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会儿,穆瑞凡过来一拍杨山的肩膀,“你媳妇电话。”
“呵呵,她居然能把电话打进来,运气不错啊。”
穆瑞凡冷哼一声,“那是我们特意空出来的电话。就怕她联系不到你。”
“谢啦。”杨山赶紧起身,和周围众人打了个招呼,“她应该是过来了,我去门口接她。”
不过离开了没多久,杨山又回来了。
“怎么不去接了?”
“她还在台里呢,说是要加唱,还要再等等。”
“你确定要加唱?唱哪首歌?”穆瑞凡好奇的问。
杨山露出一副苦笑的表情,顺口卖了个关子,“一会儿你就知道了,那首歌你听过。”
“哦,是老歌啊!”穆瑞凡有点失望,之前杜丽莎唱的三首歌全都是新歌首唱,他还期待着再来一首新的呢。
“看来我的电话起效果了,能多唱一首就行。”林厂长得意的喝了一口酒。
时间进入了11点,一姐李古一重新登台,应电话点播观众的强烈呼声,开始联唱。
将近半小时,春晚舞台变成了她的个人演唱会,自己独唱了六首,和其他人合作对唱两首。
其中就有后世非常有名的《难忘今宵》和现在的禁唱歌曲《乡恋》。
恩,后者曾被批评为靡靡之音,尤其是使用了气声唱法,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情调,是官方明令的禁唱的歌曲,一度还成为批判对象。
音乐出版社还出版过一本书《怎样鉴别xx歌曲》,这首歌名列其上,被定义为精神污染物。
相比起来,那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被压制程度就轻多了,至少没被明令禁止。
张总工打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话,为此错过了很多精彩节目,现在终于满足了,“《乡恋》能登上春晚,以后应该不会被禁了。”
“呵呵,那邓立君的歌曲估计也可以听了。”许厂长也点点头,看来他是邓的歌迷。
杨山对什么禁唱不禁唱的不关心。
他只是感觉不可思议,一位演员竟然在一届春晚上唱了九首歌,你敢信?
绝对是空前绝后的存在。
之后就是杜丽莎返场演唱,这次她更换了演出服,穿着一身淡青色长裙,在一群常服演出的演员里更显身形优雅风姿绰约。
好吧,这次春晚演员都是自备服装,除了女性稍微有点装扮,男性基本都是半新不旧的灰黑色中山装,也就姜昆时尚了点,穿了件夹克。
当她登上舞台时,收到的掌声比刚才一姐登台有过而无不及,显然那三首歌给台下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知道她要唱哪首歌曲了。”穆瑞凡看到服装后就猜了出来,“十多年前的那首老歌。”
“嗯,对,姚苏蓉唱过。”
是的,就是他十多年前放出来的那首《青花瓷》。
前奏过后,杜丽莎刚一开唱,屏幕内外的人都感到诧异,因为风格变化太大了,不仅仅是歌曲风格,连声音都变了很多。
前三首歌她使用了不同的唱法,演唱风格、发音特点以及呼吸换气也都不一样,但这一次的变得太多了,仿佛不是一个人。
这首歌伴奏音很少,只用来标定曲风和控制节奏,杜丽莎在台上近乎于清唱,都能隐约听到柔柔的气息调整声音。
她的声音清亮,干净,带有些慵懒和惬意的气质,音色温润含蓄,整体节奏舒缓晕染,古韵十足。
“真不错,没有一点杂音,不是现场演唱吧。”
“不是,事先录制好的,她只是对口型。”杨山点头承认。
躺在椅子上睡了整场晚会的杨明,这个时候坐了起来,睡眼迷离的指着电视机屏幕说,“那是妈妈的声音。”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身边的几个人都听到了,同时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了杨山。
杨山伸手摸了摸鼻子,并没有做出回应,只是把杨明抱在怀里,一起听歌。
这首歌确实是丁芸唱的。
现在丁芸的声音已经“进化”了。不是她的嗓子变好了,也不是她的演唱水平提高了,而是修音技术比十年前飞跃了几个段位。
经过这么多年的琢磨,再加上杨山回现代屋弄出来的资料。丁芸花费无数港币私人订制出了一套修音设备。
这套设备虽然做不到几十年后的瞬时修音,但该有的功能基本齐全了。能够调整音高,修正音调瑕疵,美化音色,比如加入一些混音,使得清唱时的音色更显饱满。
总之丁芸凭借着自己的天赋,一遍遍的尝试,终于让自己的声音进阶到顶级歌手的行列。
当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可能登上春晚的舞台之后,就预谋着让自己的声音登台。
在赞助春晚那套音响设备的时候,她就用自己演唱+修正的这首歌制作了一个试音带,并且依据国内播出设备的制式特点,又做了一些小的完善。
所以这首歌经过多层信号转换后,还能电视上呈现出不错的效果,比那首临时用家用录音带当配乐的《乡恋》的播放效果强出很多。
导演组没有想到她第一次登场后,会有那么多电话打进来要求她返场,其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李古一。
因为她根本没在内地待过,观众不知道她会唱哪些歌,所以这些打过来的电话都是请杜丽莎随便再唱一首。
杜丽莎以前只唱英文和粤语歌曲,之前那三首国语歌都是为了这次晚会现学的。
导演组也在犯难,甚至想着要不要就唱一首粤语的。
这时待在旁边的丁芸就亮出了她蓄谋已久的解决办法,让她的声音顶替上去,反正她有现成的录音磁带。
导演组早被这首歌的“天籁之音”打动过无数次,所以在短暂的犹豫后,草台班子成员们一致同意张冠李戴的作法。
反正已经决定播放禁歌《乡恋》了,也不差这一首。
至于工具人杜丽莎,丁芸这个金主早就说服了她。
听完这首歌后,董书记看向杨山,“你本事够大,能让这样的歌曲上春晚。”
杨山实话实说,“不是我干的。”
林厂长忍不住咧咧嘴,“用资本主义气声唱法演唱封建主义文化糟粕,导演组的那帮人胆子够大。”
“你就说好听不不好听吧!”杨山抢白道。
“嗯,好听。”
“有机会你可以去听一听粤语版的,我觉得更有韵味。”穆瑞凡在一旁补充。
许厂长摇摇头,“不如国语的,那一版有股子青楼味儿。”
林厂长看了看两人,“原来你们都听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