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苒微微转过头来,目光柔和,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看向了杨盈。
杨苒轻声说道:“阿盈,战争的残酷,远远超出了你所能想象的范围。”
恍若人间炼狱的场景,无数人血肉横飞……
战场的残酷,只有你想不到。
此时,杨苒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仿佛看到了那战火纷飞的战场,以及无数流离失所的人们。
杨苒不禁喃喃自语道:“和平与战争,往往只在当权者的一念之间决定。”
杨盈紧紧拉住杨苒的衣袖,眼中满是担忧之色,颤声说道:“皇姑姑,可是,我真的很担心你此去安国会遭遇到危险,万一出了什么事,可如何是好?”
杨苒并没有丝毫想要收回目光的意思,她依旧直直地凝视着远方,缓缓开口说道:“阿盈啊,你猜猜看,那些英勇无畏的将士们,当他们毅然决然地站立在那片黄沙漫天的战场上时,他们的内心深处,到底会不会感到恐惧呢?”
杨盈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轻轻地点了点头,略带猜测的说道:“嗯……我觉得,或许,他们也是会害怕的吧。”
听到杨盈的回答,杨苒转过头来,将目光牢牢地锁定在了杨盈的身上,肯定地说:“没错,阿盈,他们自然也是会害怕的。毕竟,面对生死存亡之际,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毫无畏惧呢?”
稍作停顿之后,杨苒继续感慨万分地说道:“然而,即便心中充满了恐惧,但他们依然选择挺身而出。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卫家园、守护亲人的重任。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他们鼓足了勇气,勇往直前。他们清楚地知道,一旦踏上战场,便是九死一生。但是,为了身后千千万万的无辜百姓,以及自己深爱的家人们,他们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
说到这里,杨苒不禁提高了声调,情绪显得有些激动起来:“这些忠勇之士,为了我们伟大的梧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令人痛心的是,他们当中许多人的英灵在战后所能得到的抚恤金,竟然仅仅只有微不足道的一贯钱而已。这怎么能不让人心寒!”
杨苒语重心长地对杨盈叮嘱道:“所以,阿盈啊,作为一国之君,一定要亲近贤能之士,远离奸佞小人;要时刻心怀国家与民众,忧虑国事民生,切不可只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行事。只有真正做到以民为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担忧老百姓的所忧所患,才能赢得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拥护与敬爱。”
“忧民之忧,思民之思 。你把百姓们放在了心里头 ,百姓们才会将你高高的捧起。”
“百姓如果是水,那么,君王便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空中炸响,让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宁远舟紧紧地盯着杨苒,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他的内心感慨万千:若圣上能有殿下如此的心怀,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半,天门关一战,他们梧国又怎会损失那么多英勇无畏的将士?
六道堂的那些弟兄们,也不会……想着想着,宁远舟沉浸在那场惨烈战役的悲痛里。
下边的钱昭仰起头,目光直直地望向屋顶上方的杨苒。
只见她身姿挺拔地站立在那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杨苒那与生俱来的贵胄之气,使得她整个人显得格外高贵典雅、仪态万千。
钱昭心中暗自思忖:与圣上相比,殿下更像是一位真正的君王!她不仅有着宽广的胸怀和睿智的头脑,而且能够深刻理解百姓的疾苦和需求。
这样的品质,在皇室之中,实在是难能可贵。
而此时,那个自认为没多少文化的孙朗,也不禁被杨苒所讲述的这番道理深深打动。
孙朗挠了挠头,看着杨苒的身影,憨厚地笑了:殿下,我孙朗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你讲的这些东西,我觉得句句在理,真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啦!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杜长使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他的眼眶泛红,声音略带哽咽:“殿下……”
他承认,之前是他说话太大声了些。
他曾经看不惯云贵嫔受宠于后宫,先帝更是对明月公主比对自己的亲生子女——也就是如今的圣上还要上心。
甚至在出行前,还觉得明月公主只是一个花瓶。
可现在想来,倒是他先入为主,对殿下带了偏见了。
今日听到殿下所言,才知道,美貌只是殿下微不足道的优点。比起殿下的样貌,她的这般心境,才是让人敬佩的地方。
想着,杜长使深深地向杨苒鞠了一躬,表示自己内心的敬意和愧疚之情。
元禄房间里,柴明一脸紧张地将解药喂入元禄口中。
片刻后,元禄悠悠转醒,他强撑着身体,抱紧那已被打开的锦盒,步履蹒跚跟着柴明一起走了过来,然后,他们刚好听见了杨苒的这番话。
“殿下!”元禄走近了一些。
柴明不敢有丝毫怠慢,紧紧跟随着元禄。
只见此时的后院中,众人皆已聚集在此。
于十三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长衫翩然而至,仿若一只高贵优雅的花孔雀般,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地引人注目。
他身姿挺拔如松,面若冠玉,剑眉星目,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似有若无的微笑。
任如意则双手抱臂,斜倚在一旁的栏杆上,美眸凝视着房顶上的杨苒,眼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欣赏之意,仿佛那满满的赞赏就要从眼眶中溢出来一般。
真不愧是她看中的人,模样好,性子好,品行好。
“皇姑姑。”杨盈轻声呼唤道,此刻她已止住了哭泣,但眼眶依旧微红,令人心生怜惜。
“阿盈啊,你来瞧瞧他们。”杨苒伸出手指,朝着下方的钱昭和其他使团成员示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