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向大王请示,接我女儿与外孙回府,这和你有何关联?难道这就是你军中的事务吗?”李斯冷脸质问。
“上将军此言确实不合常理。” 嬴政缓缓开口说道。
父亲接女儿回家确无可争议,蒙武阻止反倒让人摸不清原因。
其他大臣也都不解地投去目光,此事确实和蒙武无关啊。
“老蒙,你在说些什么?”桓漪亦忍不住出口询问。
蒙武接着说道:“并非臣不明事理,若赵祁的妻子随李斯回府,定然遭受苦楚。” 既已翻脸,蒙武也就毫无客气之意。
毕竟凭李斯心性,自己袒护赵祁肯定早已惹其憎恨。
如果让李嫣儿携子女前往他府中,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样一来,赵祁会被迫受限,对于秦军而言也不利。
“蒙武,莫要血口喷人!” 李斯怒斥一声,面容铁青。
然而,嬴政此时却是眉头紧皱,他知道蒙武的为人性格,绝非多管闲事之人。
“上将军所说是否另有缘由?”嬴政出言追问。
“启禀陛下,”
“当初李斯发现李嫣儿和赵祁相好时,赵祁只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无名无份。
那时起就一直阻拦二人往来,甚至逼婚未遂后将其赶出门外。
幸而李家村的村民们善良淳朴一直照顾她,不然她或许早就命陨了。”
“如今更谈何养育出赵祁两个孩子的事。”
“据臣了解,当时李斯将李嫣儿逐出家门并断绝父女关系,称没有这样一个女儿,并视其为家族羞耻。”
“今日若将李嫣儿接回府中,必遭李斯苛责虐待。
陛下应该看出,这次参奏赵祁,完全是因为赵祁与李嫣儿的姻缘而导致他迁怒,多方刁难。
试想若是他的妻儿被人挟持,赵祁又怎能专心镇守韩国边境呢?”
“所以臣这才冒死进言。”
“因为李斯根本不配做一个父亲。”
“在微臣看来。”
蒙武大声陈词,把他知道的全部倾泻而出。
话音方落,章台宫的大殿内文武百官震惊无比,用难以置信的目光望着李斯。
虽然在这时代,女子的地位低下是不争的事实。
但作为父母,总归儿女是心头上的人,在场众多官员也有自己的女儿,皆视若掌上明珠,像李斯这般残忍,竟然驱逐女儿,的确罕见。
进一步思考,他刚弹劾了赵祁,措辞极为尖锐。
如今又要将李嫣儿及其子嗣接入府中照顾,这种转变令人不禁怀疑他的动机。
\"蒙武。
\"
\"你这是恶意诽谤!\"
\"怎么可以如此诬陷于我!\"
李斯脸色涨得通红,对蒙武大声斥责。
他能清晰感觉到同事们投来的各种目光,这让他这个爱面子的人十分恼怒。
从今以后,他弃女的行为怕是要广为流传了。
\"有没有污蔑,\"
\"你自己心中有数。
\"
\"去趟李家村打听一下就知道一切。
\"
\"只要有我在,你休想动赵祁的儿女歪脑筋,只要我蒙武还活在这世上,在赵祁归朝前,绝不容许任何人伤害他的子女。
\" \"包括你这位亲外公。
\"
蒙武冷冷一笑,在提到\"亲外公\"三个字时语气加重了许多,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轻蔑。
\"你……\"
面对蒙武咄咄逼人的态度,李斯一时愣住了,不知如何反驳。
因为蒙武说的全是真的。
\"请求大王明鉴,臣的小女不懂规矩,未婚先孕,一气之下臣将其逐出家门。
时过境迁,现在我已经悔悟了。
\"
\"现在大王赐婚,女儿也有了好归宿,还诞下臣的外孙。
不管怎么样,臣实在是不忍她们在外地受苦。
恳请大王允许我把她们娘几个接回家中,一定会用心弥补。
\"
李斯说话的语气颇为伤感,眼中含泪,仿佛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
听到这番话,
原本质疑的大臣们疑虑减少了不少。
