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内,咸阳宫殿之上。
此刻正在召开朝会,虽然没有新的战争开始,但由于对韩国局势尚不明确,仍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
尽管大臣们忙于上奏各类政务,嬴政的心却始终牵挂着韩地的情形。
“不知边境韩地现在怎么样了?”
“赵祁应该已经完成他的部署了吧?”
嬴政默默思索着,心里全部都在想着韩地局势。
由于一直没有得到准确的情报反馈,这让嬴政感到些许焦虑不安。
这时,李斯急忙走出列拜倒,“启禀陛下,臣刚刚收到加急文书——赵魏联军已发起进攻,我驻扎在韩地的部队情况危殆!然而雍城的主力尚未及时支援到位,目前赵祁、冯去疾等人的下落不明!如此情势,韩境恐怕岌岌可危啊。”
众臣纷纷附和着,“恳请陛下速下决断!”
整个朝堂顿时气氛凝重无比。
但唯有嬴政面无波澜,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
因为在整个咸阳之中,也只有他一个人知晓韩地的真实状况。
这正是赵祁提前秘密向他通报过的战略计划。
即便面对未知的局势充满疑惑,对于韩地的安危嬴政从未有过担心。
毕竟只要赵祁还在,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有了赵祁坐镇,大局便稳如磐石。
韩地战局无论如何都不至于糟糕到不可收拾。
更何况冯去疾主政,负责后勤保障,他与赵祁齐心协力,辎重粮草之事完全不必担忧。
这也是嬴政派冯去疾前往韩地的原因,非但不是贬谪,反而是信赖之举。
冯去疾的能力足可独当一面。
“韩地无需忧虑。”
看着朝臣们的焦急神情,嬴政开口说道。
“大王!”
有朝臣忍不住问道:“莫非在韩地已有相应部署?”
“难道大王已经选定接替赵祁统领大军之人?”
“可是,在韩地除了赵祁之外,似乎无人堪当此任。”尉缭此时站了出来,满面忧色地说。
“呵呵。”
嬴政轻笑,没有流露出丝毫对秦国前景的忧虑。
目睹这一幕的群臣顿时思绪纷纭。
“大王,莫非……”
尉缭是鬼谷传人,精通谋略,眼见嬴政这般淡定,立刻心生猜测。
“这一局经营至此,也该向诸位爱卿说明了。”
嬴政语毕,
众臣尽皆愕然,不明白详情的人全都望向嬴政,
连李斯也是满脸困惑,心中疑窦顿起:“莫非赵祁、韩非他们根本没有死?”
“赵祁、冯去疾、韩非。”
“确实遭遇三股刺客袭击。”
“其中两路出自赵魏两国,另一路尚不明确。”嬴政淡然道,目光掠过群臣。
这道目光所及之处,
令李斯心底陡然一沉。
因为第三路刺客正是由他暗中派遣,“应当不会被察觉才对,这些刺客都是必死的死士,绝不留活口。”
若真被发现是他派出刺客行刺秦国重臣,这无疑是一桩弥天大罪,即便身为九卿高位者,嬴政也绝不会手软。
毕竟行刺驻守边地的大臣乃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此刻李斯心中惶恐不安。
“刺客来袭,赵祁早已预料,并提前设下陷阱等待刺客入瓮,结果将敌方势力一网打尽。”
“赵祁、冯去疾、韩非三人安然无恙,更不存在什么性命之虞。”嬴政语气平静,缓缓述说。
听罢此言,
满朝文武瞬间明悟。
“难怪大王对韩地战局毫无顾忌,原来这是一个计划,诱导赵魏举兵,让他们误以为韩境已乱、将士身亡之际再发动攻伐。”
还有嬴政暗中下令调动雍城军队虚张声势却不实际出击,甚至派夏无且御医悄悄赶赴韩地。
“所有一切都在这个布局之内。”
经一番思索后,尉缭迅速捋清前因后果。
“尉大人说得极是。”
“这一切皆是我与赵祁精心谋划的一个计策。”嬴政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尽显王者威仪。
待他话音落下,
朝堂上众人豁然开朗。
