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陈二牛下去后,曹大猛手提铁棒,站在原地,一脸意犹未尽地说道:“都头啊,我看应该早点让我带领亲卫队过来才对。
你瞧,要是我早来一会儿,那些敌人一个都别想跑掉,我们也不至于损失这么多兄弟啊!”
李倚听了曹大猛的话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曹大猛的观点,同时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大猛,你说得没错,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我本以为已经完全掌控住了局面,却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
这一次,又是一场公式化的守城战。虽仔细地规划了人员的分配,将他们分别安排到各个城门进行防守,自认为这样的布局已经是天衣无缝了。
然而,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己方人员的构成。老兵们经验丰富,战斗能力强,但新兵们则相对较弱,缺乏实战经验。李倚却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导致在战斗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比如错误地估计了老兵和新兵之间的差距。原本以为老兵们能够轻易地应对敌人的攻击,而新兵们只需要在一旁协助即可。
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新兵们在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时,往往显得手忙脚乱,无法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还有就是自以为高明的夜袭计划并没有给敌人带来多大的影响,种种因素结合下来让己方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李倚不禁暗自感叹,这次面对的不过是李瑭这样一个没什么头脑的敌将。若是将来遇到李克用、朱温这样的强敌,他们手下人才济济,而自己的指挥水平又如此有限,恐怕到时候会输得一败涂地啊。
曹大猛原本只是随口抱怨一句,并没有真的责怪李倚的意思。然而,当他看到李倚竟然如此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过错时,顿时有些慌了神。
连忙解释道:“都头,你可千万别这么想啊!我绝对没有怪你的意思,我就是随口一说而已。”
李倚见状,微微一笑,安慰道:“大猛,你不必如此紧张。我知道你没有责怪我的意思,我也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说实在的,这次确实是我的指挥出现了问题。如果换作是曹都尉来指挥的话,肯定会比我做得更好。”
李倚心想,经过这次的事情,他也算是看清楚了自己的能力。既然如此,在自己的指挥能力没有达到及格水平前,以后还是安心做好一个“工具人”吧,把指挥的重任都交给曹延去处理。
曹大猛听李倚这么说,憨憨一笑,但一时之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就在这时,孟珍珠和曹延恰好一同走了过来,他们正好听到了曹大猛与李倚之间的对话。
孟珍珠性格豪爽,大大咧咧地开口说道:“李郎,这一次能够成功击退敌人的进攻,你的指挥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李倚听到孟珍珠的夸赞,不禁有些汗颜。他心里很清楚,这场仗之所以能打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占据了地利的优势,而并非他的指挥有多么出色。
他苦笑着回答道:“孟娘子,我们这次其实只是惨胜而已,损失了这么多兄弟,实在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然而,孟珍珠却并不认同李倚的看法。她连忙说道:“李郎,你别这么想。要知道,我们本身的实力就比敌军要弱,而且这还是一支新组建的队伍,能有这样的损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一旁的曹延也点头表示赞同,他附和道:“都头,孟娘子说得对。敌军的战斗力在我所见过的众多军队当中,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听见两人这样的话语,李倚心理好过了些,看来不是自己太菜,想到这里李倚不再纠结,开口道:“好了好了,你俩也不要安慰我了,我们抓紧收拾残局吧,明天要正常生产了。”
几人相视一笑,便各自忙手中的事务去了。
翌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昨日俘虏的敌军也派上了用场,一部分进行着城门的修缮工作,一部分对于城内的建筑进行修缮,未来随着人口增多起来,以前李倚他们临时修复的城内部分房屋肯定不够用,必须要抓紧时间修建新的。
同时城内的作坊,市场,寺庙,县学等公共设施也要重建,这些就由城内闲置的百姓去负责。
除了县城的重建工作之外,对于昨日战死的士兵,也需要妥善处理。首先,对于那些家里尚有亲属在城内的士兵,要做好赔偿抚慰工作。
具体来说,就是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偿,以缓解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同时,还要免除他们今后的赋税和劳役,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上得到一些实际的帮助。
此外,如果这些家庭中有小孩,将为他们提供优先进入县学的机会,以保障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
对于那些已无亲属在世的士兵,也不能忽视他们的贡献。李倚专门划出一块场地,用作他们的墓地。这里将有专人负责打扫,以确保墓地的整洁和庄严。
这个墓地将成为所有战死士兵的安息之地,每年李倚都会亲自带人过去祭奠,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这个墓地也将对城内所有百姓开放,供他们观瞻,让人们铭记这些英勇的战士。
而对于在这次战斗中幸存下来的士兵,也将给予他们应有的奖励。首先,每个人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赏赐,根据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定。
其次,将每个士兵的杀敌数记录在战功簿上,当他们积累到一定的战功时,就可以由普通士兵晋升为军官,给予他们一条希望之路。
除了物质奖励和晋升机会外,李倚还设立了各种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称号不仅可以提升士兵的社会地位,还可以用来换取一些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这样的奖励机制,将极大地激发士兵们奋勇杀敌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战场上更加英勇无畏。
在李倚的脑海中,他对现阶段士兵的社会地位有着独特的设想。他认为,士兵们的社会地位应该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县衙大堂内,李倚正在跟几人交待着接下来的举措,对于这些曹延几人都表示非常认可,他们知道这些举措将会给士兵们带来多大的动力。
李倚见几人没有反对,随后又提出了关于具体的军功晋升和荣誉称号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