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以为自己是旁观者清,但除了对许大茂的看法准确外,其余多数判断均有偏差。
许大茂的未来早已注定。
从表面上看,轧钢厂真正的掌权者似乎既非李民富,也非嗓门最大的聂磊,而是这群老谋深算的“墙头草”。
这种格局,颇似港台剧中那些社团里的话事人,表面上他们是龙头,实际上背后的元老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真是有趣得很!
各方势力正紧张筹备,各路人马陆续登场,连评委与围观群众也都各自就位。
至于冲突何时爆发,目前尚无定论。
只是近几日,轧钢厂意外地平静,或许这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趁着这段闲暇时光,贾建设终于可以抽空处理自己的事务。
清晨,他再次来到杨政民家中。
如今杨政民处境不佳,上级特意嘱咐他在幕后多加照拂。
虽然家中经济状况远不及从前,但每月仍有工资和补贴,只是他还要不断接济他人,生活依旧拮据。
“建设,你怎么来了?快进来!”杨政民打开门便热情招呼。
“我不是说过很多次了吗?没事别来找我,免得拖累你。”杨政民见到贾建设又拎着大包小包,心中满是感激。
片刻后,厂长夫人和刚睡醒的萱萱也来到客厅。”萱萱,猜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贾建设晃动着手中的水果罐头说道。
“啊!桔子罐头!我最喜欢吃的!”萱萱欢呼着扑向罐头,双手紧紧抱住,像是怕被夺走一般。
忽然意识到什么,她警惕地转向父亲:“爸爸,这是建设哥哥给我的,你绝对不能送人!”话音未落,她已将罐头抱得更牢。
“放心吧,这是你的,没人能抢走。”厂长夫人笑着回应。
深夜时分,厂长夫人见到自家女儿守着食物的模样,忍不住瞪了丈夫一眼:“行吧,全归闺女,这事儿闹得,我倒成了坏人。”杨政民苦笑,“最近我送了不少东西出去,也是无奈之举。
虽然我现在不受重用,但总比很多人的日子强。
前几天我去探了几户人家,他们的生活苦不堪言,连饭都……”
杨政民话未说完,眼神已暗。
自从他领了工资和补贴后,那些东西几乎全都送了出去。
回来后,尽管厂长夫人没说什么,家里的生活却明显不如从前。
已经许久没尝过细粮的萱萱,此刻早已眼巴巴地盼着。
“厂长,若无要事,我就先行告退了。
日后有需,只管让人知会一声。”贾建设客气道。
深夜不便久留,说完便转身离去。
“建设这人,实在难得。”待人走后,厂长夫人翻开他带来的物品感慨。
实际上,贾建设并未带太多东西,不过是二十斤白面、些许肉、一些干木耳和蘑菇,还有几样小丫头喜欢的零食。
“哎呀!老杨,快来看看,是白面!”厂长夫人揭开袋子,发现竟是白面,不禁惊喜。
起初她还以为是玉米面,这二十斤白面已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细粮配额。
“白面?太好了!我们可以吃馒头啦!”萱萱听到后雀跃不已。
她已经好久没吃过馒头了,每天啃窝头让她苦不堪言,尤其蹲厕所时双腿酸麻。
“老杨,建设把细粮都送来了,他们家怎么办?”厂长夫人有些忧虑。
即便如今的生活较前些年有所改善,但大家的日子依旧紧巴。
特别是食品采购,市场上管控严格,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放心,建设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们只需铭记他的好意即可。”杨政民拥着妻子,望着这些物资微笑。
第二天,贾建设再次拜访了大领导家中。
如今大领导处比以往安静不少。
他最近轻松许多,暂时停职,据说将调往南方,也可能只是赋闲。
即便卸任,他的影响力依旧存在。
贾建设虽为副主任,不过在大领导面前只是个小角色。
他登门时无需如拜访杨政民般谨慎,因为杨家那些人瞧不上他这样的“小人物”。
\"别再盯着棋盘想了,建设把饭都做好了,快去洗手,该吃饭了。” 夫人见大领导仍沉浸于先前与贾建设对弈的棋局,不禁摇头说道。
\"哦,好,这就来,没想到建设棋艺进步如此之快!\"
\"一时疏忽,竟被他吞了我的大龙。” 大领导兴致勃勃地说。
\"行了,下午下到现在,还不够?先吃饭吧!\" 夫人皱眉道。
哪是一时疏忽?在他看来,老头子早已不是建设对手。
