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始皇啊!老九竟能与他比肩?

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始皇逝去已逾千载!

他真以鬼仙之姿留存于世?

“正是!”

“老神仙言,老九与始皇皆留下了龙脉帝魂,佑护汉族气运!”

“只是始皇陵的确切位置,我们尚不得知!”

“老神仙也未透露!”

朱元璋缓缓点头解释。

朱标深感赞同。

自古以来,无皇愿人探寻始皇陵!

寻常陵墓尚且触之即灭九族!

一因对始皇这位千古的尊崇,二则无人愿开掘皇陵之先河!

若行之,岂不等于昭告后世,皇陵可盗?

随后,朱元璋又述说了张松阳师徒默默守护汉中寂军墓之事!

其实,不仅张松阳师徒,历代守陵人及皇卫道观的道士,皆令人敬仰!

“难怪父皇早朝上欲立道教为国教!”

“这些道士为汉族江山付出至此,实属难得!”

“道教确应成为大明国教!”

朱标听完,深表赞同。

“你也如此认为?”

“但尚需时机,早朝上之景你亦目睹!”

“若真要立道教为国教,首要便是说服满朝文武!”

朱元璋无奈叹息。

国教之事,关系重大。

若无文武百官之支持,仅凭皇帝一人之令,欲使万民皆信道,实为妄想。

信仰之事,强求不得,需令人心悦诚服,至少得众人之多数信服与支持。

朱标闻言沉默,脸带忧色。

朱元璋所言非虚,然其言未尽。

道教欲立为国教,最大阻碍实为儒家。

大明本无国教之说,朱元璋对宗教亦无特别之感。

而今汉人江山,朝堂之上,儒家独尊。

虽朱元璋亦不喜腐儒,然科举出身者,皆为儒家门徒。

若道教成国教,则等同于另立一可与儒家抗衡之力,甚至对儒家构成致命威胁。

儒家虽亦汲取道家学说,但需在不妨碍儒家思想之前提下。

一旦道家学说对儒家产生影响,儒家必将道家视为头号大敌。

朱标亦儒学出身,师承大儒宋濂。

然朱标不腐,朱元璋亦不让其沾染儒生之迂腐。

儒家精华当学,糟粕则弃,朱标亦然。

故朱标视儒学为治国之道,而非信仰。

否则,其亦不会信神仙之说。

“父皇所言极是,此事需循序渐进,不可急躁。”

“最好能寻得平衡点,使文武百官皆能接受。”

良久,朱标长叹一声。

对于此事,他实难给朱元璋更佳之策。

数日后,汉中府。

朱松端坐王府,细阅耿青刚送来的黄河水灾详情报告。

报告中详列了损失概况与当前灾民数量。

救灾首要,便是掌握灾区确切数据,否则无从措手。

“难民统计已逾二十三万?”

“此次水灾,似乎比本王预期更甚!”

朱松望着难民数目,不禁叹息。

“现有救济粮食,恐需再增!”

“每日新增灾民以万计,欲救灾不乱,粮食宁可多备无患!”

耿青亦神色凝重提醒。

“粮食尚足,汉中府粮仓存储可支。”

“眼下难题,在于灾民安置!”

朱松虽欲迁灾民至汉中,但安置之法仍需细究,非供养即可。

纵有钱粮万千,亦难持久无偿供给。

“殿下,陛下亲笔信至!”

此时,一锦衣卫现于书房门口,向朱松行礼。

耿青上前接信,向锦衣卫点头示意,后者随即离去。

锦衣卫已成朱元璋与朱松间信息传递之桥梁。

朱松心知,锦衣卫私下必向父皇传递诸多消息,但他并不在意,坦然展现一切,甚至通过锦衣卫传递信息、献礼,更为便捷。

“真乃及时雨也!”

“老爷子此番倒是助了本王一臂之力!”

朱松览毕朱元璋信中内容,双眸骤亮。

正愁如何安顿这批灾民,老爷子那边便送来了良策!

“莫非陛下已有安顿灾民之策?”

耿青诧异问道。

不是说此事已交由汉王殿下全权处理了吗?

老爷子怎会突然插手?

“老爷子提议修建一条自西安府至应天府的水泥路!”

“这不正是安顿灾民之法吗?”

“求人不如求己,给灾民提供岗位,令其自力更生,岂不比每日施舍粮食更强?”

朱松面上渐展笑颜。

“殿下之意,是让灾民参与修建西安府至应天府的水泥路?”

耿青即刻领悟朱松之意。

此法初看,实为良策!

“然修如此长路,虽能解决灾民安顿之困,但开销绝非赈灾钱粮可比!”