而下一瞬,
文武百官的注意力不再停留于这一计谋本身,反而聚焦在嬴政对赵祁的隆恩厚宠之上。
“大王竟能如此器重赵祁。”
“宁愿举全国之力为赵祁设局,以迷惑列国。” “这般礼遇,堪称史无前例。”
“大王对赵祁还真是颇为器重啊。
说不定再过不久,若是赵祁的计划能够成功,他也许就能更进一步,成为我大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上将了。”
众臣心中无不震惊地想着。
对于这个未曾谋面的赵祁,他们内心既充满了敬畏,又充满了好奇。
这究竟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仅仅是靠一封亲笔奏章,竟然就让嬴政配合着赵祁,共同布下这样一个瞒天过海的大局,满朝文武竟无一人知情。
不得不说,这个消息的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也足见此局的重要程度。
毕竟,就算嬴政这般魄力非凡,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朝堂里完全没有其他国家的间谍,更不用说大臣们的府邸中是否存在外敌的眼线,所以唯有瞒住所有人,才有可能成就这一盘大棋。
“大王……”
“赵祁布下的这个局,关键在于引诱赵魏联军进攻我韩国边境。
但问题是,赵祁凭什么能将赵魏联军一举消灭?”
“要知道,要是赵魏两国当真兴兵进犯,联合起来至少会有二十万大军。
而我驻守韩境的兵力仅十万之数,即便加上那批刚刚降伏的韩军士卒,也不过是二十多万。
况且那些降卒刚归顺大秦,其忠诚度必有疑虑。”
“在这种情况下,赵祁又怎么敢确定他们不会在关键时刻反戈相向呢?”
“眼下之计固然巧妙,可能会迷惑住赵魏两国,在开战时给他们以猝不及防。
但之后该如何继续应对才是问题啊。” 李斯站出来质疑道,语声中夹杂着几分疑惑与不解。
此刻,李斯内心早已被一股愤怒填满。
他对赵祁、对韩非甚至还有几分对嬴政的不满都在悄然滋生。
之前当他得知赵祁和韩非的死讯时,心里其实还暗暗高兴了一把——因为一直视作劲敌的韩非终于死了!至于赵祁,不过是附加成果罢了。
要说到底,李斯真正恨的其实是韩非,早年在稷下学宫时便已种下埋怨:无论自己如何才华出众,可总是比不上韩非。
渐渐地,妒忌转化为仇恨,即便是现在位高权重,这种被压制多年的自卑感依然根深蒂固。
不然的话,他又怎会对一个人产生如此强烈的对抗心理呢? 总究而言,这份心计终究过于狭隘了。
“廷尉大人的言辞恐怕太过激烈了。” 尉缭适时开口,说道:
“此乃赵祁与大王特意商议布置而成的一局,若仅仅用几句简单话语就能概括明白,那也就不能称之为目前这般的局势了。
关于韩境军事行动及后续发展,一切都由赵祁全权把控,廷尉大人实在不必太过担忧。”
尽管如此,他并非是为了赵祁说话,而是基于为大秦以及嬴政着想。
在他看来,赵祁这次精心谋划确实引发了他的极大兴趣。
作为一个擅长权谋之道的鬼谷传人,赵祁所设计的一环套一环之策让他颇为受用,不禁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位名扬大秦的年轻才俊究竟何许人也。
“假使赵祁的部署真的危及到大秦国运,作为臣子,我李斯自是义不容辞承担相应责任。” 李斯依旧神色正经地回应道。
话音未落,“行了。” 嬴政冷喝出声,并投以警告的眼神,暗示李斯莫要太过分。
毕竟这个布局是经过他自己与赵祁商议制定,即使最后不幸失败,只要不损害大秦根本,也并无大碍。
更何况有赵祁稳守韩境领军坐镇,赵魏联军想必也不会讨到什么好处。
“密切监视韩境动态。” 嬴政随口嘱咐道,
“若有任何情况,立刻来报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