\"厉害,水煮鱼、肘子、米饭,还有韭黄炒鸡蛋。”
\"这时候,不知建设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些食材。”
大领导步入餐厅,见桌上菜肴惊讶不已:\"有好菜,总比没话说强。”
\"越是艰难时刻,越显建设本事,想想过去那几年。” 夫人自豪地说。
如今大领导无官职,昔日阿谀奉承者皆已散去。
能如贾建设这般依旧来访的,都是最亲近之人。
尤其这位年轻人是她最早发现的。
贾建设表现得越好,夫人越骄傲,这足以证明她的识人眼光。
\"是啊,一晃认识建设已有多年,时光飞逝。”
\"我还记得初次在轧钢厂食堂见到他的场景。” 大领导感叹道。
\"哈哈,领导还记得呀。”
\"我同样难忘您当年的风采!\"
贾建设端着最后一道菜走进来,恰好听见领导的感慨,便笑着说道。
领导和夫人早已让贾建设改口称他们为叔叔、婶婶,但他总觉得叫起来不自然,一直没改。
“还风度呢,他就是个老家伙。”
“建设,别忙活了,够吃了,过来一起吃吧。”
夫人接过话头,马上邀请贾建设一同用餐。
她觉得相比起职位和权力,一家人吃喝团聚才是最珍贵的。
近来虽然丈夫丢了职务,却多了陪伴家人的时间,这种闲适的日子很是难得。
尤其是领导停职后,整个人似乎轻松了许多,偶尔还会和她拌嘴,这让她想起了年轻时谈恋爱的日子。
“建设,看看我现在在家里的地位。”领导打趣道。
“哈哈,领导,我很羡慕你们的生活。”
“羡慕我们?”夫妻俩相视一笑……
“建设,最近过得如何?家里够吃吗?”
“以后不用再送东西了,外面检查得很严。”
尽管贾建设确实有能力搞到各种物资,但领导依然担忧他的处境。
他猜测这些物资可能是通过特殊渠道换来的,而这种行为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
“领导放心,我能保护好自己。”
“我家粮食充足,不用担心。”贾建设理解领导的顾虑,但无法透露自己有特别的资源,只能含糊其辞。
“小兔崽子,说得好像你有多厉害似的。”
“一点都不缺粮?那你是不是天天吃肉?”
夫人赶忙插话,其实是替浩云打抱不平,不想让丈夫多说什么。
“婶婶,您怎么知道我们家天天吃肉?我都还没敢说呢。”
贾建设摊摊手,似在说“这样的秘密都被您发现,我只好承认了”。
大领导笑着责备:“臭小子,行了,赶紧吃饭吧!越说越离谱。”贾建设性格沉稳,大领导觉得点到即止,无需多言。
吃完饭,贾建设便告辞离开。
今天他已陪了大领导整整一天,从下棋到做饭,确实耗费了不少精力。
看来以后该让何雨柱接手这份差事。
提到何雨柱,自然绕不开马敏。
近期,她所在的学校里有几位教师同样受到冲击。
这些教师如今无法继续教学,转而被分配去做清洁等杂务。
马敏目前负责一层办公楼的清扫工作。
相较原着中冉秋叶被安排打扫厕所的情况,马敏的现状还算不错。
冉秋叶因家庭出身问题,如今只能负责清理校园内的几个厕所。
这些厕所远非现代那种干净整洁的模样,而是简陋的水泥结构,由于年久失修,破损不堪。
孩子们使用时难以像成年人那样讲究卫生,因此这里的厕所实在又脏又臭。
即便是从小锦衣玉食的冉秋叶,也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更何况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更是难以忍受。
但冉秋叶别无选择,她的父母已被停职,全家生计全靠她微薄的薪水维持。
若她拒绝这份工作,一旦失去岗位,家人将如何生存?
冉秋叶的生活如此艰难,身为好友的马敏怎能坐视不理?说到两人成为闺蜜的过程,还有段趣事。
马敏比冉秋叶早几年进入学校任教。
初到时,马敏凭借出众的容貌被誉为小学部的“校花”。
不少单身男同事为了接近她,使出浑身解数展开追求。
然而,这位“校花”最终却被一位轧钢厂厨师抱得 ** 归,令众人心中充满遗憾。
没想到后来冉秋叶加入,填补了这一空缺。
马敏早已成家,自然不再是“校花”,而冉秋叶的到来则顺理成章地接替了她的位置,成为新一代的“校花”。
曾经被评为最美教师的马敏,一直清楚自己的地位。
即便已婚,女性对美貌的竞争依旧敏感。
因此,她对接替自己头衔的冉秋叶格外留意。
人们常说两个美丽女子难成挚友,但马敏与冉秋叶相处后,发现对方性格温和善良。
无需赘言,二人迅速成为无话不谈的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