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财不露白”,他这么做自然也有私心。
活羊珍贵,别说羊肉,就连猪肉都难得吃到。
再说,作为自己人,贾建设也是他的靠山,背后自有关系网。
没多久,就接到不少老朋友的来电,有肉当然要共享。
以贾建设的地位,一个人怎能吃得完?岂不是会“撑坏”?
忙碌半天后,巴尔特夫妇被安置到老爷子家。
莎拉波娃无处可去,只好暂时住在从片儿爷那里买的小院里。
安排妥当后,贾建设返回轧钢厂还车。
刚回厂,就被杨政民的秘书叫去了民兵连。
民兵连平日少用,仅在重要会议时启用,不曾想几只羊竟引发如此重视。
幸好莎拉波娃带来的东西得以保存,巴尔特的大包牛肉干和奶块未被发现,否则也难逃一劫。
他们不敢动莎拉波娃的东西,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时大多数人仍视毛熊国为“老大哥”,即便两国关系紧张,普通民众并不知情。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拉来的羊吸引,这才保住了那些珍贵物品。
贾建设并非糊涂之人,在众人面前拉羊,即使后台强硬,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但他不过是想争口气罢了,对这点羊肉毫不在意。
贾建设来到轧钢厂,刚进门就被杨政民迎了进去。”建设,你来得正好,这几只羊闹得沸沸扬扬的,我这电话就没断过。”杨政民笑着抱怨。
屋内只有三个人:杨政民、李民富和徐老爷子。
他们都是贾建设在厂里的支持者。
“没想到巴尔特送的礼物这么重,早知道我就直接回家卸车了。”贾建设坐在下首位置,半开玩笑地说。
李民富假装敲了贾建设几下,“你可别被人举报投机倒把。”
李民富心里有些不满,觉得这事儿应该是他主导的,如今却被杨政民抢了先机。
杨政民认真地看着贾建设问:“你觉得这事怎么办?”
徐老爷子摆摆手,“建设,有话直说,咱们可以全拿回去。”
其实徐老爷子心里希望贾建设不要表现得太贪婪,毕竟这个干孙子年纪轻轻就已经很成功了。
舍得,有舍才有得,他期待对方能理解这一点。
这也算是一种小小的考验。
“我的想法?我没什么意见,留点给我就行。”贾建设从容地说。
食物他不缺,但心里憋着一口气,这羊肉他一定要分到。
他并不贪心,毕竟有个金手指在,只要不过分就好。
在当下,这六只羊并非寻常之物,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的人无法体会它们的珍贵。
表面上,这几只羊是别人赠予贾建设的,但实际上远比这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集体。
不管最终如何分配,有老爷子在,贾建设相信自己不会吃亏。
杨政民他们也不是糊涂人,即便带走羊,也会付钱作为补偿。
如今轧钢厂不缺钱,缺的是物资。
钢厂每月定量供应有限,突然多了这么多额外的羊,能派上不少用场。
其实不给贾建设钱,直接送他羊,他反而更开心。
有些东西金钱换不来,尤其是人情,在关键时刻意义重大。
不是有人说过吗?
江湖不是暴力,而是人情世故。
对此,他深表认同。
李民富本打算给贾建设使个眼色,担心他被这份厚礼冲昏头脑。
幸好,贾建设一如既往地保持理智和沉稳,没有做出什么异常举动,表情也无不满之意。
李民富暗暗点头,颇为满意。
贾建设话音刚落,李民富满意了,另两人也笑了起来。
三人互视一眼,心中均对贾建设的气度表示赞赏。
最终商议后,贾建设牵着两只羊离开轧钢厂。
厂里特意放了几天假,让他外出避风头,顺便招待客人。
贾建设料到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平静,即便杨政民已出面化解大部分矛盾,仍会有一些棘手人物。
他懒得多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推着自行车,哼着小曲,准备先去看看莎拉波娃。
晚些时候,贾建设计划带着巴尔特夫妇外出用餐。
他难得获得了带薪假期,这让他感到十分开心。
除了负责牵引的两只羊,他还收到一个厚实的信封作为奖励。
尽管工厂提供了这笔资金,他内心仍有些抵触,但最终还是接受了,毕竟可以用这段时间好好陪伴家人。
厂里剩余的五只羊已妥善分配:他分得一只,李民富和徐老各一只。
另外两只,一只供给单位食堂,另一只则用于招待食堂,供关系户及上级领导享用。
这样的安排旨在缓和同事们的情绪,同时增进各方关系。
当食堂即将供应羊肉的消息传出后,轧钢厂内一片沸腾。
许久未尝过肉味的工友们对此充满期待,他们并不关心具体花费多少,只盼望着能品尝到鲜美的羊肉。
大家纷纷称赞贾建设是个大方的人,换作自己,绝对舍不得将羊贡献出来,即便给予补偿也不情愿。
“亲爱的贾,你终于回来了!”莎拉波娃在屋内等待已久,见到贾建设归来立刻兴奋地跑向院子迎接。
