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武临也得知汉军调动前往高阳。
汉军此行的目的不言而喻,必定是世家大族愿意提供粮草了。
他在考虑要不要采取行动,阻碍汉军获得物资。
但考虑了许多,还是决定放弃打劫皇甫嵩来之不易的粮食了。
汉军此事已经是置之死地的困境,逼迫的太紧对方可能会鱼死网破。
他手中仅仅有不足六千人,如果做出错误的决策,必然导致大军陷入死地。
“徐晃、崔贺、车环听令,你们三人带人前去与汉军对峙。
牵制对方主力即可,避免汉军乘机袭击我军。”
“其余人马随我离开此地,前往博陵西面的三十里处驻扎。”
武临选择此事带动人马,也会害怕皇甫嵩可能会向世家请求援兵。
届时,他们可能将会遭受两面夹击。
派出一部分人马盯住汉军主力。
其余人马从侧面接近对方,形成掎角之势。
至于劫粮,他是不敢冒险实施的,一个不慎将会使大战一触即发。
皇甫嵩接到敌军调动的消息,一瞬间暴怒起来要破口大骂。
可得知是三千人看住自己主力,其他人马则是驻扎在西面。
也清楚武临的用意,这是防备我军的援军袭击他们。
此举不仅威胁到我军出兵,还为自己准备好了后路。
“对方不敢袭击我军,也不会劫持粮草。
只是为了盯住大军主力,不让我等发兵进攻而已。
敌军大概率准备好逃往太行山了,诸位安心修整即可。”
“对方此举也是担心,袁绍袭击那些北上的百姓。
可真是大义无双,身为敌军也不得不钦佩对方的仁慈。”
制止住那些叫嚣着出兵的将领,也安排五千人出营接应袁绍。
其余人马按兵不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事。
双方的人马都保持默契,选择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的策略。
两军在静默的局势中,安安分分的度过了一天。
第二天,武临接到了牧马发出了消息。
据称他们已经带着百姓,准备渡过滱水,不日即将到达高阳。
武临知道袁绍的大军也即将到达高阳,也十分害怕双方狭路接触。
“命令胡达往北而上,前往唐县避开汉军。”
他最担心的就是汉军可能会攻击百姓。
希望皇甫嵩不会做出,令他无法回避的事情。
此时,袁绍带着五千人马将要抵达滱水。
北上的黄巾军的行踪,也传到了他的耳中。
“主公,贼军带着一群老幼妇孺距离我等不足八十里。
是否要乘机击败他们,以此作为要挟对方的筹码。”
袁绍听闻也是心动不已。
他几次大败于武临,心中的怒火不比其他人弱。
可左将军的命令是押运粮草,我军即将陷入断粮的危机。
脑海中陷入了军令和功绩的矛盾。
思虑万千后,权衡利弊的袁绍还是决定执行命令。
毕竟他此行的目的是押送粮草,不可多生事端。
“粮草是我军的唯一目的,那伙贼军不堪大事,不必多虑。”
“况且左将军已经决定,要南下对方菠才。”
“我们需要的粮草,还要当地世家的支持。
一旦我击败黄巾军,这些世家看到没有黄巾贼军的威胁。
临时反悔不愿意给予粮草,此时不就本末大致了吗?”
不得不说,袁绍有时还是特别的聪慧的,把事情看的清清楚楚。
颜良、文丑听见自己主公有条有据的分析,把他们这群武夫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大波彩虹屁拍的袁绍,脑袋飘忽忽找不到北。
此事也以放弃袭击北上百姓而落幕。
时间一点点的消散,武临和皇甫嵩的等待着袁绍的消息。
当得知袁绍此行直奔高阳而去,双方都松了一口气。
最糟糕的事情没有发生,紧张的局面也随之烟消云散。
“命名徐晃率军撤到汉军大营三十里处。
我军立即撤离此地,全军进出山岭躲藏,随时准备撤离。”
武临带军连夜离开驻地,营中留下一些点燃火把维持假象。
还有许多身穿服装的假人迷惑汉军。
皇甫嵩也发现贼军撤离到三十里外,也撤回了外出的大军。
“对方果然是艺高人胆大。
面对数倍于己的大军,依旧从容排兵布阵。
其周密的部署令人叹为观止,可惜不为朝廷所用。”
感叹此人英勇不凡的胆量和智慧,同时也耐心等待朝廷的圣旨。
袁绍抵达高阳城,受到了五大世族的热情款待。
丰富可口的美食,使得他们这些吃惯了粗茶淡饭的军人,连忙感谢世家的款待。
一群人酒足饭饱过后,开始询问战事的详细情况。
“袁校尉,请问左将军何时发兵,剿灭冀州残余的黄巾军。”
“这些残军带着数万百姓,在冀州大地上迁徙。”
“不仅危害当地百姓的安危,也使我们损失惨重啊!”
这些世家大族纷纷朝着袁绍倒苦水。
袁绍刚享受完美食的好心情,瞬间被吵到荡然无存。
不过为了保持世家的涵养,也耐心给出合理的解释。
“我军粮草不足三日,顿顿都使稀粥而且还不能吃饱。”
“战士们既吃不果腹,没有力气与红光满面的贼军对抗。”
“接连的大败也让大军的军心涣散,一支丧失战意的军队。
面对装备精良、养精蓄锐的贼军,除了一败涂地别无好的结果。”
听到汉军居然处于如此危局,心中的担忧增加了数倍。
“这伙贼军不过几千人,居然使战功赫赫的皇甫将军如此狼狈。”
“袁校尉,我等已经安排好粮草,请快快运回补给大军所缺。”
见对方被他吓唬的如此急迫,并且迅速安排好了大军粮草。
此行的目的轻而易举的完成了,心中也是高兴不已。
“诸位家主不必担心,本初愿立即出发,向左将军进言剿灭贼军。”
双方的目的完美达成。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袁绍运送一万两千担粮草离开了高阳城。
没错,那些世家被袁绍吓得又多送了两千担粮食。
袁绍带着粮草渡过了滱水,正赶往博陵城而来。
武临得知消息也对,这上万担粮食十分心动。
不过考虑到不能激怒皇甫嵩,只得就此作罢。
一天后,袁绍顺利带回来粮草,汉军调动五千兵马前往接应。
当晚夜间,徐晃也领军消失在夜色中。
此时,牧马领着三千人马,还有数万百姓进入了唐县。
当地的县令听闻数万流寇进入县域,一时间惊慌失措。
连夜召集当地世家商议,如何应对贼军的措施。
冀州南部地区遭受黄巾军席卷,北部的地区受灾微小。
牧马等人的队伍不断壮大,沿途加入的流民又增加的两万多人。
沿途的州县不无胆寒,纷纷祈祷他们离开,没有一丝的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