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纵横末世》
星核母星被列为“星海保护区”后的半年,残魂的修复工作迎来了首次突破——在星核之心的能量滋养下,废墟的裂缝中长出了第一株嫩绿的“星核草”。这种草能吸收星核能量,根系深入地壳后还能稳定地质结构,为后续的生态修复打下了基础。残魂立刻将这一消息传回星穹城,整个星海共同体都为之振奋。
越飞决定亲自带领“生态考察队”前往星核母星,评估修复进度并提供技术支持。考察队成员包括翡翠文明的绿溪、琉璃文明的生命使者、木维的植物学家,以及星海学院生态保护专业的学生,他们携带了大量共生孢子、改良土壤和生态监测设备,准备在星核母星建立“生态试验田”。
当穹宇号再次降落在星核母星时,眼前的景象已与半年前截然不同——浩劫深渊周围的平原上,星核草已形成一片绿色的草地,淡金色的星核能量顺着草叶流淌,与空气中的星核灰烬融合,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能量保护层”,让地表温度下降到了200c以下。残魂的星核防护舱悬浮在试验田旁,正用星核之心的能量加速植物生长。
“星核草的根系已深入地壳500米,稳定了部分裂缝的地质结构,但要让整个星球恢复生机,还需要更多样的植物和更完善的生态链。”残魂向考察队介绍道,防护舱表面的符文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而且,星球的大气仍以星核灰烬为主,缺乏氧气和水分,无法满足高等生物的生存需求。”
绿溪立刻提出方案:“我们可以培育‘星核共生蕨’——这种植物能吸收星核灰烬,释放氧气,同时它的叶片能凝结空气中的星核水汽,形成液态水。再配合翡翠文明的‘水源净化技术’,就能逐步改善大气环境。”
木维的植物学家则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引入‘固氮藤蔓’,这种藤蔓的根系能将星核土壤中的惰性氮转化为可吸收的氮元素,为其他植物提供养分,加速生态链的构建。”
考察队立刻行动起来,在试验田周围种植星核共生蕨和固氮藤蔓。绿溪用生命能量激活种子,星核共生蕨很快破土而出,叶片在星核能量的滋养下快速展开,开始吸收星核灰烬;固氮藤蔓则顺着地面蔓延,根系深入土壤,释放出淡淡的绿色能量,改造着土壤结构。
琉璃文明的生命使者则搭建了“水源收集装置”,利用星核共生蕨凝结的液态水,通过净化技术转化为可饮用的淡水,储存在特制的容器中。星海学院的学生们则安装生态监测仪,实时记录大气成分、土壤湿度、植物生长速度等数据,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试验田的生态环境显着改善——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从0提升到了5%,地表温度稳定在150c左右,土壤中出现了微小的微生物,初步形成了简单的生态链。更令人惊喜的是,一只从翡翠星域意外飘来的翡翠虫,在试验田中成功存活并繁殖,成为星核母星上第一种自主生存的动物。
“生态修复的速度远超预期!”越飞看着监测仪上的数据,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按照这个进度,再过十年,星核母星的大气环境就能达到宜居标准,二十年就能恢复完整的生态系统。”
残魂的语气中满是感激:“这多亏了星海共同体的帮助,若不是你们,星核母星永远只会是一片废墟。我有一个提议——成立‘跨宇宙生态联盟’,整合各文明的生态技术,不仅修复星核母星,还能帮助其他生态受损的宇宙恢复生机,让星海共同体的每一颗星球都充满生机。”
越飞立刻将提议上报跨宇宙仲裁体系,各文明代表一致同意成立跨宇宙生态联盟。联盟的首个行动就是“星海生态修复计划”,明确了三大目标:
1. 重点修复:优先修复星核母星、暗物质星域等生态严重受损的区域,建立生态示范基地;
2. 技术共享:组建“生态技术实验室”,整合木维、翡翠、琉璃、极光等文明的生态技术,研发更高效的修复方案;
3. 预警监测:在各宇宙建立“生态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星球的生态环境,及时发现并处理生态危机。
