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叫“柳溪镇”的地方。镇子不大,却被一条清澈的小河绕着,河两岸长满了依依的垂柳,风景美得像画儿一样。镇上的人,大多靠着手艺吃饭,有织布的,有打铁的,还有做各种小玩意儿的。
在镇子最偏僻的一个角落,住着一个姓李的老木匠,大家都叫他李师傅。李师傅手艺是全镇公认的好,但他脾气有点怪,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闷在堆满木料的工坊里,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他做的木凳最结实,雕的窗花最精致,可就是不爱笑,脸上总像蒙着一层化不开的霜。
李师傅有个儿子,叫李木鱼。木鱼这孩子,生下来就体弱多病,脸色总是蜡黄蜡黄的,风一吹就要倒的样子。镇上的郎中看了无数次,都只是摇头叹气,说这孩子是先天不足,得靠养。可怎么养呢?家里穷,除了李师傅这点手艺,再没别的进项。李木鱼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去河里摸鱼,去田里打滚,他大多数时间,只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门槛上,看着天上的云发呆。
看着儿子这样,李师傅心里比刀割还难受。他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爹,连儿子的健康都给不了。渐渐地,他手里的活儿也慢了,脸上的霜更厚了。
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整个柳溪镇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棉被。李木鱼的病又重了,咳嗽得像个小风箱,整夜整夜地睡不好。李师傅坐在床边,听着儿子的咳嗽声,心里一阵阵地发酸。他摸着儿子冰凉的小手,心想:“我该给他做点什么呢?他连出门玩的力气都没有。”
突然,他脑子里灵光一闪。他想,既然儿子出不了门,那我就给他做一个能陪他玩的伙伴!一个不会生病,永远有精神,能陪着他说说话的伙伴。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像生了根一样,再也赶不走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师傅就披上衣服,走进了后山。后山里有一片铁杉林,那铁杉木质地坚硬,纹理又直,是做木器的上好材料。雪很深,一脚踩下去,雪没到了膝盖。李师傅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终于找到了一棵形态不错的铁杉树。他对着树拜了三拜,嘴里念叨着:“树神啊树神,借你一段好身骨,给我儿子做个伴儿吧。”
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段木头拖回了家。从那天起,李师傅就像变了个人。他不再唉声叹气,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他把工坊打扫得干干净净,把那段铁杉木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他开始动手了。
他先是画了图样,那是一个和他儿子差不多高的小男孩模样,梳着两个小抓髻,脸上带着憨憨的笑。然后,他拿起斧头和刻刀,开始雕琢。
“嚓、嚓、嚓……”
木屑纷飞,像冬天的雪花。李师傅刻得极其用心,每一刀都倾注了他全部的爱和希望。他刻木偶的眼睛,希望它能看见儿子的笑容;他刻木偶的嘴巴,希望它能陪儿子说话;他刻木偶的手和脚,希望它能陪儿子在院子里“散步”。
他忘了吃饭,忘了睡觉,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和那段木头。工坊里的油灯,一夜一夜地亮着,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镇上的人都觉得李师傅疯了,大冬天的,不歇着,整天在工坊里敲敲打打,也不知道在折腾什么。
