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六国的大业暂且不说,内部争斗将在所难免,诸公子各自凭借支持者竞逐王位,秦国势必四分五裂。
而尚未被平定的四国则会趁势发难。
幸好关键时刻,自己拼尽全力使出了最快的一剑。
“什么?”“大王差点……?”“比我预想的更加严重。”蒙恬睁大了双眼,满脸难以置信。
他们先前估计,大王得知赵祁母亲去世时或许会变得极端狂躁,却没有想到竟然到了自我了断的地步。
“确实如此。”“大王与赵祁母亲的情分,恐怕只有他自己知晓了。”蒙武继续说道,“好在最终老夏借赵祁之力化解了危机,不然真的后果不堪设想。”
“大王打算认下赵祁吗?”
“可眼下要是公开认子,赵祁虽为长子却名不正言不顺,很容易被其他公子的支持者打压。”蒙恬面露忧虑地说道。
蒙武也曾多次和他探讨过这种局面,其中关键之处便是——身份。
在这个时代,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即使已知赵祁是长公子,但因母亲出身较低,并未获得合法的身份认定。
这样的庶出之子,在身份层级中远远不如那些宫中的各位公子,毕竟宫中的这些公子虽非嫡长子,但也都有正式记载的地位保障。
除非,嬴政愿意不顾一切为赵祁的母亲追封尊号,否则这一现状无法改变。
然而这样做的意义便等同于将赵祁推至太子储君的位置,到时候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反对派将竭力打压,阴谋手段层出不穷。
即便是嬴政掌握王权,他也无法防范各种小动作的发生。
毕竟庞大的帝国由许多要素组成。
君主与臣子的平衡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于那些世家大族的成员来说,君王和国家并非放在首位,他们家族的利益才是首要考虑。
“你尽管放心。”
“老夏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些事,所以大王已经安抚了他。”
“其实老夏的心里,早就想趁着今日后山见面的机会问清楚赵祁的事。”
“要是有一天大王认下赵祁,那么会给予赵祁什么样的地位?这事儿大王也有所交代。” 蒙武语气中充满了喜悦之情,掩盖不住内心的欣喜。
“大王怎么说的?”蒙恬紧握双手,满心期待。
显然,蒙家已经决定支持赵祁。
赵祁的前程已然与蒙家兴衰紧紧相关。
“大王表示,一旦认回赵祁,他的将来身份将是皇储太子,这就是大王向老夏作出的承诺。” 蒙武话语中透露着欣喜。
一听到这话,蒙恬脸上的狂喜溢于言表。
“如果赵祁成为太子,我蒙家势必迎来又一次繁荣鼎盛时期!”
“父亲你的决断真是太正确不过了!”
“好在您当时发现赵祁的身份,不然我蒙家又怎能迅速入局参与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蒙恬开心地说道。
“大王虽然现在已经知道赵祁的真实身份,但在老夏的进谏下,暂时不会公开相认,因为赵祁还未能展现出无视一切敌人的强大底蕴和实力。”
“而且,要使赵祁名正言顺地成为太子,则必须追尊其生母为皇后,如此赵祁的地位即从无名之徒升格为秦国真正的嫡长子。”
“然而此事与宗室礼制有所冲突,即便是当今的大王也不能全然忽视规矩,只有等到大王统一天下的伟业完成、成为千古独一无二的人物后,凭借彼时无可匹敌的声望和权势,方可重塑新秩序、废除旧有规矩。
那些宗室成员以及朝廷大臣们再也无力阻挡大王。”
“在此期间,赵祁也可以借军功来获取更大权力,积攒势力。”
“日后,等到大王公开承认赵祁的时候,就是赵祁正式登上秦国太子位置的一刻,到了那时,任何宗室贵戚和礼法都无法妨碍他们父子携手共进。”
“而秦国会因此焕发崭新篇章。” 蒙恬沉稳地道出,对未来充满热切憧憬。
“我觉得这一天不会遥不可及。”
“大王本来就具备雄才大略,在幼年遭遇权臣欺压、被生母背叛后还能收回实权掌握朝政。
而且赵祁更是青出于蓝的俊杰,年纪轻轻就已经因战绩卓越封上将军,完全依靠个人努力,并没有任何虚假水分。
他们二人联手,这天下又有谁能抵挡得了?” 蒙恬眼中浮现出憧憬之意。
“行了!”
“一如往昔,请把这些事情埋藏心底不要外泄。”蒙武告诫蒙恬后又重新转入正题:“另外把嫣儿接回来,家里和城中的布置都已就绪,下一步就是在雍城的府邸继续安排吧。”
“明白。”
“刚才我去告诉了嫣儿,她这边的准备都完成了。” 蒙恬立即回应道。
庭院内,
“祁哥哥,那我先回去了。”
李嫣儿看着赵祁,眼神中写满不舍。
好不容易和赵祁重逢没几天时间又要分开,况且要暂时离开两个孩子,这种分别让她更加难受。
但制度就是这样。
为了让李嫣儿能有正式的地位,赵祁需要让对方在待嫁之家等待自己迎娶过门从而正其名分。
“去吧。”
“这次我会风风光光将你迎娶回家。”
赵祁温和地笑着说。
“嗯,那我走了。”
李嫣儿满脸不舍之意。
“嫣儿别担心,也就这几天罢了。”
“等你过门之后,就可以时刻陪伴你的赵祁永了。”蒙恬笑着逗趣道。
“嗯。”李嫣儿轻声回应,随后便随着蒙恬一同离开了宅院。
片刻后,“赵祁,那我就先回雍城筹备了。”蒙武向赵祁告别道。
“有劳岳父大人操心了。”赵祁恭敬地行礼。
“哈哈,客气什么。”蒙武微微一笑,随即离开。
府邸内仅剩下了赵祁与夏无且。
“夏爷爷,这几日多亏您打点,否则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赵祁满怀感激地道谢。
“既然我已被你如此称呼,怎能不尽心帮你?况且这些年嫣儿对我十分照应。”夏无且目露亲切,温和地看着赵祁,“况且我日后还要在你家颐养天年呢。”
起初在韩国军营时,这种温情的目光让赵祁略显不适,如今却已习惯。
夏无且看待李嫣儿及自家两个孩子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祥与关爱,赵祁自然也无可抗拒。
“哈哈,养老自是没问题。
我家亦即你家。”赵祁笑容回应。
毕竟夏无且在家的几年间,不仅悉心照料着他的子女,更将府中的上千仆从管理得秩序井然,御医出身的大王近臣如此付出,令赵祁求之不得。
“此言可是出自你的嘴?”夏无且接话:“若日后你不赡养老朽,我就跟你拼了!”“您放心。”赵祁清楚这是调侃:“我说话算话,若日后未能赡养您,您尽可责罚。”
“好了,不再打趣你。”夏无且面色骤然严肃:“大王即将抵达。”“什么?”赵祁震惊地睁大双眼,心中满是疑惑,“怎么这么快?距离婚期还有四天啊,纵使大王看重我,也不能不顾朝政提前到来吧?”随即他又向夏无且询问是否大王前来办理公务。
“似乎是这样。”夏无且闻听此理立即认同,“应该是大王恰巧因公来雍城,听说了你婚宴的消息,所以顺路来访罢了。”“既然来了便欢迎,当今天子肯莅临我的婚宴,这难道不正兑现着给嫣儿一场最隆重婚礼的诺言吗?”赵祁回忆几年前的承诺,在成为上将军后,风光无限的他已准备周全。
借助夏无且广邀满朝文武,虽不可能尽数到场,但各派代表亦必不会缺席。
这样的盛宴无疑是罕见而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