生态联盟成立后,各文明纷纷投入资源——木维生命域提供了大量改良植物种子,翡翠文明派出数百名生态修复专家,琉璃文明捐赠了先进的水源净化设备,极光文明则用极光能量为修复区域提供能量支持。暗物质部落也主动加入联盟,贡献出暗物质能量转化技术,用于处理生态修复中产生的有害废弃物。
就在生态修复计划顺利推进时,琉璃星域的生态监测站传来紧急报告——该星域的“琉璃森林”出现大规模枯萎,森林中的琉璃藤蔓失去光泽,叶片逐渐发黄,甚至开始脱落。琉璃文明的生命守护者检测后发现,森林的土壤中出现了一种“未知毒素”,这种毒素能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且扩散速度极快,若不及时清除,整个琉璃森林将在一个月内彻底消失。
“未知毒素的化学结构与我们已知的任何毒素都不同,普通的净化技术无法清除。”琉璃生命守护者在跨宇宙生态联盟的紧急会议上说道,语气中满是担忧,“而且,毒素的来源不明,我们怀疑是某个未知区域的污染物通过跨宇宙能量网络扩散而来。”
越飞立刻组建“毒素溯源小队”,由穹宇号担任旗舰,绿溪、木维植物学家、琉璃生命守护者加入小队,配备最新研发的“生态毒素分析仪”——这种仪器能快速解析毒素的成分,追踪毒素的传播路径。同时,生态联盟启动应急方案,在琉璃森林周围搭建“生态隔离带”,用共生孢子暂时阻挡毒素扩散。
溯源小队抵达琉璃星域后,生态毒素分析仪很快解析出毒素的成分——这种毒素由“暗物质污染物”与“星核残渣”混合而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侵蚀性。通过追踪毒素的传播路径,小队发现毒素来源于未知宇宙带的“废弃工业区”——这里曾是某个远古文明的工业基地,因过度污染被废弃,如今污染物通过跨宇宙空间裂缝,扩散到了琉璃星域。
“废弃工业区的污染物已形成‘毒素云团’,云团的体积还在不断扩大,若不及时处理,会波及更多宇宙。”绿溪看着探测仪上的影像,废弃工业区被暗紫色的毒素云团笼罩,地面上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我们需要用‘跨宇宙生态净化炮’,将毒素云团彻底净化,同时封堵空间裂缝,防止污染物继续扩散。”
生态联盟立刻调动资源,在废弃工业区周围部署了十台跨宇宙生态净化炮。这种净化炮融合了木维的生命能量、翡翠的共生能量、琉璃的净化能量和极光的稳定能量,能将毒素分解为无害的宇宙粒子。同时,时空文明的工程师用时空法则封堵空间裂缝,防止污染物扩散到其他区域。
当净化炮启动时,十道彩色的能量束射向毒素云团,暗紫色的云团在能量束的作用下逐渐消散,露出下方布满工业废墟的地表。小队随后进入废墟,在核心区域发现了一座“废弃毒素工厂”——工厂内的设备仍在缓慢运转,不断产生新的污染物。绿溪和植物学家立刻用共生孢子覆盖工厂设备,阻止毒素继续产生,同时用生态修复技术改造周围的土壤,种植能吸收残余毒素的“净化苔藓”。
经过一周的奋战,废弃工业区的毒素被彻底清除,空间裂缝也被成功封堵。琉璃森林的枯萎现象得到控制,在共生能量的滋养下,琉璃藤蔓重新焕发生机,长出嫩绿的新叶。
这次生态危机的解决,让跨宇宙生态联盟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更多宇宙主动申请加入联盟,共同守护星海的生态平衡。在星核母星的生态试验田旁,越飞与残魂、绿溪等联盟成员共同种下了一株“星海之树”——这棵树融合了各文明的植物基因,能在任何环境中生长,象征着星海共同体的团结与希望。
看着星海之树的枝叶在星核能量的滋养下缓缓展开,越飞心中满是感慨。从最初的多元宇宙危机,到如今的跨宇宙生态联盟,星海共同体走过了一条充满挑战却又充满希望的道路。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生态危机、新的技术难题,但只要各文明始终团结一心,坚守和平与合作的理念,就一定能让这片星海永远充满生机,让每一个文明都能在这片星海中,安稳地繁衍生息,书写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而这,正是星海共同体存在的意义,也是所有星海守护者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