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当日,晨曦微露,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清风书院便已热闹非凡。
书院的广场上,一座华丽的舞台早已搭建完毕,那舞台用朱红色的木料搭建而成,雕梁画栋,四角飞檐上悬挂着精致的铜铃,微风拂过,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开始的盛会。
舞台的背景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描绘着青山绿水间,儒者们谈经论道的场景,彰显着儒道文化的博大精深。
广场四周摆满了桌椅,皆是用上等的黄花梨木制成,纹理细腻,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桌上摆放着精美的茶具,洁白的瓷杯在晨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杯身上绘制着淡雅的兰花图案,与儒道所倡导的高洁品质相得益彰。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逐渐洒满广场,前来观礼的各方人士络绎不绝。
有身着华丽锦袍的世家大族代表,他们举止优雅,谈笑间尽显富贵之气;有穿着朴素但眼神坚定的寒门学子,怀揣着对儒道的热爱与憧憬;还有一些来自周边城镇的文人墨客,他们听闻清风书院诗会的盛名,慕名而来,渴望在这里汲取灵感,结交志同道合之人。
巳时三刻,书院院长在一众夫子的簇拥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舞台。
院长身着一袭深蓝色的儒袍,袍角绣着金色的云纹,头戴黑色的儒冠,面容和蔼却又不失威严。
他站在舞台中央,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院长微微抬手,向台下众人作揖行礼,而后声音洪亮地说道:“诸位宾朋,今日,我们相聚于此,共赴这一年一度的诗会。
诗会,乃我清风书院弘扬儒道文化之盛事,亦是诸位学子展示才情之良机。
儒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又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希望今日,诸位学子能以诗为媒,以儒道为基,畅所欲言,展现出我清风书院的风采,为儒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院长的致辞简短而激昂,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广场上回荡,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台下众人纷纷鼓掌,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在掌声中,院长微笑着退到一旁,诗会正式拉开帷幕。
舞台下,一位夫子走上前,手中拿着一本诗册,高声宣布:“第一位登台展示的学子,乃张辉,来自书香门第。他将为我们带来一首描绘书院美景与儒道传承的诗作。”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期待的低语声,学子们纷纷挺直身子,目光投向舞台。
张辉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衫,手持折扇,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舞台。他先是向台下众人深深鞠躬,而后站定,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诵他的诗作。
“书院巍峨立山间,儒道光辉映碧天。古木参天藏雅意,清溪绕舍蕴真贤……”张辉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珠落玉盘,他巧妙地运用诗句,将书院的壮丽景色与儒道传承的深厚底蕴描绘得淋漓尽致。
台下的听众们仿佛被他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眼前浮现出书院的青山绿水,以及一代又一代儒者在这里潜心钻研儒道的画面。
随着他的朗诵,不少人轻轻点头,对他的诗作表示赞赏。
朗诵完毕,张辉再次鞠躬,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有对他文采的赞赏,也有对他所表达的儒道情怀的共鸣。
在掌声中,张辉面带微笑,从容地走下舞台。
楚阳看着张辉的表现,不由得捏了捏手心中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