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落的这首祭祀歌,正是唱出了老百姓们的心中所想。
小郡城的百姓们,也不禁跟着樱落一起唱了起来。
“北有天玑,天下殷民,纵四海,运昌盛,柳暖花春。
帝王君恩,田粮作耕,润秋华,泽苍生,风调雨顺。”
这首歌原本是樱落在皇宫中跳舞祈福时候所唱的歌谣,如今在这里大家一起唱,要比往日多了几分凝重。
所有人的眼神都仰望着天际,每一个人的表情中都充满了对降雨的期待,和小郡城的祈福。
仿佛唱完这首歌谣,他们真得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
此时此刻,对老百姓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下雨了。
只要有了充足的雨水,农作物就能够茁壮成长。
他们收获了粮食,就不会再饿着肚子了!
然而此时此刻,另一边,花无忧看着眼前的盛大场面,心中大为震撼!
他的眼神空洞而又无光,似乎是在透过眼前的场面,看着遥远的天边。
而在那天边的尽头,则是瑶国亡国时,族人们的最后那一幕……
他们也仰望着天际,渴望战争能够结束,天下能够太平,不再有苦肉分离之苦。
那对所有的瑶国百姓而言,是希望,更是一种持久的信仰。
可是,狠心的天玑皇帝齐爵,却偏偏灭了瑶国,还屠了满城,扬言着要“斩草除根”。
呵,好一个斩草除根!
若不是花婆婆带着他和花无焱,以及活下来族人们隐姓埋名,也没有他花无忧活到今天。
其实无论哪国百姓都一样,都希望可以好好的活下去,就像眼前的这一幕一样。
花无忧曾经发誓,身为瑶国的皇子,要让现在活着的族民们过上好日子。
他一直为了那个信仰而隐忍着,努力着。
可是此刻,花无忧突然间觉得,自己的情绪没有办法再隐忍下去了。
他很想哭,想痛痛快快的哭一场,想疯狂无比的哭一场。
只是他不能。
自从以“花无忧”这个名字出现,他的人生从没有办法完全释放自己的情绪,只能像之前一样不断的在隐忍着。
他甚至几乎忘记了,原来自己瑶国的名字,叫花亦心。
他隐忍选择复仇之路,却并非无心。
不然,他也不会被这些敌国想要活下去的百姓们而感动着。
察觉到花无忧的情绪颇有失态,花无焱紧走两步,上前一把揽过了他的肩头。
“亦心,你怎么样?没事吧?”
突如其来的力道,让花无忧慢慢的回过了神来。
他敛了敛思绪,侧头看向一旁的花无焱,笑道:
“放心吧,阿焱,我没事儿。”
“没事就好,我看你脸色挺难看的……”
“是吗?”花无忧苦笑一声。
“只是看到眼前这么百姓祈雨,想要活下去,颇有些感触罢了。”
花无忧轻叹一声,继续说道:
“哎,我永远都记得父皇最后去征战沙场的那一幕,那时候的我不过才几岁而已。战争所带来的残酷性,都是百姓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我恨天玑!恨不得天玑皇帝遭受和我父皇一下的痛苦。可即使如此,无论是哪一国,对百姓们而言,不过都只是希望好好活下去而已。”
只要活下去了,才是最要紧的。
只有活下去了,才有对未来的希望。
花无焱拍了拍花无忧的肩膀,“亦心,我知道你心中难过。有我在,你不用逞强。”
没有人比花无焱更能够了解花无忧了。
他知道花无忧的心里面藏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就像大石头一样压着他,时时刻刻让他不能喘气。
可是旁人却又帮不上任何的忙,他看着真的很难过。
“放心啦!我没事儿。”
说话间,花无忧拍了拍花无焱的肩膀。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稳定好了思绪,又恢复了平常一副洒脱的样子。
“好了,看他们那边都在忙,我们去帮着他们一起祈福吧!”
看着花无忧离开的背影,花无焱轻轻叹息一声。
随后他也迈开步子,跟了上去。
两人再次回到了人群之中。
……
求雨之事尤为庄重,半点也马虎不得。
在樱落的虔诚祷告,以及小郡城所有城民的殷切盼望中,烈日炎炎终于隐到了乌云之后。
滴答、滴答的雨珠逐渐落了下来。
一开始只是几点,逐渐变成了扯线。
到最后,倾盆大雨,磅礴而注。
看到终于落了雨,樱落心中十分欣喜。
久违的大雨,也让小郡城的百姓们个个都喜极而泣。
“快来看呐,下雨了!真的下雨了!”
“苍天开眼啊!我们大家都有救了!……”
他们现在是真的相信了,面前的这个女子就是天女。
“咱们这次当真是遇到贵人了啊!”
“小郡城有救了!”
以城主为首的百姓们,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了下来,不断的拜谢樱落。
“谢谢天女姑娘!是因为你才会为大家祈求来了这场雨。而有了充足的雨水,小郡城来年的庄稼一定都会有个好收成的!”
既然小郡城的饥荒问题解决了,以后他们也都能够填饱肚子了,跪谢一下贵人又有何妨呢?
然而,樱落看到大家都朝她跪下,瞬间慌了神。
她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呀?慌忙的去拉众人起来。
“大家快起来!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长生天吧!是长生天被大家的诚意感动,所以,才降下了这场大雨!”
众人这才站起来,望着长生天,又开始欢呼着谢天谢地,宛如获得了新生。
其实,樱落看着他们这样,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巫术还是有点作用的,能帮到这么多百姓们,便也值得了。
谁说巫术都是骗人的呢?
她凭着这巫术,确实做成了很多事儿!
之后,樱落还为小郡城的百姓们,制定了一份种植农作物的册子。
她的书法并不好,字也写得歪七八扭。
不过,这份册子却十分详细的写了,应该在什么季节,种什么样的农作物,被百姓们都当做宝物似得传阅。
来年之后,他们就该在这里种高粱和土豆了,三四个月之后成熟了,夏季便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种小麦和玉米。
每一种东西的收获周期不同,可以利用不同的周期来种植不同的东西。
这样土地在一年中就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到头来,小郡城再也不用担心颗粒无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