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阳从夫子处回来后,径直走向自己的居所。
一路上,他脑海里像走马灯般不断闪过夫子的建议、残破秘籍上的字句以及自己之前的修炼感悟。
踏入房门,他甚至来不及点灯,便径直坐到桌前,陷入沉思。
随着“仁”字地成功,楚阳不由得大喜,他迫不及待翻开桌上那本残破的儒道秘籍,虽然纸张已经微微泛黄,边缘还有些许破损,但这一切仿佛在诉说着它所历经的漫长岁月。
楚阳的目光落在秘籍上那些模糊的字迹上,眉头紧锁,嘴里喃喃自语:“从文字运用入手,结合儒道之力……可究竟该如何做呢?”
他想起曾经在诗会中,自己凭借一首《凌云志》引发天地间儒道之力的共鸣,那光芒闪耀、众人震惊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诗会……诗词……文字……”楚阳的思绪如脱缰野马般驰骋。
突然,他眼前一亮,一个曾经的想法涌上心头:既然诗词能引发儒道之力的共鸣,那为何不能将文字与儒道之力直接融合,化为攻击手段呢?
就如同将诗词中的情感与力量具象化,形成具有杀伤力的剑气。
想到这里,楚阳兴奋得坐不住了,他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
他一边踱步,一边在心中构思着具体的方法。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文字,这些文字不仅要有强大的文化内涵,更要能与儒道之力产生紧密的联系。
于是,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字典,那是他平日里研读儒道经典时常用的工具书。
字典的纸张已经有些发脆,翻动时发出“沙沙”的声响。楚阳快速翻阅着,目光急切地搜索着那些蕴含力量的文字。
“剑”,这个字刚映入眼帘,楚阳便停了下来。
是啊,没有比“剑”字更合适的了。剑,代表着锐利、果敢,是力量与勇气的象征,与他想要的攻击手段不谋而合。
紧接着,“勇”“毅”“刚”等字也被他一一选中。
选好文字后,楚阳开始思考如何引导儒道之力附着在这些文字上。
他盘膝坐在床上,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感受着体内儒道之力的流动。
这股力量平日里如潺潺溪流,在他的经脉中缓缓流淌,滋养着他的身心。
楚阳尝试着将意识集中在“剑”字上,想象着一把锋利的宝剑的模样,然后小心翼翼地引导着儒道之力向这个字汇聚。
然而,第一次尝试并不顺利,儒道之力仿佛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四处乱窜,让楚阳的身体产生一阵刺痛。
但楚阳没有放弃,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尝试。
这一次,他更加专注,更加耐心地引导着儒道之力。他先让儒道之力平稳地流动,然后一点一点地将其引向心中的“剑”字。
随着儒道之力的逐渐靠近,楚阳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剑”字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而儒道之力则像一团柔和的光晕,缓缓向“剑”字靠拢。
终于,在楚阳的不懈努力下,儒道之力成功附着在了“剑”字上。
那一刻,楚阳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他能感觉到,这个附着了儒道之力的“剑”字,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蕴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
楚阳知道,要想真正将文字化作剑气,还需要让这股力量能够脱离他的意识,形成实体化的攻击。
于是,他继续尝试,不断调整着儒道之力与文字之间的契合度。
在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楚阳沉浸在这种尝试之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他不断地失败,又不断地重新开始,每一次失败都让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问题所在,每一次重新尝试都让他离成功更近一步。
当窗外透进第一缕晨光时,楚阳终于感觉到,自己对将文字化作剑气的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虽然还没有真正成功,但他相信,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够掌握这一强大的法术。
楚阳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眼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