年说“别让它烂在手里”,不是让他把书锁在箱子里,而是让他把书里的故事、手艺里的温度,传给更多人。

传承从来不是守住旧物,而是让旧物里的故事,在新的人心里,慢慢长出新的希望。就像孩子们熬的糖珠,虽然不完美,却透着甜;就像老工具上的痕迹,虽然旧了,却藏着温度;就像这本旧图谱,虽然泛黄了,却因为新的墨痕,有了新的生命。

青灯拿起钢笔,在图谱的空白页上写下:“2024年秋,竹溪村的孩子们学做朝阳纹,寄来糖珠与草稿;老工具捐给工坊,孩子们说要传承手艺。爷爷,您看,这手艺没断。”

写完,他把书轻轻合上,放在窗台上。风又吹了进来,带着桂花香,也吹动了书页,发出轻轻的“哗啦”声,像爷爷在笑着说“好,好啊”。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来自黄泉掀饭桌!小疯批夺回气运后不忍了一吻定情,总裁甜蜜囚爱开局逃婚,疯批太子穷追不舍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穿越四合院之我有系统我怕谁杂货铺通古今,我养的将军醋翻了快穿神君大人的糖去哪了逼她给白月光顶罪?渣父子我不要了师尊怎么那么撩你崽崽让哪里逃灵异界大佬:全家跪求我带飞江澄重生后开局出生在魔域盗墓,被偷听心声后我暴露了荒村血祭人在奥特:从海帕杰顿幼虫开始快穿阎罗王:这个女配不太毒惊!陆爷的心尖宠竟是马甲大佬HP万人迷在圣芒戈诱反派!勾疯批!顶级尤物撩疯了千方百计与千方百计快穿:殿下她是个万人迷重生80,从在大兴安岭打猎开始少年白马:把自己炼成药人霍格沃兹:魔法世界第一个资本家谁懂啊?我粉的主播成影后了!陈情令:如果长安牛马实录穿成反派大佬的漂亮毒妻七零:穿成了早逝炮灰她逆天改命书穿圣母女主:老娘双刀定人生娇美知青与糙汉酱酱漾漾的生活炮灰前妻觉醒后决定拿钱走剧情帝妃掌妖异血瞳乱天下在老师面前乱舞的麻瓜从mc开始的万界之旅逐星传说原神:我是天理,不是你们老婆!Re:艾蜜莉雅很想让我当王妃!特摄盘点:铠甲假面?统统碗里来炮灰太娇软,掐腰就会哭绑定神豪系统,我有亿点点钱侯府丑女,她又美又辣从合租开始恋爱穿越兽世,我家夫君超粘人钟小艾前男友,亮平公报私仇查我温助,听说你想结婚中间地带风雨凄凄花落尽大院娇妻美又飒,冷面硬汉要破戒
侠客书屋搜藏榜:王爷别虐了,你的暗卫娇妻早跑了影视遇上对的人互绿!你舔白月光,我撩隔壁残王【变形金刚】俘虏求生记重生后,阿姨卷起来弃女觉醒退婚后,清冷权臣他以身相许精灵:从当大木博士助手开始误撩顶级豪门大佬后被天天放肆宠快让开!那个女孩是我的人生如意全靠演技这个女主竟然是食死徒明日方舟:迷途的旅人重生为博士奴隶修仙传繁花错位似流年王妃状态易崩坏公主殿下请理智,亡国敌君是绿茶开局就遭百鬼缠身要相信阳光总在久别重逢,傅先生总说我始乱终弃双面恋人我在斗罗开酒馆,醉倒朱竹清暗相思,无处说,夜来惆怅烟月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南街小子新书徒儿下山找师姐吧快穿:漂亮老婆又被抱走了八零二嫁小甜妻火影:斑爷等等我们不是兄弟情吗野小子与野百合太一神主之斗罗大陆梨子圆了小知青从末世来穿越后只想好好活着火影直播从剧场版开始变强从喰种开始我家当铺当鬼神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闪婚大叔后,挺孕肚离家出走我才不是配角火影:人在宇智波,我能提取词条小道姑直播太准!日赚一亿成首富我们的岁月长河虎啸乾坤:万物传奇诡异修仙世界:我能豁免代价双世青佩十七时五十八分的落日快穿:炮灰剧本?抱歉我才是女主同谋合污【刑侦】杨然修仙传让你进宫当刺客:你居然偷了女帝的心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潮汐禁区斗罗:恶女缺德又邪门,不服就干被逐出豪门,我靠通灵白事铺翻身六零娇气小作精,虐完大佬反被宠八零小姐随军,惊艳整个家属院闪婚后,被豪门掌权人掐腰强宠了搬空家产,真千金换嫁随军后躺赢婉风沉偏执老公不好哄王府里来了个捡破烂的崽崽玉阙芳华录家政生活咏叹调重生千禧,我在愿望副本当老板换亲后她扶摇直上,假千金破防了逆徒跪下!白月光师尊在清理门户五个道侣:恶毒女修深陷修罗场九龙夺嫡:请陛下称皇太女!老太重生八零,不孝子女全跪下谋春朝宗门发错灵兽,我领到了魔尊坐骑恶雌养崽洗白?全大陆雄性争疯啦白日飞升谁见来妖君大人,夫人让您过去认错报告帝君,夫人带病娇崽崽称霸了邪王溺宠俏王妃异界战神记玄学老祖是团宠,天使小脸毒舌嘴王府弃妇,我靠养崽富可敌国我靠摆摊卖美食,成了罪犯克星八零老太重生随军,白眼狼悔断肠休了凡人丑妻,仙君他悔疯了穿成黑料女星后,我靠种地逆袭了小撩精太黏人,被偏执校草亲哭在黎明前被拯救的少女美强惨重生小娇娇,靠实力躺赢!不做女明星,我卖盒饭抢疯了我死后第五年,病娇小叔仍在挖坟直播整活!全内娱争着给我封口费失控热吻渣夫骗我领假证,转身携千亿资产嫁权少他的小撩精京夜婚动当我的青梅长大时Fate:被凛抛弃,我吞噬成神穿进西游后,我成了三界团宠限制文小保姆,被六个大佬盯上了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闪婚七零,娇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穿书开局被换夫?五个兽夫皆反骨快穿:男主阴湿病娇?我更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