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原来也是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难怪他一说合伙住吓得他立马搬走了。
他手里到底有多少银子?现在还有多少?
后悔,当时住一起他应该找找摸点。
“爹,爷爷他们就这么走了?”
萧老二家闺女很不可思议,她以为爹会吃挂落。
“咱家那么穷,不走也供不上那么多人吃饭。”
盼娣崇拜的看着亲爹,爹今天好棒,好威武,好厉害!
他一个人把那么多人赶跑了,家里一点损失都没,他们偷偷搬家爷奶也不生气了。
另一边。
吴氏走几步回一次头,走几步再次回头看看。
可不管回头多少次,她都没看见自己男人。
他竟然没来追她!
好,很好,萧老四够种!
不来就不来,回娘家!
“娘,我们回家吗?爹没来追咱们。”
“不回,我们去姥姥家去,到了姥姥家娘给你蒸鸡蛋糕吃。”
这次吴氏不再回头,拉着孩子气呼呼跑的极快!
萧老四一定会后悔,不管他怎么求,她都不会回家。
他也不想想她要房子都是为了谁?没良心的东西!爹娘说的对,萧家就没一个像样的人。她跟着他,除了一辈子吃不完的苦,啥都得不到。
老头子回到家才想起来今天过去的正事。
“老婆子,我们刚才竟然放过了老二,连骂都没骂一句,还答应家具分他一份。不是,这小子啥时候把我们带沟里去的?”
“不是他把我们带沟里去,是太多人惦记他两间空屋了。算了,搬都搬了还有啥好说的,我瞅着他现在过的很好。
左右都分家了,左右以后都要搬,早搬早清净,几家子天天为了点破事吵的脸红脖子粗,你就说烦不烦?”
她觉得都搬走了才好,才清净。
尤其老四家。
可现在看,他们不会搬。
“老四,你家媳妇不在,孩子也不在,最近家里的猪和鸡记得喂。我是不碰,喂瘦了胖了到时候回来都会甩脸子,我不受这个罪。”
萧老四有些尴尬。
上次媳妇生气回娘家,家里的猪就是老娘帮忙照看的,结果她一到家就嘟囔家里猪长瘦了啥的。
还质问老娘鸡蛋哪里去了,说他们家鸡明明一天能下七个蛋,为何少了三个,是不是老娘偷吃了?
气的爹娘跟她闹了好大一通,其实就算爹娘吃了又怎样?不就三个鸡蛋吗?孝顺他们怎么了?
一定要说他们偷吃,一定要老娘还。
他知道媳妇自己也省,知道她是因为家里穷,为了儿子束修,愁的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可是有时候真不能这么计较,老娘压根没吃,鸡自己要少生几个蛋她能有什么法子。
哎,有时候他真的左右为难。
等家具卖了去邱家,又要遭白眼。
如今活成了孙子。
“知道了娘,我自己喂。”
老沈氏白了他一眼不再说话,一个两个越活越回去,她真不想跟他们住一起,眼不见为净。
以前老二老三都说过,如果他们搬家一定带她走。
也不知道现在他们的话还作数不?如果作数她想去老二家住几年。
老头子反正也不需要她照顾,等以后身子差了再回来找老大不就好了。
一起住天天生气,早晚气死。
下午,萧老二也过来了,几兄弟合力把家具搬出院子,该洗洗该擦擦,要卖的东西自然越新越好。
“小心点,别磕着碰着。”
卖的东西,磕碰到一点都会便宜很多钱。
“这么多明天怎么弄过去?”
“这样吧,明日包一辆牛车,小东西我们推车过去,一天时间肯定能全部送城里去。”
“怎么可能来得及,大哥你不想想城里有多远,一会你先去包下牛车,明天牛车拉一车子去,我们推一车子过去,一人一辆车也有四辆车。
到了后跟掌柜的商量一下,能不能他们派车来家里搬,只要东西好,按道理他们能派车来。”
“老三说的没错,就按这个办。”
如果镇上愿意派车来最好,能省下一大笔包车钱。
就这么说定了,人多,家具清洗的也快,院子里摆的满满当当,家里的鸡全被赶到鸡笼里。
忙碌完,萧老大去找车夫去了。
吴氏到家便是哭诉,说自己过的多惨,说萧老四如何不是人,说萧家人怎么欺负他们……
吴家几个嫂子坐在矮凳上,边听边嗑瓜子。
每个人兜里都有瓜子,却没一人分给吴氏和她家孩子。
吴氏说的唾沫横飞,却没注意只有亲娘在附和她,帮她一起骂萧家人。
嘴干了,骂完了,一口气喝了两碗水。
“娘,我想吃瓜子。”
坐着听戏的人没动,老婆子兜里抓出一把瓜子给外孙外孙女。
“一边吃去!”
孩子们高兴了,他们喜欢来姥爷家,就是他们家吃的比家里好,还有零嘴。
“娘,你们日子过的真好,兜里还揣着瓜子。”
“好啥啊,就这么多了,吃完就没了。你也知道咱们家现在没了赚钱营生,现在的日子和以前比差远咯。
磕点瓜子你爹都骂我乱花银子,算了不说了,你自己也怪你容易的。”
“娘!”吴家大嫂拍拍手掌,拍掉瓜子皮碎屑,“小姑子到底哪不容易了?人家搬家又盖了新房子,孩子还私塾念书。
听说村里还办学堂了,以后念书更便宜方便,哪里像我们,手里也没个存银,别说让孩子念书,眼瞅着马上入冬了,想修修房子冬日暖和点都困难。”
吴氏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前她回家就属大嫂最热情,拉着她手左亲右亲,各种不舍得。
现在呢?
自打他们家败落后,每次来就属她态度最差,是越来越差,每次都阴阳怪气,她吃娘家一点东西可把她心疼死了。
出事的时候才能看出人的真心。
至于其他人,其实她心里清楚,他们对她都不如以前了,差距大了去了。
只是碍于爹娘,不敢明面发作罢了。
只要爹娘愿意为她撑腰,只要爹娘还在,娘家她就能住的安稳。
其他人的意见啥都不算,当家的不是他们,她也没吃他们的。
“是啊,今年咱们家困难多了,真不如小姑子你婆家好,眼瞅着明年后年孩子们一个个的也要定亲相看,成亲后住哪还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