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和陆总心中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
歼12的机身设计,在气动布局上堪称优秀,甚至颇具前瞻性。
然而,受限于时代,其建造所使用的航空材料,强度和耐疲劳性都远达不到搭载,涡扇-10改,这种大推力发动机的要求。
短时间的测试飞行,或许还能勉强支撑。
但一旦进行高强度机动,或者长时间超音速飞行,机体结构很可能在巨大的过载和应力下,发生灾难性的解体。
这就像给一辆普通的自行车装上了摩托车的引擎,跑得快是快了,但随时可能散架。
时间,在紧张的攻关中又过去了半个月。
这一日,320厂一间临时改造的材料分析实验室内。
周宇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实验台上,一个刚刚冷却的微小物体——那是一块仅指甲盖大小,却闪烁着奇异金属光泽的暗银色晶体。
就是它了。
这半个月,他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材料学的研究和推演中。
结合系统深处存储的,超越这个时代的材料配方和制备理论,进行了无数次模拟和尝试。
眼前这块看似不起眼的晶体,正是他找到的,能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制备出来,并且强度,韧性,耐高温性能都远超当前航空铝材的新型合金的关键样品。
“歼12的未来,就靠它了。”周宇喃喃自语,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有了它作为结构加强的关键材料,机身强度不足的致命缺陷,将迎刃而解。
他立刻将这枚珍贵的晶体样品放入保护盒中,快步冲出实验室,直奔陆总设计师的办公室。
刚走到半路,迎面就遇上了陈可心。
“周院士。”
陈可心拦住了他,语气依旧平淡,但眼神似乎比之前多了一丝探究,“提醒您一下,与毛熊国的交流会,五天后正式开始。”
“黄部长前几天联系过你几次,你这边一直没回应。”
交流会。
周宇这才想起这件事。
这半个月他完全沉浸在材料攻关中,几乎与外界隔绝,确实忽略了黄部长的通讯。
“我知道了。”
周宇点了点头,扬了扬手中的保护盒,脸上是难以抑制的兴奋,“等我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陆总。”
“然后,我们就准备出发,去蜂巢,会会那帮毛熊专家。”
这一次,他有足够的底气,该让那些傲慢的毛熊见识一下华夏真正的力量了。
陆总设计师的办公室。
周宇没有废话,直接将装着那枚暗银色晶体的保护盒,放在了陆总面前。
“陆总,看看这个。”
陆总疑惑地打开盒子,看到那枚小小的,闪烁着奇特光泽的晶体,眼中闪过一丝不解。
“这是……”
“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样品。”
周宇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它的强度远超现有的航空铝合金,而且重量极轻。”
“用它来制造或者加强歼12的关键结构部件,机身强度不足的问题,将彻底解决。”
碳纤维。
陆总的眼睛瞬间瞪圆了,呼吸都急促起来。
这个名词他并不陌生,国外早有相关的研究和初步应用,其优异的性能简直是为航空航天量身定做。
如果能用上这东西……歼12何止是重生,简直是脱胎换骨。
然而,狂喜仅仅持续了数秒,便被残酷的现实浇灭。
陆总脸上的兴奋迅速褪去,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
“碳纤维……好东西啊。可惜,这方面的技术,国外对我们封锁得死死的。”
“我们国内的基础研究几乎一片空白,想批量生产稳定可靠的军用级碳纤维,难于登天啊。”
这正是当前华夏航空工业,面临的无数卡脖子难题之一,空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却受限于材料和工艺,无法实现。
看着陆总失落的神情,周宇却笑了:“陆总,您说的没错,技术封锁确实存在。但是……”
他顿了顿,迎着陆总疑惑的目光,平静地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制造军用级碳纤维的核心工艺流程,我了解。”
“后续,我们可以自己建立生产线。”
这话一出,陆总直接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周宇。
了解核心工艺?
还要自己建生产线?这……这怎么可能?
周宇知道对方的疑虑。
他并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补充了一句:“前……咳,我在一些内部资料上,详细研究过这方面的技术,甚至参与过相关的工艺改进验证。”
军用碳纤维在前世战斗机上的广泛应用,他再熟悉不过了。
陆总看着周宇那平静却异常笃定的眼神,心中翻江倒海。
理智告诉他这几乎不可能,但眼前这个年轻人,创造的奇迹实在太多了。
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问出“你怎么可能知道”这种话。
“我……知道了。”
陆总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敢确信的微弱希望。
周宇见状,也不再多言。
有些事情无需解释,事实会证明一切。
他简单交代了几句,关于样品后续分析测试的要点,便起身告辞,准备前往蜂巢实验室,迎接即将到来的交流会。
留下陆总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对着那枚小小的晶体,久久失神。
蜂巢实验室。
一间专门布置出来,用于技术交流的会议室内。
毛熊国专家交流团的成员们,以亚历山大为首,正姿态随意地翻看着面前桌上,摆放的一些华夏方面提供的武器设计图纸和资料。
这些资料经过精心筛选,展示了部分基础武器的改进成果,但核心机密并未涉及。
然而,即便如此,亚历山大和他身边的几位毛熊专家,脸上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轻蔑之色。
他们甚至旁若无人地用俄语低声交谈着,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嗤笑。
“……结构陈旧,设计思路还停留在十年前。”
“材料性能太差,这种东西也能叫新武器?”
“看来,华夏同志们还是更适合在广阔的土地上深耕农业嘛,哈哈哈……”
虽然大多数华夏院士和专家听不懂俄语,但对方那轻蔑的眼神和嘲讽的姿态,却是再明显不过的羞辱。
在场的华夏人员无不脸色铁青,胸中怒火翻腾。
几位性格火爆的老专家差点当场拍案而起。
主持会议的一位华夏高层强忍着怒气,用相对委婉的语气提醒对方注意言辞。
亚历山大这才仿佛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脸上露出一个毫无诚意的笑容,用中文说道:“哦,非常抱歉,我们只是在进行一些内部的技术探讨,无意冒犯。”
“可能我们对先进的定义,有些不同。”
这番话,更是火上浇油。
道歉之后,亚历山大却话锋一转,拍了拍手。
他身后一位助手,立刻从一个金属箱子里,取出了一把造型奇特的枪支,放在了会议桌中央。
这把枪通体黝黑,枪管显得异常粗短。
枪托部分则是一个硕大的,连接着电线的装置,整体看起来充满了科幻感,与在场所有人认知的常规枪械截然不同。
亚历山大指着这把怪枪,脸上带着一种炫耀式的得意,环视着目瞪口呆的华夏众人,缓缓说道:“各位,看看这个。这,才是代表着未来单兵武器发展方向的东西。”
“跟它比起来,你们刚才展示的那些……只能算是烧火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