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连忙解释道:“下官之所以觉得奇特,那是觉得记录档案的方式和药方差不多,一时理解不过来。”
不想在这个话题继续,马上又转而道:“对了,关于修路的事,设计方案交到内阁审核了吗?”
林尚霄只当杨震是新人,看不懂档案里的专业词汇,一时理解不过来情有可原,就略过了这件事。
随口道:“工部的官员一致觉得直接在大朝会上提出比较合适,因为即便把设计方案递交内阁审核,这事也还会在大朝会上来来回回议论上好几次,所以内阁审核纯属浪费时间,争取大朝会一次通过,本官也觉得这样做很合适。”
闻言,杨震发现叶启刚做了多从手准备,要是利用自己不成,就准备拉着整个工部一起干这事,就是想要开一个头,让各部以后有重大事情直接在大朝会上提出,别移交内阁。
而林尚霄似乎没看出叶尚书的深意,只是单纯觉得这样更高效。
由此可见,林尚霄的政治敏感度不高,没能马上发现其中的猫腻,只知道这个工程一旦启动,工部的油水充足,还能随便立功。
所以他很菜,能爬到侍郎的位置,估计全靠资历和家势支持,以及姻亲关系强大的原因。
杨震甚至会怀疑,林尚霄还会在大朝会上主动冲锋陷阵,和满朝文武辩论起来。
这事要是就这样促成了,谢开明会不会因为有林尚霄这样的盟友,而被气得半死。
关键是等林尚霄回过神来,可能还不知道被叶启刚给利用了,因为他也没特意说什么,其他人也很难发现他有那么深的算计,一切好像水到渠成一般,无形无影。
所以林尚霄这口锅背定了,事后还会觉得自己立了大功,洋洋得意。
杨震当然不会傻到现在提醒林尚霄,因为他们现在就斗起来,百害而无一利,修路工程恐怕会遥遥无期。
所以他们怎么互相算计是他们的事,只要修路工程能顺利通过大朝会,其他都是小事。
不多时,两人酒足饭饱,期间没有再提及修路的事,也没提及杭州制造局的事。
杨震虽然知道林尚霄不是一个政治敏感度很高的人,但是也不会把他当成笨蛋,鬼知道他故意在自己面前故意提起杭州制造局的事,目的是不是想激发自己的好奇心,一头扎到里面,然后把所有问题给抖出来?
杨震现在明白一个道理,一个程序如果能正常运转,哪怕问题很大,暂时不要随便去动他,否则有可能让整个部门瘫痪。
如同盐铁税赋那样,只是捅了一层窗户纸,就引出这么多事情来,让朝廷的威望在百姓心中直线下滑,现在更是无法确定盐铁税赋改制能不能成功。
如果现在再把杭州制造局的事情捅出来,会出大问题的。
因为皇上现在就靠杭州制造局生产的丝绸,笼络文武百官和后宫,要是杭州制造局突然瘫痪,今年上交不了那么多丝绸,问题就大了。
那可就不单单男人在议论国事了,连女子也会加入进来,因为她们没有漂亮的丝绸做衣服,过年穿不上新衣服,肯定会憋一肚子气。
而后宫首当其冲,不要小看后宫的能量,后宫做不成什么大事,但是破坏事情的能量是巨大的。
所以就算杭州制造局的问题会爆发,杨震也不想去当这个出头鸟,至少要等到其他事情都理顺了再说。
因为当出头鸟的代价他承担不起。
杨震就发现,官场真的是步步惊心,第一天来报到,叶启刚就准备算计他去冲锋陷阵,成为对抗内阁的棋子。
第二天来上班,林尚霄似乎准备诱导他去捅了杭州制造局这个马蜂窝。
但凡少一个心眼,想着能为朝廷办事,忠心耿耿就能万事大吉,那就太天真了,绝对活不过两集。
更关键的是,他们只是利用,都没被看成是同一阵营的自己人。
他们都是站在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直白点说,他们都想做棋手,不想做冲锋陷阵的棋子。
但是,被人当棋子利用的时候,也许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官场,拼的都是道行。
和林尚霄告别之后,杨震也懒得继续在工部消磨时间,直接进宫,前往上书房。
上书房表面上看起来有名无实,但却是大觉王朝的中枢神经,因为上书房的功能相当重要。
首先是相当于充当了皇上的智囊团,又是起草诏书的地方,还负责皇子公主的教育培养责任。
皇子和公主干了什么出格的事情,上书房先挨板子。
所以上书房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权力,但是责任大得很,就比如教导皇子和公主这一条,足够上书房的每一个人,天天提心吊胆。
尤其是九公主这个刺头,腰间时时刻刻挂着一根鞭子,随时要打人似的,在皇宫霍霍还不够尽兴,经常偷偷溜出宫去玩。
要是她哪一天在宫外失身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被连累。
而此刻,杨震刚到上书房大殿外,就遇到这个刺头。
她还是那身火红的身影,此刻站在台阶上,一脸肃穆,但因为她的脸庞还稍显稚嫩,加上白里透红的肌肤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威严感就显得很是怪异。
她冷冷地看着杨震,“杨震,为何诗会的时候,不打个招呼就走?害得本宫准备好的大戏没能上演,给你个机会解释清楚,不然你就惨了。”
要是在别的地方,杨震一句‘没大没小的’马上丢过去了,现在可不敢,因为旁边的侍卫不少,而且九公主身后还跟着几个心腹宫女,个个眼神犀利,显然训练有素。
还敢这种话,马上就可以下大狱了。
可被九公主这么明目张胆的找茬,心中又很不爽。
他知道九公主就是故意借机找茬,诗会先离开的借口无非是借题发挥,应该有其他目的。
想了想了,觉得应该也给她找不痛快,惊讶道:“公主的诗会不是办得很成功吗?至于大戏,公主为何事先不和下官先商量一下?要是知道公主准备了大戏,下官自然配合,如意郡主说下半场就是吃喝玩乐,没啥重要的节目,就到别的地方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