看来李斯确实是改过了。
\"廷尉大人的觉悟还挺及时嘛,大半年才发现不对。
\"蒙武不失时机地揶揄道。
这话让李斯恨得咬牙切齿,可也只能垂首不语。
\"好了,上将军。
\"
嬴政缓缓出声。
蒙武顿时不再多言。
嬴政把目光转向李斯,眼神寒冷却道:\"朕最不喜欢的就是棒打鸳鸯之人。
\"
话音落下。
李斯神色剧变,一阵恐惧涌上心头。
这明显是嬴政对他敲山震虎。
旁边,王绾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嬴政,没说什么。
但这简短的一句却唤起了许多老臣深埋的记忆。
那段与赵姬、吕不韦、嫪毐有关的岁月依旧历历在目。
这些往事成了秦国宫殿里的忌讳话题,久而久之再无人提起。
\"要不是当初那些人的干涉所谓的门户之见,如果当年大王就有今日这样掌控全局的话。
\"
\"也许我大秦早就有一位正宫皇后了,恐怕长公子也不会是扶苏了吧。
\" 王绾在心里暗忖,但只敢藏在心底不敢多言。
还不等李斯缓过神来。
\"这事。
\"
\"决定权并不在朕这里。
\"
\"你自己去找李嫣儿谈谈,她要是愿意随你回去,就让她回去,若是不愿意,你就莫要勉强。
而且假如她真愿意回去的话,也不准把赵祁的一双儿女带回府中,交由蒙武照料为宜。
\"嬴政淡淡说道。
凭着他至高无上的威严就此定了结论。
\"大王英明。
\"蒙武立刻附和,顺便得意地瞟了一眼李斯。
这样一来,他彻底拿赵祁没辙,更何况李嫣儿和她父亲关系紧张,估计不会同意回李府居住。
\"臣遵旨。
\"
王命已下,李斯虽有不甘,也只能接旨。
“行了。”
“这儿没事了,都退下吧。”嬴政向众臣挥了挥手。
“臣等告退。”
大臣们纷纷鞠躬,然后陆续离开了章台宫。
然而等大家都走后,蒙武却似忽然想起什么,急匆匆地折返回来。
“上将军还有何事?”嬴政见蒙武返身,问道。
“大王,您以前不是有块玉佩吗?那玉佩还在吗?”
蒙武突然开口。
“什么玉佩?”嬴政被这突然一问弄得摸不着头脑。
“噢,抱歉,是我记错了。”蒙武望着神情疑惑的嬴政,赶紧低头行礼,然后快步退出殿外,似乎生怕嬴政责罚。
看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嬴政不禁一笑。
“这蒙武年岁不小了,还这么毛糙。”“蒙家父子还真是一个德性。”
嬴政心中想着。
为王多年,朝廷群臣皆是他一手提拔,各人性格他亦如数家珍。
蒙氏一家直率,王翦沉稳且藏得深,桓齕的性格恰在这二者之间。
至于朝中文官们的心思就更复杂了,所以他才会以王权加以平衡、驾驭,并利用他们的竞争巩固自己的统治。
“玉佩?”
“蒙武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个?”嬴政心头浮现疑虑。
接着他走到床榻前,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幅画。
那是他内心最牵挂的人的画像。
凝视着画中的女子,他的眼中尽是柔情。
“冬儿,你的政哥哥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保护你了。
你为什么要躲着我呢?”他喃喃自语,“是不是因为当初的我不够好?”
“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找到你的。
为了这江山我可以放弃你,但现在我已经统一天下,如果你不喜欢宫廷生活,那我们就一起去天涯海角又何妨?”他轻抚画上的容颜,满是深情与回忆。
忽然想到玉佩,他微微蹙眉。
“我那玉佩早给了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