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明日到达咸阳!”
“遵命!”
楚国...
朝廷上下一片寂静,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忧虑。
秦国已经 ** 了五个国家,只剩下楚国孤悬一隅。
不用多想,秦国必然会发兵攻打楚国。
秦国兵强马壮,能人辈出,兵力远超楚国。
楚国有项燕,但秦国却有武安君白起、王翦、蒙骜,还有原赵国大将李牧、廉颇...
其他将领也不少,这场仗该怎么打?
更别说秦国还获得了兵魔神的帮助!
即便楚国选择固守城池,对方只要释放兵魔神,城墙就形同虚设,毫无抵抗之力!
楚怀王眉头紧锁,环视群臣。
“诸位爱卿,如今秦国得到兵魔神,实力大增,我们楚国该如何应对?”
朝堂之上,大臣们互相张望,无人开口。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楚国根本没有胜算,只能坐以待毙!
见此情景,楚怀王也感到无计可施,便转向大将军项燕。
“项将军,你有何建议?”
项燕一脸迷茫,但既然楚怀王点名询问,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
“臣愿与楚国共进退,一切听凭王上安排。”
打?拿什么打?
不过项燕早已做好与楚国共存亡的准备!
如果楚怀王决心殊死一搏,那他也绝不会退缩!
如果不打...那就不打了!
谁愿意去送死?
面对毫无胜算的对手,绝望才是唯一的感受...
其实项燕内心也倾向于投降,只是忠君爱国的思想让他无法付诸行动。
楚怀王若决定此事,必不会推辞。
他深深叹息,觉得项燕所言不过是空谈。
这真是听君一席话,却无实质建议。
他期望项燕提出解决之道,而非绕圈子。
最终,问题又回到他自己身上。
楚怀王虽有投降之意,但身为楚国之君,难以启齿。
只需众臣稍加劝导,他便能顺坡下驴。
“诸位爱卿,此事关乎楚国存亡及百姓安危!”
“望众卿齐心协力,献出良策,无论何法,寡人皆会采纳。”
为促使大臣开口,楚怀王特别强调不论何种方案。
这些大臣心思敏锐,怎会听不懂他的暗示?
楚怀王实有意投降,只是碍于颜面。
随即一位大臣站出:“禀告大王,秦军兵精将勇,若攻我楚国,不知又有多少百姓伤亡。”
“为将士,更为百姓,臣斗胆恳请大王归降秦国。”
“大胆!”
“刘卿,莫非欲使寡人遗臭万年?”
楚怀王假装愤怒,但神情并无怒意。
刘姓大臣随之配合。
“大王息怒!臣此举实为百姓着想,若再战,我楚国难敌秦军百万。”
“到时,不知多少百姓将遭劫难!”
“大王,为百姓,还请您忍辱负重!”
“先王定不会责怪您的!”
这话多么动听!
为了百姓!
有了这个理由,即便投降,楚怀王亦不会受损,百姓还会感恩。
毕竟人人都知与秦开战无胜算,投降则可保命。
楚怀王为百姓考虑选择投降,百姓并未受损,反能享受秦国政策,而楚怀王失去的只是王位,这样的决定自然让百姓心存感激。
“大王,刘大人所言极是,臣深表赞同。”
“臣亦赞同。”
“臣附议。”
“臣也同意。”
“大王,我们愿意承担逼您投降的名声,只盼您为百姓着想,早日归降秦国。”
楚怀王虽感失落,却更觉解脱。
多年来秦国像巨石压在他心头,如今做了决定,他终于可以放下忧虑,不再整日担忧楚国命运。
“诸位忠言良策,哀家……项将军,您怎么看?”
楚怀王再次看向项燕,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项燕长舒一口气,事实上,这个结果是最好的。
楚国虽难逃败局,但至少能保全大家性命。
“回禀大王,臣并无异议。”
楚怀王既已决意,项燕也表明态度。
“大王,臣以为越早归降越好。”
“若等秦军攻来再降,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然而我们主动归降,意义截然不同,秦国定会善待我们。”
楚怀王与众臣点头同意。
主动投降,可称仰慕秦国威名,愿归顺其下,既能使秦国颜面有光,也能让自身待遇优渥,避免清算,荣华富贵皆可得。
反之,若等到秦军压境才降,则与直接被灭无异,结局与其他国家相差无几。
楚怀王甚至暗自庆幸,幸亏楚国是最晚一个,否则不会有这般待遇。
决定后,楚怀王立即昭告天下准备投降之事,自然也要修饰一番,美言几句。
项将军,此次出使秦国,将由你亲自前往!”
