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悦的想法也是如此,当年方氏集团的崛起,离不开王永胜的扶持。如果有人深挖方氏集团的底子,难免会牵扯到王永胜。
此时此刻,有人在挖这些材料,并且直接发过来,有可能是警告,也有可能故意施加压力。
“王哥,你觉得是谁做的?”
方悦脸色冰冷,这么多年她已经习惯跟着这位大哥身后,只要这位大哥指一个方向,她就会毫不犹豫往前冲锋。
王永胜并没有显得很生气,声音还有一些无所谓:“树大招风而已,至于是什么风,也不重要了。只要扎根够稳,就不怕任何狂风撼动。你把手头一些事情处理干净就行了。”
方悦想了想:“我会主动自首,把这件事认下来,至于当年办事的胡大同,是否要安抚一下?”
“跟他说,来市里坐一年冷板凳,到时候解决正科。胡大同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该做什么。至于你……别搞那么严肃,现在的庆州市你可是财神爷,你要是咳嗽一声,庆州市的财政都要感冒。”
王永胜笑着说道。
方悦脸上也多了一抹笑容:“主要是担心王哥您,怕给您造成不好的影响。”
“哈哈,想多了,我王永胜入官场至今,战无不胜。担心我,不如担心我的对手。问天下英雄几许,看老夫刀法如何!”
听起来狂妄自大的话,也只有方悦明白,这番话就是王永胜的真实写照。她对这位大哥,从始至终心怀崇拜,宛若忠诚的信徒。
……
县纪委会议室里面,秦春摩挲着手上的材料,他不知道这个案子,怎么组织部突然又插手进来。而且提供的材料,令人感到有些微妙。
一股烟味从旁边传来,秦春微微皱眉没有说话。坐在会议室中间位置的就是县纪委书记孙晓前,这个老烟枪的烟瘾很大,香烟档次却不高。
平时开会的时候,孙晓前为了影响也不会抽烟,然而开小会讨论事情的时候,难免要被他狠狠“熏陶”一番。
秦春不动声色,只是缓缓开口:“孙胜,把窗户开一下,有点闷。”
正在记录的孙胜赶忙起身,将窗户开了一个小口子。
孙晓前也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秦春的意思,将香烟灭了,然后开口:“大家对材料有没有什么看法要说明的,现在线索已经比较明确了,之前有些结论看来要推翻了。这也很正常,毕竟谁也没想到,一名骨干堕落得如此迅速……”
孙晓前说着摇了摇头,看起来是有些惋惜。实际上究竟怎么想的,大家心里都有数。
孙晓前即将要调走的消息已经在县纪委传出一定风波,秦春是准备抓住时机,做出一点事情博得上级纪委的好感。
因为据说孙晓前调走之前谈话中,对秦春并没有表达欣赏与肯定,有些人猜测上级纪委应当是考虑空降了。
在这个时候,出了县科协的案子,秦春凭借多年的经验,觉得县科协里面是有问题的。所以他亲自出手,并且消耗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觉得李默被举报后面是有隐情的。
现在突然组织部插手,似乎是要把李默给钉死。那么如此一来,秦春在处理这件事上是丢分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秦春没有得到孙晓前的推荐,恰证明孙晓前的选择没有错,看人很准。
事情关乎县科协、县委组织部,再加上孙晓前推波助澜,秦春似乎也只能把这个事情认了。
秦春微微一笑:“是否堕落还是要根据事实说话,我倒是对李默同志有些了解,我觉得这是一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至于所说的这些问题,目前也只是线索,结果还未定呢。”
两人的意见不一,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正在记录的孙胜,埋着头奋笔疾书。
“我看让李默终止党校学习,请回来调查吧。”
孙晓前一锤定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秦春不能说什么,只不过他对孙晓前的霸道感到有些不满。如果按照孙晓前的做法,李默就会被重点照顾,那么等于推翻了之前秦春想要深挖县科协的努力。
但是孙晓前是一把手,级别上也是属于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级别。秦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没有硬抗对方的实力。
秦春不说话,一时之间,其他科室负责人也不知道说什么。
会议室里面,一瞬间陷入了安静。
就在此时,秦春手机震动,屏幕上出现了一行陌生号码。
秦春拿起手机,一边接一边准备起身出门。不过听到电话里面的自我介绍之后,他身形顿住,又坐了回来。
所有人只能听到,秦春先说了一句,我是老山县纪委秦春,后面就是一直嗯。他电话声音也小,哪怕是坐在旁边的孙晓前都听不到电话里面的声音。
不知道为何,孙晓前感到有些古怪。秦春就这么大摇大摆在自己面前接电话,这个电话看来很不一般啊。
终于电话说完了,秦春挂了电话,再一次坐直了身子:“刚刚接到消息,县科协副主席胡大同前往市纪委主动投案,针对多年前一些项目的违规操作进行自首。这件事涉及方氏集团,目前方氏集团对此事也表示承认,市纪委让我们老山县纪委对此事进行协同调查。”
哗!
饶是这些见过风浪的纪委干部们,此刻也不由感到诧异。县科协的胡大同,突然在这个情况下自首,简直匪夷所思。
其实秦春也是深感吃惊,他可不相信胡大同好端端的良心发现,据他所知,胡大同从市里面结束学习回来做了不少事。之前他们查到的一些县科协的线索,也在这个家伙回来之后,逐个被斩断了。
从中也能够看出胡大同的老辣,而他现在又在搞自查自纠,秦春也知道对方想要干什么事情。果不其然,组织部突然插手,让这件事瞬间朝着另一个方向尘埃落定。
也正是看出事情没有转机了,孙晓前才会突然插手,并且试图一锤定音。
谁都没有想到,胡大同在先机占尽的情况下,突然投案。这是冒着仕途断绝的风险,让这盘棋再度翻转。
看来是有强大力量干预进来了,而胡大同显然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