她一路上都在急切盼望这一刻,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刚见面时她还能克制情绪,但此刻再也按捺不住激动,想要向贾建设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
“莎拉波娃,我们先进屋再说吧。”贾建设把羊安顿好后,笑着牵起这位远道而来的女子步入室内。
“贾,我想你了。”一进屋,莎拉波娃便投入贾建设怀中。
“哈哈,我也想你了。”贾建设同样抱紧对方,两人暂时无言,只是静静享受着重逢的喜悦。
过了一会儿,莎拉波娃的情绪渐渐平复,两人坐下聊天,分享这一年来各自的经历。
大部分话都是莎拉波娃在讲述,贾建设只是偶尔回应几句。
看着她兴奋的模样,贾建设心中泛起一丝柔情。
这个傻女人啊,竟然真的不远千里来看他。
他深知从边境过来有多不容易,尤其是现在两国关系紧张,毛熊国人要来龙国更是艰难。
更何况莎拉波娃那边还在“大杀器”附近,这样的行程无疑更加复杂。
他实在难以想象,这个傻女人究竟克服了多少困难,才得以坐在他面前。
“贾,你收到我带的东西了吗?”莎拉波娃忽然问道。
“还没呢,东西放家里了,等回去再看!”之前时间太紧,贾建设根本没有机会细看。
“其中一个箱子里有我特意为你准备的礼物,你一个人的时候再打开。”莎拉波娃似乎想到什么,脸微微发红,有些不好意思。
贾建设好奇心被勾起,能让毛熊人都害羞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但他没有追问,毕竟未知才有惊喜,还是留到回去再看吧。
“时间不早了,中午就在我们这儿吃饭,我去接巴恩克他们。”现在已经十二点了,估计巴恩克他们也该饿了。
贾建设刚出门口,就听见莎拉波娃已经在厨房忙碌。
等到他带着巴尔特和琪琪格回来,饭菜已经摆好。
贾建设让三人先休息,自己则钻进厨房准备午饭。
不一会儿,炖肉的香气弥漫整个院子。
今天的午餐格外丰盛,除了常规的肉类菜肴,他还特意从系统里取出几种海鲜。
巴尔特夫妇和莎拉波娃从未尝过海鲜,见到大螃蟹、大虾等新鲜食材时,都露出惊讶之色。
或许有人会疑惑,巴尔特夫妇生活在大草原,没见过海鲜尚能理解。
但莎拉波娃是外国人,难道也没吃过海鲜?
实际上,当时的毛熊国物资匮乏的情况,与龙国相差无几。
他们国家同样有海鲜,但多集中于沿海地带。
对来自东伯利亚的莎拉波娃来说,没尝过海鲜并不奇怪。
即便是在普通家庭中,这里的居民别说海鲜,就连水果也难得享用,只有过年时能分到些许。
他们的生活远不及国内优渥。
饭桌上,巴尔特夫妇与莎拉波娃除了初次品尝的海鲜,其余更偏爱贾建设制作的素菜。
大家都认为这是最可口的一餐,连连称赞贾建设的手艺。
莎拉波娃感到惊讶,一直以为他是龙国人中的特别存在。
不曾想,贾建设不仅擅长烹饪,还能做出如此美味的菜肴,这让她觉得他是个无可挑剔的人。
饭后,贾建设带着巴尔特夫妇前往老爷子家。
他们长途跋涉而来,先让两人休整一天更为妥当。
这几日奔波劳累,巴尔特夫妇一到便回房歇息。
待贾建设返回,莎拉波娃已打着哈欠。
尽管疲惫,她仍希望依偎在贾建设怀中入眠,因此坚持等待。
相比巴尔特夫妇,莎拉波娃多走了许多日程,自然更加疲惫。
面对她的请求,贾建设欣然允诺。
心疼她的劳累,他仅是安静地拥她入眠,未有任何逾矩之举。
两人一夜好眠至傍晚,醒来后莎拉波娃神采奕奕。
这对久别重逢的情侣精力充沛,自然难掩 ** 。
一番缠绵后,夜幕降临。
中午已同巴尔特约定,晚上他们自行用餐,于是贾建设和莎拉波娃共进晚餐。
中午剩有菜肴,贾建设只将它们加热处理。
“亲爱的,这次前来,我决定不回去了。”莎拉波娃放下筷子,坦露心意。
这也是她含蓄地向贾建设表露情感。
即便再大方的女子,做出这样的举动也会羞涩,即使是毛熊国的女性亦不例外。
此刻,莎拉波娃脸颊泛红,神情略显紧张。
“你不去家了吗?那你的家人呢?”贾建设愣住了。
莎拉波娃想留下,他并不反对,但有些事情还是得弄明白。
否则万一哪天她家人找上门来,指责他拐骗人口,那可真是麻烦至极。
“我爷爷同意了,只是说几年得回去一趟。”
想到年迈的爷爷,莎拉波娃心情有些沉重。
从小到大,最疼爱她的人是爷爷,如今爷爷已年迈,未来能见面的机会怕是不多了。
她忽然觉得自己有些自私,不知追逐幸福的选择是否正确。
可既然已经来到这里,无论对错,她只能坚持下去。
如今想要放弃,根本不可能。
---
接连几天,贾建设陪着莎拉波娃和巴尔特夫妇几乎走遍了燕京城,让他们大开眼界。
其实贾建设自己也没怎么好好游览过这座城市。
尽管来到这个时代已有七年,但他一直没抽出时间去转悠,许多知名景点都没去过。
当然,穿越前他作为老燕京人,确实去过不少地方。
但此时很多事物已与后来不同,许多地方未受破坏,古韵犹存。
毕竟大探索时期毁了不少古迹,即使修复,也难以恢复原貌。
一个流传千年,一个后世仿建,孰优孰劣,无需多言。
虽说是古香古色,但很多地方缺乏修缮,显得老旧甚至破败。
贾建设也说不出哪里更好。
这样的景致对他来说不过图个新鲜,但对莎拉波娃三人而言却显得壮丽非凡。
原本假期昨天就该结束,但今天是周末,贾建设又能多陪他们一天。
昨晚爬了长城,今天打算放松些,他决定带他们逛逛李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