半个月后,在一个飘着小雪的清晨,李师傅终于放下了刻刀。
一个活灵活现的木偶,静静地站在他面前。那木偶通体呈现出铁杉木特有的温润色泽,关节做得异常精巧,胳膊腿都能弯曲。最神奇的是它的脸,那双眼睛是用黑曜石磨的,亮晶晶的,仿佛真的有神采;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种让人心里暖洋洋的善意。
李师傅给木偶穿上了李木鱼穿不下的旧衣服,又用墨汁给它画了眉毛。他抱着木偶,像抱着一个稀世珍宝,走进了里屋。
李木鱼正醒着,无力地躺在床上。当他看到爸爸抱着一个“自己”走进来时,蜡黄的小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爹,这是……”
“木鱼,你看,这是爹给你做的新伙伴,叫‘铁杉’。”李师傅把木偶放在李木鱼的床边,扶着它站好。
李木鱼伸出瘦弱的小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铁杉木偶的手。那木头触感温润,一点也不冰。他试着动了动木偶的胳膊,那胳膊竟然真的跟着摆动起来。
“哇!它会动!”李木鱼的眼睛里,闪着从未有过的光芒。
从那天起,铁杉木偶就成了李木鱼唯一的玩伴。
李木鱼躺在床上,就把铁杉放在枕边,小声地给它讲自己从书上看来的故事,讲镇上今天发生了什么新鲜事。铁杉总是静静地听着,黑曜石做的眼睛一眨不眨,嘴角永远挂着那抹憨憨的笑,仿佛在说:“嗯,我听着呢,真有趣。”
天气好的时候,李师傅会把李木鱼抱到院子里晒太阳。李木鱼就让铁杉坐在自己身边,他教铁杉“看”天上的云,“听”树上的鸟叫。他会伸出手指,指着天上的老鹰,对铁杉说:“铁杉,你看,那是老鹰,飞得好高啊!”然后,他会拿起铁杉的手,也指向天空,仿佛铁杉真的在看一样。
有时候,李木鱼会咳嗽,他会一边咳,一边对铁杉说:“铁杉,我没事,就是有点痒。你别担心。”说着,他还会费力地伸出手,拍拍铁杉的木头肩膀,像是在安慰它。
看着儿子和木偶“聊天”,脸上渐渐有了血色,李师傅的心里,像是灌满了蜜。他觉得,自己这半辈子的手艺,最得意的作品,不是那些桌椅板凳,而是这个不会说话的铁杉木偶。
奇迹,似乎真的发生了。
有了铁杉的陪伴,李木鱼的病,竟然一天天好了起来。他不再整夜咳嗽,脸色也慢慢红润了。他能下床走几步了,还能扶着墙,和铁杉在院子里“赛跑”。当然,每次都是李木鱼“赢”,他会高兴地抱着铁杉,在原地转圈,清脆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小院。
镇上的人看到李木鱼的变化,都惊呆了。他们纷纷议论,说李师傅肯定是请了什么高人,或者那铁杉木偶里住了神仙,才能治好李木鱼的病。有人甚至想出大价钱,向李师傅买这个木偶。
李师傅都摇着头拒绝了。他说:“这不是物件,这是我儿子的命。”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李木鱼长高了,也长壮实了,已经能和别的孩子一起上学了。但他还是最喜欢和铁杉待在一起。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屋里,跟铁杉分享学校里的趣事。铁杉就像一个忠实的哥哥,永远在那里,永远微笑着倾听。
然而,故事不会总一直这么平静。
这一年,柳溪镇来了个大人物。当朝的王爷要巡视江南,据说会路过柳溪镇。县太爷为了讨好王爷,下令全镇张灯结彩,还要准备最特别的贡品。
县太爷派人四处搜罗奇珍异宝,很快就听说了李师傅那个“神奇”的铁杉木偶。他亲自带人来到了李师傅家。
一看到铁杉木偶,县太爷的眼睛就直了。这木偶做得太精致了,简直就像个真人!他心想,要是把这个木偶献给王爷,王爷一高兴,自己的官位肯定还能再升一级!
“李木匠!”县太爷清了清嗓子,傲慢地说,“本官看中你这个木偶了。开个价吧,本官要买下它献给王爷!”
李师傅一听,赶紧把李木鱼和铁杉护在身后,连连摆手:“大人,使不得,使不得!这不是卖的东西,是我孩子的伴儿!”
“放肆!”县太爷脸一沉,“本官看得起你的破烂玩意儿,是你的福气!敬酒不吃吃罚酒!来人,给我抢!”
几个衙役如狼似虎地冲了上来。李师傅虽然是个木匠,但常年做力气活,身子骨也硬朗。他抄起一根木棍,挡在门口,红着眼吼道:“谁敢过来,我就跟他拼了!”
