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名额的事,不好意思,我已经安排好了。”
贾建设直接堵住了他们的嘴,他可不想再为这事烦恼。
至于告诉他们是何雨柱掌握着名额的事,还是算了。
毕竟何雨柱是他大舅哥,又不是外人。
到时候何雨柱要是被烦得没办法,肯定会来找他商量对策。
\"建设,我可以出钱。”三大爷迟疑片刻后说道。
\"三大爷,我不缺钱,也不需要额外的东西。”贾建设坚定地回应。
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拒绝就得干脆利落,否则只会无休止纠缠。
二大爷和三大爷听出了贾建设的坚决态度,明白事情没希望了。
\"建设,好不容易等你回来,一起喝一杯吧!\"何雨柱看得不耐烦,这些人总想占便宜,却从未考虑过别人的立场。
\"好,喝酒!\"贾建设端起酒杯。
被两位大爷这么一闹,一大爷也不好再提自己的事了。
\"一大爷,您找我是为了什么事?\"
易中海帮过何雨柱和何雨水不少忙,贾建设得给他几分薄面。
一大爷瞥了一眼二大爷和三大爷,叹了口气说:
\"建设,我想谈谈院里建小屋的事。”
\"这院子如今乱七八糟,哪还像四合院?\"
其实这事他来找贾建设也是无奈之举。
即便何雨柱名义上是大院负责人,但二大爷和三大爷若真不理他,他也毫无办法。
而贾建设不同,他是轧钢厂副厂长,院里许多住户都与钢厂有关,他的支持至关重要。
\"老易,你怎么能说不像四合院呢?\"三大爷对这个话题格外敏感。
\"多出来的两间小屋已经是意外收获,我绝不会放弃。”
\"没错,老易,你又没孩子,住着绰绰有余。”
\"我的两个儿子现在正住在那儿。”
\"难道你想让他们流落街头?\"二大爷语气直白。
他两个儿子好不容易有了容身之地,他怎会轻易放手?
\"可你们不能太自私,这是大家共同的地方啊!\"
—老大差点被气得不行,涨红了脸,大声说道:
“对,老易,你说得没错,这是大家的。”
“那我也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吧!”三大爷反驳道。
“没错,老易,这院子里建小院子的人不少。”
“特别是前院的那些,要是他们拆了,我就拆。”
二大爷也得意地附和。
只要他们俩老大一条心,老易就拿他们没办法。
至于贾建设,别看他职位很高,
但在大院里,哪怕是他也没资格训斥他们。
“你……你们……”老大急得说不出话,先看向何雨柱,又转向贾建设。
另外两位老大也将目光投向了贾建设。
何雨柱虽愤怒却也无计可施。
“今天的电视剧真不错,演的是桃园结义的故事。”
贾建设没理会他们,反而专注地看着电视里的剧情说。
他根本不想掺和这些事,说实话,这些事让他烦透了。
这顿酒喝到最后有点不欢而散的意思。
阎埠贵和刘海中联手,让易中海有些招架不住。
何雨柱虽然想帮忙,但对此也无能为力。
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大败下阵来。
至于贾建设,他只是暂住这里,不想过问大杂院里的琐事。
说实话,这大杂院里建不建小房子跟他没关系,又不是他的房子。
他可不傻,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他才不会做。
这次许大茂难得低调,只在一旁静静看着三位老大争执。
他现在明白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的道理了。
他之前失败不就是因为太张扬吗?
