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23岁,当我知道张安国在冀州的金兵大营时,我不顾一切,势必要杀了叛徒,哪怕是我身死,也在所不惜。】
【我带着五十名弟兄,策马狂奔金兵大营,到后来我才知道那营帐里有五万金兵,可我忍受不了叛徒,哪怕你再是危险重重,我说杀,势必就要杀掉。】
大汉位面。
五十人杀近五万人营帐里斩首叛徒,这可能吗?
这不可能啊!
刘彻心中一惊,他从来也没听说过有这样的神人啊,哪怕就是当年的项羽也做不到吧?
五十人开什么玩笑。
可当刘彻满心狐疑地继续看下去时,他的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三国位面。
张飞大声叫好。
“此人,俺喜欢俺!”
“够莽!”
“五十人冲杀五万,这也只有子龙当年能做到了吧?”
张飞想起当年赵云七进七出毫发未损还救下了阿斗。
关羽同样也是露出赞赏之色。
他轻抚长须:
“这后世将军不仅有勇,更有忠义。明知敌众我寡,为了惩处叛徒毅然前往,其志可嘉,其勇可赞。只是这般行事……太过鲁莽。”
刘备亦是一脸动容。
“乱世之中,正需如此忠义之士。这辛弃疾单枪匹马闯敌营之举,为大义而无畏生死。若能招揽麾下,大汉江山何愁?”
【可能有人会说,五十人冲击五万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但我告诉你,我就是完成了。】
【不仅完成了我还把张安国绑去了临安斩首。】
【其实要完成也不难,只要记住不要莽就行了。】
【我们千里奔袭到金兵大营,趁着张安国大醉麻痹的时候,直接拿下。】
【原本他还寄希望在他手下的兵士,但是这些兵都知道我有多狠,说杀就杀,绝对不留一点情面。】
【他们一个个都怕死,最后没人敢上来。】
【用三个字概括这场行动的话,就是快准狠!】
【等金兵再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把打包好的张安国绑走。】
【顺带还策反了一万多士兵,跟我们回了南宋。】
看到这。
万朝古人彻底震撼了。
不仅在五万人的大营中抓住了叛徒。
还提莫地带走了一万多人?!
这提莫的是真的?!
大秦位面。
始皇帝看得脑袋都是嗡嗡作响。
就这样水灵灵地劫走了?
还带走了一万士卒?
不过,始皇帝很快反应过来。
这一万士兵恐怕是不得已跟着张安国投降的人。
他们本就是起义军,为了夺回北方才起义的热血人士。
当然,这里面还会有活不下去的百姓或者一些浑水摸鱼的地痞流氓。
他们或许被张安国蛊惑许诺了各种好处,才会跟着投降,现在张安国被擒住,他承诺的好处自然是得不到了。
与其在金人手下再被欺辱还不如跟着辛弃疾一起去南边。
想明白这一点。
始皇帝还是不得不赞叹,辛弃疾运气是真的好。
大汉位面。
霍去病看到这同样也是震撼到了。
“没想到还有比我更厉害的后世,华夏未来究竟还有多少能人?”
“也不知道我在狼居胥山祭天封礼,在后世又是何等的成就。”
“比起这辛弃疾,又如何?”
霍去病此刻已经祭完天,看着被装在马车上的匈奴金人,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他在想,自己的姨父(刘彻)舅舅看到匈奴的祭天金人该是什么表情。
想到这,霍去病不再等待,命令军队往回走。
这一波他们大丰收!
南宋位面。
还在收拾准备去上任的辛弃疾看到这,笑了。
那段日子,想起来都让人兴奋。
只不过那次之所以能那么顺利完全就是运气好,天时地利人和,皆有。
首先他穿着义军的衣服,顺利进入大营,其次义军本来就有大部分士兵不愿投降,只是被少部分人和金兵威胁下才投降的。
最后也是金兵麻痹大意,根本没想过会有人来劫营,所以才会幸运地抓住张安国。
此时天幕上弹幕出现:
【辛将军牛哔!】
【太燃了,大宋迎来了它的霍去病。】
【辛弃疾霍去病都是版本t0,专门干那些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关键还干成了。】
【两人的名字本来也很像,可惜最后的结局却是不一样。】
【意难平,意难平啊。】
【羸弱的宋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挺身而出,到最后却都落了个意难平?】
【呵呵,你以为呢,自古以来,能有多少雄才大略的皇帝?又有多少明君?】
【还得是江东啊,自古以来都是偏安一隅的代表。】
【可你们也不看看,从南打北有多难,能成功的恐怕也只有朱元璋一个人了。】
万朝看着弹幕,纷纷陷入了沉思。
有的在思考从南打北,有的在思考霍去病和辛弃疾的不同。
大唐位面。
李二凤看到弹幕中所说的意难平,当即心中一沉。
“难道果然如此,最后也没有收回北方吗?”
“宋朝皇帝究竟在干吗?”
李二凤想不通。
大殿上,魏征摇了摇头。
“臣大概猜到了为什么最后会成为意难平的原因。”
“或许就是四个字。”
“功高盖主!”
此话一出,全场皆是看向魏征,略微思考后,众人发现确实有道理。
就现在天幕所说的这些事迹来看,二十三岁的年轻人,五十骑闯金营还带走了一万人和叛徒张安国。
如此之功绩,恐怕在当代也无人能做出。
皇帝有所忌惮也合理。
和大唐看法不一样的是知道宋朝历史的后世王朝。
大明位面。
朱元璋看到弹幕对他的夸赞,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没想到咱这么牛的。
在永乐位面。
朱棣双手抱在胸前,无奈地摇头。
赵构,此人本就是一个闲散王爷,因为靖康耻才被选上当皇帝的。
他本来也就没什么雄才大略,妄想他能管好一个国家,还能收复旧土,简直无可能,再加上当时有岳飞那么一出和辛弃疾在金国起义回到宋国的,再加上他早年的事迹,这很难不让赵构忌惮。
尤其是陈桥兵变的事迹,那是被刻在了每一个宋朝皇帝的骨子里。
“可惜,一个小小偏安一隅的宋国竟然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将。”
大汉位面。
霍去病看着弹幕评论,这也觉得很神奇。
嘴里轻声呢喃:“去病,弃疾。”
呵呵,没想到我和后世如此猛的将军还有关联。
“可这上面说的命运不同是什么意思?”
“难道……”
霍去病微微摇头,他似乎已经猜到了辛弃疾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