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宅子里,最中正的那间房,通常都会被用来做待客、会客和吃饭的堂屋。
这间房子的主梁木,被当做整座宅子的主梁木。
主梁木挑得好不好,关系到屋子稳不稳固,安不安全。
更重要的是,主梁木还有一定的象征寓意。
“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这根主梁。
这里的人都信奉,主梁木挑好了,以后这个家庭就能人丁兴旺,子孙孝顺,家庭和睦,一切顺遂。
.....
一行人来到建房工地的后院。
这里堆着很多的梁木。
这些都是明玥花钱买回来的。
虽然他们这里靠近山,村里大部分的人建房子,都是自己上山砍了梁木回来晒干了用。
但是明玥建的是青砖瓦房,对梁木的承重能力有要求。
而好的梁木,必须是要用浸泡阴干的方法来处理,好的梁木。
梁木浸泡阴干,最少需要几个月,有些甚至是数年,才能彻底干透。
这样的木材,明玥只能到县里,专门做木材生意的铺子才有。
光是这些梁木,就花了明玥二三十两的银子。
甥舅两个在一堆的梁木里,挑了一根最大,最笔直的,当做主梁木。
其实压根不需要他们专门来挑的,建房队伍的人,能分辨不出来哪根梁木最大最直?
这不过是需要个仪式感,也要主家有个参与感。
同时也避免了,万一将来这家人有什么不好了,主人家怪当初建房的人没挑好主梁木导致的。
.....
这边挑好了主梁木,施工队又跟甥舅俩商量了一下上梁日和上梁宴的事。
村里人建房子,上梁日可是个大日子,要宴请整个施工队和亲朋好友的。
比入住新房那一日还要隆重。
上梁日就定在了三日后。
明玥和张大舅商量了一下,自己家的这个小院太小了,肯定摆不了多少席面。
新房也还没建好,不可能在新房里办。
于是,他们决定就在小庄子的晒谷场上,临时搭个草棚子,就在那边摆开席面就行。
到时候,搭棚子的人,就让族里和村里几家要好的人家过来一起搭就行。
说到这个,张大舅不禁问起了:“我怎么听你外婆说,你雇了十几个长工回来帮你干农活?”
明玥并不打算隐瞒,大大方方就承认了:“是呀,我家现在将近三十亩地,靠我们姐弟俩肯定种不过来的,总叫你们过来帮忙也不是办法。
更何况,你们家现在在柳树村也是村里的田地大户了,自己的都侍弄不过来,哪里还能照顾到我们这里。”
张大舅笑道:“什么田地大户,那都是托了你的福。这些雇回来的人,都老实本分不,要是有遇到偷奸耍滑,制服不了的,记得来告诉舅舅们,舅舅们来帮你制服他们。”
明玥道:“知道了,有需要你们的时候,我一定会厚着脸皮上门找你们帮忙的。”
说话间甥舅俩又走到了庄子里,要看一下晒谷场,规划一下到时候棚子该怎么搭。
张大舅走到田埂边,看着一望绿油油的稻苗不禁感慨。
“你们清溪村这肥地的法子,当真是有效。你们的苗子长得比柳树村的水田都要高都要壮实。好在,我们跟你们学这焖肥的法子,焖出来的肥马上能用了,能苗子再长一些,就可以往田里撒了。”
说到这个,明玥心里觉得一阵好笑。
她跟村里人说,这是从外公家的书里看到的法子。
跟张家人说,这是跟村里人学的法子。
偏偏他们双方都信以为真,也没人去求证过。
反正现在,田地里用了她的方法焖出来的肥的,苗子都长得比那些没用焖肥的长得要好。
村里人相信,这个肥地的方法有效就行了,他们还管,这法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张家人看到村里好多人家都用了这个焖肥的办法,自然就以为,这是他们清溪村特有的秘法,就更加坚信不疑,压根不会想到这其中跟自家外甥女有什么关联。
她回去之前,明玥给他装了小半筐的蛋糕。
还问了他愿不愿来跟他们一起做这个蛋糕的生意。
他听说要三四家一起分利,每家每天能有个百来文钱,想了想,拒绝了。
主要是现在张家,确实也是要自己忙不过来了。
家里多了一二十亩地的,还有最近他们也在建房子,根本忙不过来。
明玥也没有强求,都随他们去了。
.....
三日后。
明玥在小庄子的晒谷场里举办了热热闹闹的上梁宴。
她宴请了全族的人。
当然,她没有去通知老祁家,但意外的是,老祁家人全家人自己厚脸皮来了。
连祁昭都特意从县里回来了,这倒是让明玥有些想不明,老祁家的人想干嘛。
好在,祁富贵也回来了,有他盯着老祁家的人,她能放心不少。
除了族里的人,明玥还请了村长家,以及在村里跟她比较要好的几个人家,比如做木工的赵老头一家,杜小鹏一家,陈大狗一家。
还有卢氏在村口结识的几个要好的妇人的全家。
张家人,一大早,老老少少,全部都来了。
还全家人都穿上了新衣才来的,看上去,比清溪村的任何一户人家都要体面。
这让村里人,越发相信,明玥的这个大宅子,和几十亩地,都是张家人给他们张罗的。
......
晒谷场在前一天下午,族长家的大儿子请了族里不少人帮忙先把打家具的木材,归置到一边。
另外再搭了棚子和灶台。
一大早,钱老四就拉了一头宰好的猪和几大箩筐的菜送过来。
明玥买回来的那几家人,今天也不外出干活了,帮着在庄子这里洗菜配菜,摆桌子碗筷什么的。再加上有族长家的人,帮着安排座位,谁家坐在哪家合适之类的,明玥轻松不少。
.....
老祁家的人,看明玥和族长家、村长家的人那么亲近,很受众人拥戴的样子,心情很复杂。
再加上这几家人现在合伙卖黄金糕的事,全村人都知道了,老祁家人的眼红得很。
虽然,家里的几个主事人,都知道祁福贵并非老祁家的人。
他的子女,自然也不是老祁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