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茹放下饭盒准备起身,却被贾建设挥手制止。”你继续吃,我去看看,免得说我这个经理不尽责。”他冲她眨了下眼,便转身出门。
---
“嫂子,当心脚下。”贾建设笑着提醒秦淮茹。
刚出门口,他险些与飞奔而来的秦淮茹撞个满怀。
见她为避开突然出来的自己而失去平衡,他迅速出手扶住了她,避免她摔倒在旁边的木箱上。
待稳住身形后,他才出言叮嘱:“小心点。”
然而,秦淮茹并未留意他的提醒,只因躲避突如其来的身影,身体已偏向一侧。
或许是太过慌乱,未能及时控制住自己,眼看木箱的尖角逼近脸颊,此时再抬手遮挡已无济于事。
那一刻,她满心绝望:“完了,千万别伤到脸。”幸运的是,随即有人将她拉住,她双腿一软,浑身仍残留余悸。
贾建设提醒过后,便见到秦淮茹嘴里喃喃着“还好”,同时轻拍自己饱满的胸口,目光略显波动。
待数十秒过去,她那惊魂未定的模样才逐渐平息。
贾建设始终微笑着注视着秦淮茹,耐心等待她恢复平静。
只是在瞥见她拍胸动作的一瞬,嘴角的笑容微微错位,但随即恢复正常。
望着眼前的秦淮茹,相较初次到访四合院时的样貌已焕然一新,贾建设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世上本无丑女,只有懒女。
更何况,秦淮茹原本就颇具姿色。
自搬入陈雪茹家中,她受其影响也开始注重仪容装扮,只是脸上很少使用化妆品,顶多抹些口红或胭脂之类的。
至于具体叫法,贾建设并不清楚。
穿上陈雪茹精心为她挑选的衣裳后,整个人仿若换了一个人般令人眼前一亮。
虽不及陈雪茹那般出众,却也足以称得上惊艳,大约相当于85分与90分的区别。
有一次,贾建设无意间听陈雪茹提及,秦淮茹每逢假期回家都会换回旧日衣物。
据陈雪茹所述,这是因秦淮茹担心遭到贾张氏母子误解,所以不敢刻意修饰。
而每次返家后,秦淮茹似乎都心事重重,无论陈雪茹如何询问,她都缄默不语。
对此,贾建设并无探究之意,仅当作闲谈,不再深究。
陈雪茹见状,亦未再提起此事。
感慨完毕后,贾建设注意到秦淮茹神情渐缓,于是再度温和地开口说道:“嫂子,下次小心些。”
“刚才是你在扶我?哦,原来是建设哥,你什么时候来的?”
秦淮茹稍稍清醒便听见身旁有人搭话,意识到正是此人方才出手相助,正欲转身致谢时,却发现是自家小叔子贾建设。
由于先前并未察觉他来到绸缎庄,此刻认出身份后难免满心疑惑,脱口问道。
贾建设望着秦淮茹充满好奇的脸庞,心中暗笑。
想到门外还有顾客 ** ,贾建设意识到此刻不宜多言,只能略显无奈地提醒秦淮茹:
\"嫂子,不是说有顾客在外头 ** 吗?怎么不急了?\"
秦淮茹正好奇地打量着贾建设,却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忘了正事,急忙说道:\"对啊,差点把这事忘了,我去叫雪茹!\"
秦淮茹边说边绕过贾建设朝办公室走去,贾建设顿时感到几分尴尬,心想自己这经理确实如陈雪茹所说,是个摆设。
连秦淮茹都打算绕过他去找陈雪茹。
贾建设虽感无奈,但还是伸手拦住了秦淮茹,带着几分尴尬解释道:\"嫂子,不用找雪茹了,我去就行。”
\"可你……\"秦淮茹本想反驳,但想到贾建设平时对绸缎庄事务不上心,便犹豫了。
贾建设深吸一口气,决心借此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于是坚定地说:\"嫂子放心,今天就让大家看看我的本事,走!\"
说完,贾建设毫不犹豫地迈步向外走去,没给秦淮茹任何反驳的机会。
\"厉害\"
秦淮茹刚要开口,见贾建设说完话便快步离开,只好将到嘴边的话咽下,紧跟其后。
从办公室到店铺的路上,秦淮茹目光追随着前方引路的贾建设,心中涌起无数思绪。
她并非觉得贾建设无法解决问题,相反,她认为他是能人,任何难题在他面前都不成问题。
然而,陈雪茹总告诉她贾建设怕麻烦,不愿处理琐事。
因此,当遇到这类事时,她不想让他为难,担心他会不悦。
作为改变她生活的叔辈,秦淮茹内心深处对他充满感激。
他曾助她解决困扰全家一年的户口问题,并为她找到理想工作。
没有他,她或许还在院里洗衣,或听婆婆数落她是吃闲饭的。
更不可能结识每日谈心的雪茹。
除了感激,秦淮茹对贾建设还有些难以言喻的情感,她也说不清这究竟是什么。
一路上,她默默思索着这些心事。
来到小门前时,一个愤怒夹杂嘲讽的声音响起:“你们绸缎庄到底行不行?这么大铺子这么久拿不出让人满意的布料做衣裳,干脆别开店了!”
