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深垂,周家老宅灯火通明。
偌大的宅院里,车灯交错,仆人来回奔走,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宅子里最大的房间已经布置出来,也添置了新物件,作为婚房。
红灯笼从廊檐下垂落,一盏连着一盏,像燃起的火焰,将夜色染得发暖。
偌大的客厅里,摆件考究。
周老爷子周景鸿坐在太师椅里,他一头鹤发,精神抖擞,笑声爽朗得像年轻了十岁。
“好,好啊!这门亲事我等了许多年,终于定下来了!”
他拄着拐杖起身,看向宝贝孙子的眼里,带着抑不住的光,“必君啊,温家那丫头我早就看好了,那孩子有教养,性格开朗,家世也干净,温家与周家也算是门当户对。”
周必君站定在不远处,他沉默着,没有应声。
佣人端上热茶,“老太爷,您喝杯茶吧?”
只见老人摆摆手:“不喝不喝,我去看看婚房布置得怎么样了。” 说着,便朝楼梯迈开步伐——
“窗帘都得换上新的,床头要摆一对喜鹊,我要这屋子一进门就喜气冲天!”
这么晚了,爷爷竟要亲自走去楼上视察,连步子都比平常快。
周必君站在楼下客厅里,都能听到爷爷的声音——
“把那幅画挪开,换上‘百年好合’的绣屏!”
“还有那帘子颜色太淡!喜事,得红一点!这是老宅子,随便折腾,还是得按咱们的传统来。”
“是是是,老太爷。”
佣人们忙得脚不沾地,也都开心地应着。
整个老宅子被热闹与光亮包围,连夜风都带着欢喜的气息,而这样的布置也不是一天两天,是确定婚事以来,天天如此。
所有小细节,爷爷都在亲自盯着。
周必君站在客厅里,安静地望着这一切,仿佛自己是个局外人。
他穿着深灰色衬衫,袖口微挽,面色温和,看上去很得体,但那份喜悦,始终没抵达眼底。
老宅里的热闹与他的沉静,像两条永远不会交汇的河流。
“必君,你也过来看看啊!杵楼下干嘛呢?”老爷子站在楼梯转角处,满脸欣喜地朝她招手,“你得亲自盯着婚房布置,这样才能显得你上心啊!”
周必君抬步往前,声音温淡:“爷爷高兴就好。”
“你这是什么话?爷爷高兴?你得多上点心,爷爷才会高兴!”
“爷爷,随便布置一下就好,反正结婚以后也不住这儿。” 他语气平和,甚至礼貌得挑不出毛病。
“娶温家那丫头,可不能随便!得处处上心!”
老爷子拄着拐杖下楼,周必君上楼去扶他。
听到爷爷还在与管家叮嘱:“明早把喜帖再核对一遍,温家的份子可不能出错,这桩婚事,是两家好好合作的开始。”
他越说越激动,眼神里都是期盼与满足。
而在旁人眼中,少爷只是笑着点头,眉眼安静,仿佛看不出情绪,一点不像要结婚之人。
院子里,在张灯结彩的佣人透过窗户,看到金色的灯光柔和洒下,照亮少爷略显疏离的侧颜。
那种寂静,与整个喜庆的氛围格格不入。
“少爷并不开心,你们看出来了吗?” 有人小声八卦,时不时往里瞅了一眼。
“少爷不是一直喜欢温小姐吗?听说追求了她许多年,如今终于要抱得美人归了,他为什么不开心呀?”
有人摇头,疑惑不已。
周家老宅,热闹,正盛。
可越热闹,周必君平静的情绪就越显得诡异。
或许,这场婚事,也并非大家表面看到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