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没到半个时辰就已经传遍整个安陆侯府,三夫人宋氏得意一笑:“一个铜子儿的便宜都别想占。”
二夫人胡氏表情一松:“终于又省下一笔钱……要是能把大房那堆人都赶出去就好了。”
就在各方的盘算中,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温清宁出嫁的日子。
府上各处都挂着喜庆的红绸,平安和发财几乎用跑的在各处做最后的检查。
平安满脑袋汗,带着粗重的喘息说道:“发财!你不是做过月老!你给我个准话,没有什么疏漏了吧!”
发财眨了眨眼,把眼皮上挂着汗珠眨掉,一双眼睛四处环视,语气里满是不确定:“应该没有吧。”
“什么叫做应该!”平安掐腰瞪眼。
发财把他拨到一旁,眼睛仍在四处端详:“我是做过月老,可没嫁过啊!”
噔噔噔!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两人的谈话,顺着声音看去看到竽瑟提着裙子跑到飞快。
两人何时看到过这个样子的竽瑟,连忙追上去,一边跟着跑,一边问道:“是不是哪里出纰漏了?”
“鞭炮爆竹是不是不够?还是地衣不够用了?”
竽瑟抽空回了一句“人到了”。
“这么快!”发财大惊,“接亲的吉时还没到啊!”
平安脱口而出:“侯爷也太性急了!”
说完就要让众人准备。
竽瑟出声阻拦:“不是侯爷,是丁掌柜他们!”
“延祚坊的人这么早就到了!”平安当即松了口气,慢下速度道,“那我赶紧去迎迎。不过竽瑟姐,你也不用这么紧张,都是老相识。”
竽瑟换了口气,气喘吁吁道:“不光丁掌柜他们,来了好多人!”
平安问道:“书林和言盛金柜坊的人也到了?”
竽瑟点点头:“书林的少东家来了!言盛金来的是总掌柜!除了他们还有好多没见过的人,都带了东西!你们两个赶紧出去招待,我进屋去向郡君禀告。”
温清宁在屋中已经听到竽瑟的话,对身后的梳头娘子说道:“先稍等,我去见客。”
梳头娘子一愣:“郡君,您是新妇,新郎未来迎亲前不好出去见外客。”
“我这没有那么多讲究。”说着,温清宁命竽瑟服侍自己换衣裳朝前院走去。
穿过中门,前院并没有人。
疑惑之下继续往外走,刚到府门,就看到外面的大街上站满了人,而在人群中还放着许多专门用来盛放嫁妆的红色嫁笼。
“那些好像都是他们送给郡君的嫁妆。”竽瑟在她耳边小声说道。
温清宁按照礼俗准备了床榻帷帐、日常器具以及一些布帛,另外就是沈钧行送来的聘财。
她准备的这些东西放在寻常人家其实已经足够,可放在勋贵官员之家,尤其在崇尚厚嫁的风气下,就显得分外寒酸。
众人停下寒暄说笑,俱都朝她望了过去。
温清宁看到这些人,惊得瞪大了眼睛,旋即眼眶一热,哽着喉咙说不出话来。
片刻的静默后,一名身着儒袍的中年男子率先自人群中走出。
温清宁瞬间认出来人。
“栾先生!”
被唤作栾先生的男子朗声说道:“均州无涯书院代表均州乡老贺温小娘子大喜!温公在世时,曾将自己奉料中的八成捐出,扶助均州百姓。
“温公离开均州前的叮嘱,我等一直照做。至我等来京之日,州县之间的路已经全部铺完,开始着手修整县与各村之间的通路。
“因均州土质适合种植药材,各村以村为主种植的药田已经完成八成。另,温公在任时组建的医坊业已完成……均州能有如今,温公功不可没。均州乡老听闻小娘子出嫁,现奉上奁俭二十抬。”
话音一落,便有人抬着嫁笼自人群中走出来,沉甸甸的嫁笼把担杖都压弯了。
温清宁眼中瞬间蓄满泪水,微微张开的嘴唇哆嗦着。
栾先生望着温清宁的脸,满脸怀念欣慰。
“当年跟在温兄身后小姑娘终于长大了!你阿耶过世前曾给我去过信,他说他一生没求过什么人,唯一亏欠放不下的就是你和师兄。希望有一日你们去到均州落脚的时候,我能照拂一二。
“你师兄……罢了,今日大喜的日子不提那些。你只要知道,我们均州是你的娘家。哪一日受了委屈,不想在这儿待着了只管来信,我们来接你回家!”
一旁均州乡老纷纷附和:“小娘子不要怕,你还有咱们!”
温清宁哽咽着点点头,恭敬下拜:“温清宁拜谢叔伯婶娘们。”
“小娘子,我们也来给你送嫁妆!”
一个身形高挑匀称的妇人带着几个壮硕的年轻汉子走到温清宁面前,抬手拍了拍她的脑袋,哈哈一笑:“小娘子,大喜啊!”
听到这熟悉的爽朗声音,温清宁讶然抬头:“毕婶子!”
毕婶子捏了捏她脸上的肉,点点头:“不错,比离开咱们瓦潭县的时候胖了!”
她大手一挥,指着嫁笼说道:“这二十抬是咱们瓦潭县出的嫁妆,都是山货皮草,还有些老参什么的。我不会说那些好听话,但就凭你阿耶为咱们瓦潭做的那些事,你就是咱们瓦潭自己的闺女!”
说着,她从后腰解下一条软鞭,递给温清宁:
“我打听过你要嫁的人家,听说里面乱的很,你随身带着这个,遇到不长眼的就使劲抽。你这一身猫崽子的力气打不坏人,就算打坏了也不打紧,你记得和我说,我让大郎他们替你去蹲几天大牢。”
温清宁听得哭笑不得,却还是把软鞭仔细收好笑着应了一声好。
毕婶子之后就是书林的少东家。
“温小娘子,这是贺礼。温公当年帮着助我们建立书林,我家老头子原本要给温公分红,奈何温公无论如何都不肯收下。
“温公当年病重前曾给家父去信,希望有朝一日小娘子求助上门时,要我书林能看在这一份情谊上,帮小娘子一回。
“今日小娘子出嫁,书林送上分红两成,往后只要小娘子需要,我书林可随叫随到。”
雷三回捧着一个木函送到温清宁面前,笑道:“小娘子请收下。”
书林少东家笑着用眼神催促。
温清宁略一犹豫,双手接下:“多谢。”
“后面还有不少人等着,改日你到书林我们再叙旧。”书林少东家笑了笑带雷三回把位置让开。
“姚州贺小娘子大喜!送上奁俭二十抬!”
“言胜金柜坊贺小娘子大喜!送上奁俭二十抬!”
“延祚坊街邻贺小娘子大喜!送上奁俭十抬!”
……
随着一声声道贺,绵延的轿笼在百姓的围观中被抬入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