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名字,李倚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模糊的印象,仿佛这个名字曾经在某个地方被提起过。他努力地回忆着,试图抓住那稍纵即逝的记忆片段。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际,突然间,他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一般,猛地一拍后脑勺,恍然大悟地喊道:“你竟然是高仁厚!”
此时,曹延和陈二牛已经带领着城内的士兵赶到了高仁厚的身后,并迅速摆好了战斗队形,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高仁厚的部队也分出了一部分兵力,警惕地防御着身后的曹延等人,以防他们突然发动攻击。
然而,李倚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呼喊,却让原本紧张的战场瞬间变得有些愣神。双方的士兵都被李倚的莫名其妙的话语整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尤其是高仁厚,他原本已经准备下达命令,让士兵们突围,却被李倚的这一句话弄得不知所措,一脸茫然,完全不明白李倚这句话的含义。
李倚见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寂静的战场上回荡,显得格外突兀。他朗声道:“高大帅,久仰大名啊!其实,你我本不必如此兵戎相见。
若是我早知道是你高大帅亲自带兵前来,我定然会大开城门,设宴款待你这位贵客!”
在李倚的心中,唐末时期的名将众多,但如果要让他评选出最为欣赏的两位,除了日后那位铁枪无双的王彦章之外,恐怕就要数眼前的这位高仁厚了。
尽管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对于他的记载显得有些简略和零散,仿佛他是突然间从天而降一般,然而在这有限的文字描述中,李倚依然能够领略到他那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品质。
他的一生犹如流星划过天际,虽然短暂,却在唐末那个动荡不安的乱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那个以人肉为军粮的残酷年代,他却能独树一帜,将人的生命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无论是面对唐军还是叛军,他都一视同仁,展现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人道主义精神,宛如末世中的一股清流,给人以希望和温暖。
然而,他绝非那种迂腐的圣母形象。在特殊时期,当需要果断决策、心狠手辣时,他也能够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例如,在任京兆尹时,面对上千名可能带来后患的闲子时,他果断地将其一网打尽,以绝后患,展现出了他果敢决绝的一面。
在平定阡能之乱的过程中,他又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智慧和胸怀。在那个普遍杀良冒功的乱世,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守自己的原则。
他只诛杀了几个首恶之后,便毅然决然地将所有被裹挟叛乱的贼军全部释放,甚至连战斗中的流血事件都很少发生,就如此轻而易举地平定了叛乱。这种行为无疑彰显了他的仁厚之名,令人钦佩不已。
后面的韩秀昇和屈从行叛乱也是如此,他都是以最小的代价平定叛乱。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最终却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本来以他的卓越才能,那个只会钉人的草包陈敬瑄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战胜他。但命运却偏偏如此捉弄人,这一切竟然真的发生了。
更让人惋惜的是,就连他的死亡也被描述得如此简略。陈敬瑄调集了维(今四川理县)、茂(今四川茂县)二州的羌族部落,对毫无防备的高仁厚发动了偷袭。最终,高仁厚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中惨遭斩首,命丧黄泉。
李倚不禁猜测,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只能是高仁厚太过信任朝廷,对陈敬瑄更是深信不疑。
毕竟,他之所以能够担任东川节度使一职,完全是因为陈敬瑄的推荐。或许正是因为这份信任,使得他对陈敬瑄毫无戒心,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每当读到此处,李倚都会深感叹息。高仁厚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本应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却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命丧敌手,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他曾经无数次地幻想过,如果高仁厚没有死去,那么凭借他的才能和能力,必定会受到昭宗的信任和重用。有了高仁厚这样的得力助手,大唐是否还能够有一线生机呢?
然而,这终究只是一种遐想罢了。即便他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提醒高仁厚,从而改变历史的结局。
可是现在,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仁厚不仅没有死,反而不知为何,还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倚不禁心生疑虑,难道这是上天特意为他准备的一份大礼吗?
否则,为何会在他正急需人才的时候,将高仁厚送到他的眼前呢?此时此刻,李倚已经无暇顾及历史是否会再次出现偏差了。有了高仁厚在他身边,他还奢求什么呢?
正当李倚在胡思乱想之时,对面的高仁厚突然冷不丁地开了口:“李都头,你方才所言究竟是何意啊?难不成我们之间曾有过一面之缘不成?”
眼前的年轻人贵气非凡,身旁之人又都以马首是瞻,通过这些描述,高仁厚自然也知晓他就是李倚了。
而高仁厚的话语也将李倚从胡思乱想中拉回到现实。
随即李倚晃了晃脑袋,定了定神,回答道:“高大帅,我们此前确实未曾谋面。不过,你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
早在你担任京兆尹的时候,我就对你的事迹略有耳闻。后来,你又成功地平定了阡能、韩秀昇和杨师立之乱,这更是让你的威名传遍天下。
尤其是你一向以仁厚忠义着称,心怀社稷,一心为国,实在是令我钦佩不已!”
李倚这一番话说得可谓是天花乱坠,把高仁厚捧得高高的。高仁厚被他如此夸赞,不禁对李倚有了些许好感,原本对他的敌意也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大半。
不过,他心中的好奇心却愈发强烈起来,于是追问道:“哦?听李都头所言,似乎对我颇为了解啊。只是不知李都头从属哪位大帅麾下,竟能对我如此熟悉?”
李倚笑道:“我并不是谁的属下,我乃睦王李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