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金国皇室成员都没有得到尊严。
至少,完颜宗翰是个例外。
李勇的目光转向了不远处的完颜宗翰。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金国西路军元帅,此刻正骑在马上,闭着眼睛,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看起来苍老而疲惫,但依旧难掩其身上那份久经沙场的军人气质。
按照陛下赵翊的原话,完颜宗翰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给予了他特殊的礼遇,允许他骑马,不用被绳子捆绑。
李勇至今还记得,当初陛下率军包围完颜宗翰那座巨大而威严的老元帅府时的情景。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会有一场恶战。
毕竟,完颜宗翰曾经是金国的开国功臣,手握重兵,就算他已经辞职在家养老,府中的护卫也不在少数。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陛下的卫队到达元帅府门口时,府门却主动打开了。
一个老人,正是完颜宗翰,亲自走了出来,脸上没有丝毫的惊慌和抵抗,平静地领着陛下和他的卫队走了进去。
之后,陛下和完颜宗翰在府中密谈了一个时辰。
没有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如何谈的。
一个时辰后,元帅府上所有的护卫和家丁都主动缴械走了出来,秩序井然,没有一丝反抗。
而陛下走出府门时,只对身边的侍卫说了一句话:“不要为难他们。”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直到陛下班师回朝,准备押送金国皇室返回汴京时,才跟李勇提起完颜宗翰,说他是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所以该给的礼遇要给到。
对此,李勇只能想到,完颜宗翰在太原惨败后,主动交出了所有抢夺的财物,然后“光荣撤军”,班师回朝后,又直接辞去了所有军职,在家养老。
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识时务”,才得到了陛下的特殊对待。
可李勇不知道的是,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赵翊之所以对完颜宗翰如此宽容,不仅仅是因为他识时务,更重要的是,赵翊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记载中,了解到完颜宗翰虽然是攻宋的主将之一,但他在金国的内部政治斗争中,最终也是一个失败者,被金熙宗削夺了兵权,抑郁而终。
而且,赵翊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他知道,金国虽然已经亡国,但北方的草原上,还有着许多游牧部落。
留下完颜宗翰,给予他一定的礼遇,或许可以在未来利用他的影响力,稳定北方的局势,避免那些游牧部落趁机崛起,对大宋造成新的威胁。
当然,这些深层次的政治考量,赵翊此时还不方便透露给李勇。
“总政委,时间差不多了,该出发了。”刚才那名参谋再次走到李勇身边,提醒道。
李勇点了点头,从回忆中回过神来。他看了一眼那些依旧沉默的金国皇室成员,又看了看骑在马上的完颜宗翰,沉声说道:“传令下去,队伍出发!”
“是!”
随着参谋的传令声响起,休息了半个时辰的禁卫军将士们迅速集结,整理好队伍,再次踏上了前往汴京城的路程。
两万多人的队伍,如同一条长龙,在燕京城外的官道上缓缓前行。
先锋队的三千骑兵在前开路,扬起阵阵尘土;中间的三千精锐步兵严密地护卫着那一串金国皇室成员的囚车;
两侧的五千轻骑兵随时保持着警惕,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断后的五千士兵,其中一千名铁甲兵更是如同铜墙铁壁,守护着队伍的后方;
而四千名后勤人员,则推着粮车和物资,跟在队伍的最后面。
这样的长蛇阵,攻防兼备,无论金兵的残兵败将从哪里入手,都很难讨到便宜。
李勇骑在战马上,走在队伍的中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的环境。
他知道,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原来金国的腹地,靠近了大宋的边境,但危险并没有完全解除。
那些不甘失败的金兵残部,很可能还在暗中跟踪着他们,寻找着下手的机会。
他不禁又想起了当初陛下让他选择押送将领时的情景。
那是在金国上京会宁府的皇宫里,陛下赵翊召见了他。
当时,金国已经投降,皇室成员都被控制了起来。
陛下看着他,神色严肃地说道:“李勇,此次押送金国皇室前往汴京,事关重大。
金国虽灭,但其残余势力仍在,必定会不惜一切代驾来劫囚。
朕要你推荐一名可靠的禁卫军军长,此人需得有勇有谋,既能让部队绝对服从,又能在关键时刻大胆决断,绝不能给金人可乘之机。”
赵翊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李勇站在殿下,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也明白其背后的重大意义——那些被囚的金国君臣,是曾经屠戮千万大宋军民的刽子手,陛下要将他们押回汴京“审判”,这是给天下苍生一个交代,更是大宋国力鼎盛的象征。
几乎是赵翊话音刚落的瞬间,李勇便向前一步,单膝跪地,朗声道:“陛下!臣愿往!”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决绝。
殿内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连香炉里升起的烟似乎都凝滞了。
赵翊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一抹温和的笑意。
他从龙椅上站起身,走下台阶,亲手扶起李勇,拍了拍他的肩膀:“朕就知道你会主动请缨。
说实话,在朕心中,你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之所以让你推荐他人,不过是觉得这任务对你而言,有些“大材小用”。”
“陛下!”李勇闻言,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眼眶瞬间有些湿润。
他能感受到陛下话语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这份信任比任何赏赐都让他动容。
“陛下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臣定不辱使命,必将这些‘俘虏’安全押送到汴京城,交给陛下发落!”他几乎是哽咽着说出这番话,语气却异常坚定。
“好!朕相信你。”
赵翊笑着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去吧,朕在汴京等你的好消息。”
回忆至此,李勇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激荡平复下去。
他抬手抹去额头的汗水,目光再次投向远方。
燕京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他知道,最艰难的路程已经过去,但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勒马转身,对着身后的队伍大喝一声:“兄弟们!加把劲!燕京就在前面!金兵再也不敢来了,我们一定要安全把人送到汴京城,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不辜负陛下信任!”
“押送俘虏!安全抵达!”
队伍中响起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士气瞬间高涨。
阳光洒在士兵们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与远处燕京城的轮廓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充满力量与决心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