李木鱼吓得哇哇大哭,死死地抱着铁杉木偶,不让任何人碰它。铁杉木偶静静地立着,脸上的笑容,在那一刻显得有些悲伤。
就在这乱糟糟的时候,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住手!”
大家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华丽衣服的小公子,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下,走了过来。那小公子和李木鱼年纪相仿,但眉宇间带着一股贵气。他正是微服私访的王爷的小儿子,安世子。
安世子刚才在门外,看到了院子里发生的一切。他看到了李木鱼对木偶的珍爱,也看到了李师傅作为父亲的守护。
“县太爷,为了一只木偶,就在这里欺压一个手艺人,成何体统?”安世子淡淡地说道。
县太爷一看是世子,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跪下请罪:“下官不知是世子殿下,下官……下官也是为了给王爷准备贡品啊……”
安世子没理他,径直走到李木鱼面前,看着他怀里抱得紧紧的铁杉木偶,温和地问:“小兄弟,这个木偶,对你很重要吗?”
李木鱼含着泪,用力地点了点头:“嗯,它是我最好的朋友。”
安世子又看了看李师傅,看到了他眼中的焦急和恳求。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县太爷说:“王爷的贡品,要的是奇珍异宝,不是抢来的民脂民膏。这件事,到此为止。你回去吧,贡品的事,我自有安排。”
县太爷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走了。
院子里安静下来。李师傅拉着李木鱼,对着安世子千恩万谢。
安世子摆了摆手,目光又落在了铁杉木偶上。他看得入了迷,这木偶不仅工艺绝伦,更仿佛有一种说不出的灵气。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老伯,我……我也很喜欢这个木偶。我愿意用一千两银子,买下它,你看如何?”
一千两银子!这对李师傅来说,是个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有了这笔钱,他可以给李木鱼买最好的补品,请最好的郎中,甚至可以买个大宅子,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
李师傅的心,猛地动摇了。他看了一眼身边的李木鱼,李木鱼也正仰着头,用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不安。
爹,你会卖掉铁杉吗?
李师傅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他想起了这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想起了李木鱼病重时,自己那种绝望的心情。想起了自己是如何一刀一刀,把一个父亲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刻进了这块木头里。
钱,可以买到好药,买到好房子,但能买到儿子脸上的笑容吗?能买到那些和铁杉一起度过的,温暖的日日夜夜吗?
不能。
李师傅深吸一口气,对着安世子,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他抬起头,眼神无比坚定地说:“世子殿下,谢谢您的好意。但这个木偶,别说一千两,就是一万两,金山银山,我也不卖。”
他顿了顿,抚摸着李木鱼的头,继续说道:“因为它不是木头,它是我的另一颗心,是我儿子的半条命。有些东西,是钱买不来的。”
安世子愣住了。他看着眼前这个衣着朴素、满脸木屑的木匠,忽然觉得,他的身影比县太爷那身官袍要高大得多。他明白了,这个木偶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工艺,而在于它所承载的这份沉甸甸的父爱。
安世子笑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的笑。他再次摆手:“老伯,我明白了。是我唐突了。你是个好父亲,这个木偶,也是个好‘兄弟’。我不会再提买的事了。”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
风波过去了,柳溪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李木鱼的身体彻底好了,长成了一个壮实的小伙子。他跟着李师傅学起了木匠活,手艺也很有天赋。而那个铁杉木偶,依然被好好地保存在家里。
它身上的衣服换了一件又一件,但脸上的笑容,还是和当年一样,憨憨的,暖暖的。
后来,李师傅老了,拿不动刻刀了。李木鱼成了镇上最好的木匠。他常常会一边干活,一边跟铁杉聊天,就像小时候一样。
“铁杉,你看,我今天又做了一个小马车,跟当年爹做你的时候一样用心。”
“铁杉,爹今天又念叨你了,说你才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铁杉,谢谢你,谢谢你陪着我长大。”
铁杉木偶静静地听着,黑曜石的眼睛在夕阳下闪着柔和的光。它不会说话,但柳溪镇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它有一个最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