项燕没有推辞,恭敬地拱手道:“请王上放心,臣必不负所托。”
“好,带上一些财物,明日启程!务必尽快!”
“诺!”
楚国动作迅速,赢天帝刚回秦国不久,项燕便带着一批财物来到咸阳。
他在秦国朝堂上表明楚国愿意投降,并呈上国书。
嬴政大喜,楚国的归顺意味着除了大汉国,他又多了一个无需刀兵相见就纳入版图的国家,天下即将统一!
嬴政当即承诺,楚怀王等贵族的余生荣华富贵无虞,并封项燕为秦国将军,爵位与李牧、廉颇相当,日后若建功立业还可晋升。
赢天帝也主动承担起接受楚国的任务。
此前,他已得知项燕的孙子项羽出生,未来的西楚霸王!更令人关注的是,项羽天生重瞳,嬴政想验证一下这是否是自己所熟知的那种特殊重瞳。
若是,那可真是意外之喜。
三日后,嬴政亲率十万大军与项燕一同前往楚国接收政权。
到达楚国后,他受到楚怀王热情接待,并顺利接过王印。
楚国百姓对这一变化似乎并无强烈反对,毕竟生活依旧安稳,未来也能享受秦国的政策,尤其赢天帝推行的科举制度,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自此,战国七雄时代终结,秦国一统天下。
……
“项将军,不知你可愿带本太子参观你的府邸?”
嬴政找到项燕,提出要到他家中看看。
项燕心中疑惑,他的家有什么值得看的?莫非嬴政别有用心?
但既然对方开口,他不便拒绝。
况且如今已是秦国臣子,嬴政应该不会为难他。
\"殿下,我的府邸怎能与您的相比。
既然殿下愿意光临寒舍,我深感荣幸!\"
\"殿下,请进!\"
既然想不明白,项燕也不再多虑,毕竟到了他家,赢天帝的来意自然就会揭晓。
项燕领着赢天帝回到了家中。
\"项将军,实不相瞒,我此次前来是想见见您的孙儿。\"
\"不知令孙现在何处?\"
没有见到项羽,赢天帝便直接问道。
听闻此言,项燕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他的孙儿项羽天生重瞳,乃圣人之兆!
难道此事触怒了赢天帝,让他起了杀心?
项燕慌忙跪地,恳切请求:\"殿下,我那孙儿刚出生不久,尚是个婴儿,请殿下饶他性命!\"
\"我可以保证,日后他定会对殿下及秦国忠心不二!\"
项燕的几个儿子面露疑色,显然也产生了误解。
赢天帝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放声大笑。
\"项将军,你以为我会因他天生圣人之名就痛下 ** ?\"
\"此事我早已知晓,若我真的要杀他,你以为他还可能活到今日?\"
此时,项燕等人方醒悟过来。
他们只是过于担忧,才误以为赢天帝有杀机。
赢天帝所言不虚,凭他的势力,确实无需在意一个项羽。
若他真想动手,又怎会亲自前来?
他有的是方法让项家一族无声无息地消失。
\"起来吧,我只是有个想法,想看看令孙是否值得培养!\"
\"若我的猜测无误,我定会全力栽培他!\"
项燕抹了抹额头的汗珠,背后已被冷汗浸湿。
刚才那一瞬,他在心中反复权衡,不知如何是好。
若赢天帝执意要杀项羽,他该如何应对?
然而思前想后,他始终找不到解决之道。
因为他深知,自己无力阻止…
项家终于明白赢天帝的真实意图后,心情放松了许多。
项燕长叹一声,让人抱来了项羽。
\"殿下,这就是我的孙子项羽!\"
项燕将项羽抱到怀里,递向赢天帝。
赢天帝笑着调侃:\"项将军该不会觉得本太子言而无信吧?\"
项燕哈哈大笑:\"殿下是当世无双之人,怎会做这般事?\"
赢天帝摇摇头,微笑着接过项羽。
项燕自豪地说:\"殿下,我这孙儿天生神力,将来必成猛将,为殿下征战四方,助秦国开疆拓土!\"
他无意中发现,孙子不仅有圣人之相,还天生神力,前途不可限量!
但赢天帝严肃地说:\"神力算不得什么,本太子更在意他的重瞳!\"
说完,赢天帝仔细观察项羽的眼睛,甚至动用了元神之力。
轰——
赢天帝不禁后退两步!
\"好强的力量!\"
\"果然如此,真的是重瞳!\"
\"殿下!\"
项燕赶忙上前:\"殿下,您没事吧!\"
赢天帝将项羽交还给项燕:\"本太子无碍,项将军,你真是教出了个好孙子!\"
\"可惜他生于世间,不过幸好遇到本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