但很快,耿青便虑及成本。

赈灾仅是施舍,保灾民不死不伤即可。

若令其修路,则需实发工钱,且日结。

食宿亦需提供,开销必将数倍增长!

“修路开销与赈灾开支,不可同日而语!”

“老爷子欲修路,且欲速成,人手自然是越多越好!”

“老爷子言,水泥之资由他承担,本王只需负责工程与工人即可!”

“此路日后收益,你我各半!”

朱松笑道。

即便汉中府与应天府平分此路未来之利,汉中府亦将获利颇丰!

要知道,通往应天府的水泥路,犹如后世通都之高速!

修建此类线路,其目的远超盈利考量,关键在于对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朱松的视野,显然超越了线路本身。

基于提出的条件,他稳操胜券,运营得当,收益将极为可观。

“若朝廷愿出资,那自然是锦上添花。”

耿青闻言,亦点头赞同。

这样一来,汉中府所承受的压力将大为减轻。

“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

“已在途中的灾民,可直接前往汉中府,本王正计划扩建水泥厂。”

“如此长的道路,水泥不可或缺。”

“至于其余灾民,则分散至各州府,负责沿途道路修建。”

“路段划分以州府为单位。”

“力求各州府同步施工,以便尽快完成此水泥路。”

朱松沉思片刻,随即向耿青发出指令。

于是,黄河水灾灾民安置与修路之事,得以圆满解决。

唯一挑战在于初期的大额资金投入。

汉中府因此无需再发放赈灾粮,灾民将自力更生,粮食由当地专人采购,此举较远距离运输更为高效。

然而不久,耿青带回新消息:

地方不良粮商趁机抬价,粮价飙升至二两银子一石。

朱松闻讯,面色骤沉。

此行径无异于发国难财。

明朝时,成人年需粮3.6石,孩童减半,亦需1.8石。

一家五口,两大三小,年需粮至少12.6石,即需银十数两。

明朝米价动荡不定,战乱及特定时期,每石米价可飙升至二两银子,而在和平丰收年,则稳定在一两银子一石。

二两银子一石米,在正常情况下已是天价,更别提国家遭遇与战乱之时。

然而,此次黄河水灾导致的粮价上涨,实属过分。

毕竟大明其他地区粮食尚充足。

不良商家借黄河水灾之机,从别处低价囤粮,再以二两银子高价售出,此乃发国难财之举。

“殿下,此事如何处理?”耿青面色铁青问道。

“他们既想挣钱,本王就让他们血本无归!”朱松狠声道,“传令汉中所有粮仓,除直接救济灾民外,对外以五百文一石出售,且就拉到那些粮商眼皮底下卖!看他们二两银子一石的大米,还如何卖出!”

朱松此举,意在断粮商后路。

五百文一石,连成本都不够,粮商若要打价格战,必将倾家荡产。

“可……如此一来,我们的存粮恐只够三月。”耿青忧虑道。

“三月足矣!秋收将至,汉中粮仓未空,又将爆满!”朱松冷笑,信心满满。

待秋收,粮食问题自解,此乃朱松之底气。

且汉中、西安两地种植土豆后,粮食已无忧。

十日之后,汉中粮价大跌之讯传遍西北。

那些曾高价售粮的粮商,此刻皆目瞪口呆。

自从汉中府以五百文一石低价售粮后,他们的粮食便无人购买。

初时,他们以为汉王朱松难以持久。

然而,时间证明他们大错特错,且错得极为离谱。

不久,汉中粮价暴跌的消息迅速传至应天府及各路藩王耳中,尤其在北平,燕王朱棣听闻后,半晌未回过神,怀疑是否听错。

汉王朱松低价售粮之举,出乎众人意料。

此招看似自损,却使天价粮价瞬间崩塌,且持续走低。

在价格战、金融或营销手段上,朱松自信远超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

北平燕王府内,朱棣闻讯后立即找到正在庆寿寺礼佛的道衍和尚,即后来的黑衣姚广孝。

姚广孝见朱棣进门,笑问道:“燕王殿下今日怎有空闲来此?”

朱棣兴奋道:“本王得一消息,或许是好消息,但需你参谋一二。”

朱松的大动作令朱棣震惊,同时也让他看到了无限可能。

姚广孝戏谑地问:“莫非陛下终于同意拨付军饷了?”

朱棣闻言,一脸黑线:“你这和尚,哪壶不开提哪壶!向父皇两次请饷,皆被驳回,连理由都未给!”

谈及此事,朱棣满面愁容,他怀疑那和尚又在暗笑他。

“对殿下而言,难道还有喜讯?”姚广孝淡然反问。

“西北粮价大跌,尤其是汉中,一石仅需五百文,超乎想象!”朱棣此言一出,姚广孝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