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家他们识字,还有钱,为什么会住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里呢?
于是他们猜测,主家一定是外面某个地方的大户人家,逃难或者躲避仇家,才来到这个村子隐居的,不然他们家为什么能买下村里最靠近水源的田地和盖起那么大的青砖宅子?
他们这么想着,心里对明玥和那从未谋面的主家老爷和主家太太更加恭敬了。
一群人放下手中的东西,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主家小姐,你来啦!”
“主家小姐!”
.....
明玥:“......”
她不得不在此说明一下:“以后呢,你们谁也不要叫我主家,或者主家小姐这样的称呼。让村里人听见了笑话我。我对外都跟别人说,你们是我雇回来帮忙种地的长工。
在这里没人知道你们是奴籍,我不说,你们自己也不要往外面说了,否则村里人轻视你们,回头你们要在周边走动什么的,别人刁难你们,凭白给自己带来不便。”
明玥话一说完,才发现,赵家的和程家的人,不知何时又眼眶红红起来了。
她都有些无语,这些人,太容易红眼眶了。
明明她根本没说什么煽情的话。
好了,大家收拾一下,带上一些锄头,铲子,簸箕,我们要去做事了。”
众人赶忙把手里忙活的东西收进屋里去,牲口棚旁边有一间专门放农具的小房间。
很快就都拿上工具回来了。
他们所有人,并没有穿上明玥昨天给他们买的那些新衣。
好歹是新衣,他们舍不得穿。
他们昨晚洗漱过后,顺手就把身上破烂旧衣服洗了,天热,没两个时辰就都干了。
衣服干了之后,各家的婆娘就开始缝缝补补一番,然后又能穿很久了。
.....
明玥提议,赵明和林慧两个孩子还太小了,就让他们去家里帮外婆带小祁星玩儿就行,被赵家人和林家人拒绝了。
他们都说村里的孩子,五岁就会跟家里的大人下地干活了,他们现在都六七岁了,没有那么矫情,顶多就是做轻省一些的活儿罢了,哪能就不去了呢?
明玥猜测,他们应该是觉得刚到这个村子没两天,不放心留孩子在村子里。
她就没再说什么了,先带着人上山。
明玥把他们带到一块没有被村里人挖过的腐植土比较多的地方,让他们把土挖了搬下山。
山下靠近庄子不远 的地方,有他们后来挖的焖肥专用的大坑。
周围有好多个这样的大坑,都是后来村里人跟明玥学的,挖来焖肥用的。
这些腐植土,搬下山后,明玥让他们先摊开来,暴晒个两三天,杀虫杀菌。
就这样,一群人搬了3天的土,才搬完够用的。
之后就是去割一些丝茅草,和捡一些枯叶腐叶。
明玥家里有两头牛和一头羊,还有全部十几个人,一起生产有机肥。
羊粪她要留来种花用的。
2天时间,其实也没积累得多少。
不过,聊胜于无,全部倒进焖肥堆里一起焖了。
腐植土,加上湿茅草,干枯腐叶,和粪便,按一定的顺序和比例,在坑里堆起来,然后再往里倒些水。
最后再找一些大型阔叶盖住,用石头压住,现在夏末的天气还算高温,五天来翻一次肥,一个月左右这些肥就能沤熟了。
这样堆出来的肥,给庄稼提供有机质和改良土壤,让庄稼长得更好一些。
......
当然,这些,明玥只是跟他们讲解了步骤,和指导了一下,大部分的工作就由他们十几个人去做了。
在第三天的时候,她还不忘去县里把那还医馆养伤的父子三人接回来。
这天明玥起得有些晚。
自家都有牛车了,这次她让林家父子三人赶两辆牛车跟自己一起去县里。
因为她还想顺便去找一下知味楼的宋老板,他开连锁餐馆的,肯定有他的买粮渠道,她想跟他买一些,然后用牛车拉回来。
这是明玥目前能想到的,能一次性买很多粮食还不引人注意的。
......
这天,明玥又穿上了那身去买人时临时买的衣服。
当林家父子赶着两辆牛车出村的时候,村里人看着他们的牛车,都露出羡慕的眼神。
“你说这些人是都有钱买牛了,怎么还来给人家当长工呢?”
“可能是家里遭灾了吧,以及去逃荒,不如找个还能种田种地的地方打长工。”
“你们说月丫一个月要给他们多少工钱?”
“我听月丫外婆说,工钱给很少,那些个小的,甚至都不用给工钱,只要给口吃的就行。”
“月丫姐弟俩,有近三十亩地,全部都种了水稻,如果只给口吃的,再给很少的工钱,应该也是雇得起。”
“光靠那些地哪够啊,月丫跟村长他们一起做黄金糕你忘了? 每天每家都有一两百文钱收入。再加上她卖画稿挣得钱。”
......
村里人在议论这些的时候,明玥的牛车已经出村好久了。
到了县里,明玥直奔知味楼了。
到了知味楼附近,她让林家父子把牛车停在巷子里等自己,她自己去店里找宋老板。
她今天运气好,宋老板刚好在。
看到明玥,宋老板都笑没了眼睛。
“祁小姑娘,好久不见,最近忙活啥发财的事呢?”
明玥笑道:“这世上要有那么多发财的事让我遇到就好了,就不用一点小事就来麻烦您了。”
宋老板道:“噢,这是又有宋某人能帮得上忙的事了?”
明玥开门见山跟他说了自己要买粮食的事。
宋老板问明玥要买多少。
明玥挠了挠头:“我家大概要养活二十来口人,要囤够半年的量,您看,大概要买多少?”
宋老板:“大约两千斤吧!”
明玥嘴巴张成o型。
这么多?
宋老板:“这些还只是主食,你还得备些盐巴,熏肉,干菜之类的......”
不用明玥说,宋老板也知道,她应该是为应对秋收后的灾情和流民做的准备。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她家居然有二十口人这么多。
当然他现在还不知道,上次明玥去牙行买了十几个人的事。
她只知道她来借过几个人,去了牙行,具体的他没再过问了。
看到明玥犯难的样子,宋老板也不跟她绕弯子了,说道:“实话告诉祁小朋友,我在县里,还有几家粮铺,你要买粮食的话,可以在我这里买。
我按市价的九折卖给你。我不仅能一次性卖2000斤的粮食给你,还能让人帮你把粮食护送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