现在他懂得了闷声发大财才是正道。
至于别人在大院“九四零”盖不盖小房子,他才不管呢。
只要不影响他的生活就行。
这边事情一结束,贾建设和何雨柱便赶往招待食堂。
\"建设,你看这两个人选,你觉得该给谁?\"
\"要不给刘岚的弟弟一个机会吧。”
\"那个过继来的弟弟,也不安分。”
\"马华对这个便宜小舅子头疼得很呢。”
\"这事儿搁一边吧,老丈人这些年对马华不错,就盼着这个过继的儿子能延续刘家香火。” 每次想到刘海华,何雨柱就觉得头疼。
刘岚她爹从弟弟那儿过继来的这个儿子,着实让人操心。
事情是这样的。
刘岚的父母一直没生育男孩,这对老夫妻对唯一的女儿十分宠爱,但传宗接代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们。
尽管尝试多年仍未成功,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放弃了自己生育的想法。
然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无奈之下,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农村的弟弟家。
贾叔家境虽好,但儿子众多,生活压力大。
于是,城里哥哥提出过继一个儿子过去。
贾叔没犹豫便同意了,毕竟送去城里总比留在农村吃苦强。
名义上儿子成了侄子,但实际上关系变化不大。
就这样,三儿子刘海华被过继到了哥哥家。
自从来到城市,刘海华就没让马华夫妇省心过。
这孩子性格直爽,没什么心机,本性不坏,但这种性格却常惹麻烦。
马华夫妇为他费了不少心思,甚至托人安排他在国营饭店做临时工。
虽是临时工,但有吃有喝,也算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马华打算先让小舅子在饭店暂时工作。
他计划日后若有机会,便将小舅子调至轧钢厂食堂任职。
然而,他没料到小舅子刚上班两天就惹了麻烦。
因为饭店经理 ** 女服务员,小舅子愤而出手,三拳两脚便将经理送进医院。
刘海华并不知道,经理与那位女服务员早有私情。
这事本是双方自愿,饭店员工也都心照不宣,对他们的亲昵举动装作没看见。
但刘海华性格直率,不懂这些潜规则。
事情发生后,马华虽无奈但也无话可说。
他耐心劝导小舅子遇事需冷静,不可轻举妄动。
刘海华对姐夫颇为敬重,承诺下次会多加留意。
既然饭店待不下去,总不能让小舅子赋闲在家。
于是马华托人安排他在收购站做临时工。
收购站油水不少,也算不错的选择。
马华一直关注着小舅子的工作状况,担心他再次冲动行事。
这次刘海华表现良好,工作半月未生事端。
马华终于放下心来。
但没过几天,刘海华再次失控,不仅打了经理,连收购站站长也没放过。
原因是经理收货时短斤少两,令他难以忍受。
经理说话难听,他实在看不过去便冲动出手。
恰逢站长路过,而这位经理正是站长的小舅子。
作为姐夫,看到小舅子被打,站长自然愤怒,立刻上前助阵。
然而,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小舅子联手依旧败在刘海华手下,两人鼻青脸肿。
既然连站长和经理都吃了亏,工作自然难以继续。
马华对此无奈,虽知小舅子冲动之举不当,但出发点尚可理解。
可惜两份工作都遇到类似问题,马华一时不知如何安置他。
此前,马华为此特意带刘海华见了何雨柱,希望听取建议。
刘海华性格与何雨柱相似,尽管何雨柱看似随性,实则心思缜密,因此对刘海华颇有好感。
只是当时并无合适岗位。
后来刘海华的工作问题就此搁置,不久后青年们开始返城,工作机会愈发稀缺。
此次何雨柱拿到岗位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刘海华。
他打算将刘海华安排到食堂,有自己和马华照应,相信不会出乱子。
转眼到了七六年十月。
那天何雨柱提出将名额给刘海华时,贾建设并无异议。
名额既已决定,何雨柱有权自行分配。
至于另一个名额,何雨柱给了刘叔根的小儿子刘谦,今年刚满十八岁。
何雨柱此举算是回馈刘庄村对何诗雨的关照。
原本两人要分配到车间工作,经何雨柱疏通关系,最终都调入食堂。
如今他们已在食堂工作一个月有余,因何雨柱与马华的关系,两人工作得心应手。
刘海华和刘谦同年进厂,又同姓刘,难免被人调侃五百年前是一家。
二人同样来自农村,很快就成了朋友。
何雨柱与马华对此颇为欣慰,觉得两人能相互扶持、彼此督促。
何雨柱有意收刘谦为关门 ** ,而马华则想将刘海华收入门下。
然而,这引发了辈分争议——何雨柱不仅是马华的姐夫,更是他的师父,若正式拜师,刘海华岂非低了刘谦一辈?
起初刘海华并未在意,却被刘谦几番调侃后动了气。
其实,何雨柱本无意再收徒弟,只因刘家多年来对何诗雨的关照才答应此事。
况且,他作为姐夫教小舅子,也是老规矩。
“够了!这点小事至于吵吗?”何雨柱皱眉说道,“刘海华,别总惹事生非!刘谦,以后不许再拿辈分开玩笑,听见没有?”
即便升任主任,何雨柱仍喜欢留在后厨。
刘海华和刘谦再次因辈分争执起来,实则是刘谦在逗趣好友罢了。
面对这无休止的争吵,何雨柱终于忍不住呵斥。
“知道了。”刘谦低声道,显然对师父的严肃态度有所忌惮。
“嗯。”刘海华也略显忐忑。
不得不说,刘海华这种性格的人,连马华、刘岚甚至其父母都难以约束,却偏偏对何雨柱有些惧意。
每见到何雨柱,他总会感到一丝不安。
看来,这位“合院战神”的威名确实当之无愧。
刘海华和刘谦分别拜何雨柱和马华为师,做起厨师学徒并不轻松,每天都忙得叫苦连天。
贾建设闲暇时常去食堂,他喜欢拉着何雨柱躲一边抽烟,看着两个徒弟干活,总会想起自己学厨的经历。
不对,喜欢回忆的人是不是代表变老了?这几年何雨柱确实成熟不少,加之年纪增长,看起来更显老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