贾建设刚进铺子便看见一位四五十岁的妇人用手指着裁缝刘师傅冷嘲热讽:“你们绸缎庄到底行不行?这么大的铺子这么久都没拿出称心的布料做衣裳,我看你们还是关门吧。”
妇人说完后,边上看起来二十多岁、似她女儿的年轻女子满脸尴尬地拉扯她,急切劝道:“妈,别这样,这么多人看着呢。”
但妇人全然不顾女儿的拉扯和劝阻,依旧恶狠狠地盯着赔笑的刘师傅,等待他的回应。
刘师傅看着这对母女,苦笑着回想起事情缘由。
这位妇人姓沈,没提名字,旁边的是她女儿,名叫吕 ** 。
今日沈大妈是来替女儿吕 ** 选购布料做嫁衣的。
沈大妈坚持要为女儿买一套西式婚纱,可这家绸缎庄从未做过这类婚纱,连相关布料都没有。
她却不依不饶,威胁要毁掉绸缎庄的名声。
刘师傅无奈,只能不断赔笑解释,但她充耳不闻,女儿在一旁劝她也没用。
店里的其他客人看不下去,建议她换一家试试,却被她呵斥。
事情就这样僵持着,刘师傅一脸愁容,毫无应对之策。
这时,他默默祈祷,希望处事圆滑的陈雪茹能出面帮忙解决问题。
否则,他真的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就在这时,贾建设缓缓走到这对母女面前,面带微笑地自我介绍:“您好,我是这里的经理,名叫贾建设。”吕**连忙回应,还悄悄拉了拉母亲,示意她收敛一些。
然而,沈大妈毫不理会,见到管事的来了,立刻大声嚷嚷,要求处理问题。
贾建设始终微笑以对,毕竟在他开酒楼时,什么样的顾客没见过?他虽没完全弄清事情原委,但从沈大妈的表现推测,大概是一场误会。
贾建设先安抚二人情绪,表明一定会妥善解决。
待对方稍显平静后,他进一步表示,需要先了解具体情况,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见对方点头应允,贾建设这才转向身旁的刘师傅,询问事情原委。
刘师傅絮絮叨叨讲了几分钟,贾建设才弄清事情始末。
思索片刻后,贾建设已有应对之策。
毕竟这些不过是琐事,众人切莫轻视他曾为酒楼老板的经历。
尽管贾建设仅用两分钟便平息了纷争,刘师傅仍心存疑虑。
他平日里从不过问绸缎庄事务,对贾建设在小酒馆的表现也一无所知。
但此时情势紧迫,他只能压下忧虑,期待贾建设妥善处置此事,目光中却难掩质疑。
贾建设并未在意刘师傅的眼神,转而对随行的秦淮茹微笑道:“嫂子,劳烦你去柜台拿支笔和两张纸来。”
秦淮茹紧跟其后,心中所想却与刘师傅截然不同。
自打贾建设助她解决户口与工作,她便对他充满盲目信任。
听闻此言,她立刻快步前往柜台,不一会儿便取回所需物品交予贾建设。
贾建设接过纸笔,未及向秦淮茹或刘师傅说明方案,便转身面对等待解决的沈大妈与吕**,笑道:
“我已知晓事情缘由。
沈阿姨是想为吕同志购买婚纱,但店里并无存货,因而不满,对吧?”
吕**闻言,歉意地朝贾建设点头。
身旁的沈大妈却不以为然,笃定地说:
“确是如此。
既然你明白,那就说说如何解决吧。”
贾建设闻言并未争辩是非,而是笑着点头回应:“沈阿姨欲为吕同志购得婚纱,我既来此,便是为了化解难题。”
话音刚落,见沈大妈母女均点头认同,他继续说道:
沈大妈忽然提起话题:\"建设,你们知道婚纱长啥样吗?\"吕**也跟着疑惑地摇头。
性急的沈大妈立刻催促道:\"我只听说好看,你要是有就快拿出来给我瞧瞧。”
贾建设心中暗喜,事情按他的预想进行着。
他笑着对母女俩说道:\"虽没有实物,但我可以画出来让你们看看样式。”
沈大妈母女刚听到没婚纱时略有失落,但得知能通过画了解,便对婚纱的模样充满期待。
吕**还算克制,而沈大妈已迫不及待地催促贾建设速速作画。
建设是位厨师,因雕刻菜品需具备绘画基础,尤其年轻时曾专门学习过绘画。
因此绘制一张不算复杂的婚纱图并非难事。
他立即在纸上勾勒出一件较为现代的婚纱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