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卯时初刻,东宫的青铜漏壶刚滴完第三斗水,李承乾揉着后腰从席榻上坐起。跪坐了整夜的《贞观令》修订稿前,他只觉尾椎骨像被无数细针攒刺,襕衫下摆因长时间压迫变得皱如霜菊。窗外,小福子正踮脚摘露水中的梧桐叶,青石板上倒映着他微驼的背影——这让李承乾忽然想起昨日早朝时,父亲李世民扶着御案起身的刹那,腰间玉带竟在龙袍上压出深深的痕。

“殿下该用朝露盥手了。”小福子捧着鎏金盆进来,盆中浮着新鲜采摘的玫瑰花瓣。李承乾将手浸入水中,目光落在盆沿雕刻的饕餮纹上,忽然开口:“去取张胡凳来。”宦官愣了愣,低头道:“回殿下,尚方监昨日才送了新制的矮几......”“不是矮几,是胡人的那种凳子。”李承乾打断道,“前日波斯使团送来的,放在西暖阁那只。”

胡凳搬来前,李承乾已脱了繁重的朝服,只着月白中衣跪坐在青砖上。当四足方凳触地的刹那,他忽然想起突厥商队歇息时,那些高鼻深目的胡商随意坐在木凳上掷骰子的模样——膝盖不必再抵着胸口,腰背竟能自然挺直,这让他不禁想起前世课堂里的木椅。

“殿下,这胡凳不合礼制......”小福子欲言又止,目光瞟向墙上悬挂的《周礼》图示。李承乾却摆摆手,示意他将案几搬来:“孤只试坐片刻。”他将《贞观令》摊在膝头,忽然发现视线高度比跪坐时低了三寸,反而更便于阅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凳面的胡桃木纹理,他忽然想起李泰前日在太液池边画的“会动的桌子”——那小子说要在桌腿装轮子,推着走就能追蝴蝶。

辰时三刻,李泰顶着鸡窝头冲进殿内,鹅黄色襕衫上沾着不知何处蹭来的草汁:“皇兄!我把你的博山炉改了!”他怀里抱着个古怪物件,炉盖歪歪斜斜插着根竹管,“用竹筒导烟,就不会熏着眼睛啦!”话音未落,炉中残留的龙涎香突然喷涌而出,糊了小胖墩儿一脸灰。

李承乾忍俊不禁,伸手替弟弟拂去鼻尖的香灰:“又去将作监拿工匠的竹料了?”他瞥见李泰脚下踩着的木屐,忽然注意到鞋底磨损严重,“为何不穿新制的软底锦鞋?”李泰撇了撇嘴,往胡凳上一坐:“锦鞋太软,跑起来没力气!还是木屐带劲,昨天我穿着它从望春门跑到西市,比小福子的马车还快!”

李承乾这才注意到,胡凳在李泰的重量下微微摇晃,四足与青砖接触面竟磨出了浅痕。他皱眉伸手按住凳面,感受到木料间细微的晃动:“此凳虽便,却不够稳固。四弟,你昨日说在太液池看见水鸟站在荷叶上不会沉,可有什么妙法?”

李泰眼睛一亮,胖手在胡凳腿上比划:“像荷叶茎秆那样分节!下面粗上面细,再用铁钉钉牢!”他忽然跳下凳子,扒着李承乾的衣袖往屋外拽,“走!去将作监找老铜匠!我知道哪儿有不用烧就能粘住木头的树胶!”

两人赶到将作监时,晨雾正被阳光揉碎。掌管木器的王师傅正在教学徒做曲几,见李承乾盯着案上的卯榫结构出神,便笑着递过一把羊角锤:“太子殿下可是想改良胡凳?小人昨日也琢磨着,若在凳腿加些横枨,许能更结实。”

李承乾接过锤子,试着将两根木条钉成十字形支架:“横枨要离地三寸,既不妨碍腿脚,又能承重。”他转头看向正在翻找树胶的李泰,“四弟,把你画的‘荷叶分节图’给王师傅瞧瞧。”少年闻言立刻来了精神,从袖中掏出皱巴巴的图纸,上面歪歪扭扭画着分节的凳腿,每个节点都标着“铁环加固”。

巳时过半,改良后的胡凳终于成型。李承乾亲自坐在上面摇晃,只觉四平八稳,凳面的胡桃木经细砂纸打磨后,触感温润如脂。李泰得意地晃着胖脚,忽然指着墙上挂着的青铜漏壶:“皇兄!若在凳面装个小抽屉,就能放算筹和糕点啦!”话音刚落,便被王师傅取笑:“小王爷莫不是想把胡凳变成百宝箱?”

午间在将作监用罢简餐,李承乾带着新制的胡凳前往太极殿。途经甘露殿时,见几个宫女正跪在廊下擦拭栏杆,膝头的布帛已被露水浸透。他停下脚步,示意小福子将胡凳搬过去:“你们且坐着擦。”为首的宫女惶恐地跪下:“使不得!婢子们......”“孤让你们坐,便坐。”李承乾打断道,目光落在她们红肿的膝盖上,“跪久了伤气血,如何侍奉陛下?”

宫女们面面相觑,终于战战兢兢地坐上胡凳。当腰背接触到凳面的刹那,几人同时发出低叹。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宫女轻抚凳面,忽然哽咽:“这可比老家的土炕舒服多了......”李承乾心中一软,想起民间百姓跪坐用餐的场景,转头对小福子道:“传孤令,着少府监制作一批松木胡凳,送往掖庭和六局,供宫人休憩。”

未时初刻,太极殿西暖阁内,李世民正捏着狼毫批改《括地志》。李承乾进门时,正见父亲揉按右膝的动作,玉带銙在龙袍上压出一道深深的痕。“父皇今日又跪坐了两个时辰?”他示意小福子搬来胡凳,“试试这个。”

李世民挑眉看着眼前的四足方凳,指尖划过凳面的“贞观之治”阴刻纹:“二郎这是要教孤学胡人?”李承乾笑着扶父亲坐下,见皇帝腰背刚贴上凳面,眉峰便微微舒展,心中一喜:“胡凳虽来自西域,却可补中原坐具之缺。儿臣试过,用此凳批阅奏折,效率能增三成。”

皇帝伸手摩挲着凳腿的十字横枨,忽然想起武德年间征战时,在突厥帐中见过类似的坐具。那时他总笑胡人“不知礼仪”,此刻却觉这小小的凳子,竟比金銮殿的龙椅更懂人心。“泰儿也参与了改良?”他指了指凳面边缘的小熊刻纹,嘴角扬起笑意。

李承乾点头,从袖中取出李泰绘制的“胡凳百用图”:“四弟说,将来要在凳面装墨砚槽、放茶盏的凹坑,甚至......”他忽然住了口,想起弟弟昨夜说的“能飞的胡凳”,忍不住轻笑。李世民接过图纸,看着上面五花八门的改良方案,忽然大笑出声:“好个‘胡凳百用’!照此下去,泰儿怕是要把整张凳子变成机关匣了!”

申时三刻,李泰抱着一堆木雕零件冲进暖阁,胖脸上沾着木屑:“父皇!皇兄!我给胡凳装了‘小肚子’!”他掀开凳面,露出里面整齐排列的算筹和蜜饯盒,“这样批奏折时就能随手拿算筹,还能偷吃桂花糖!”李世民笑着摇头,却在看到蜜饯盒里整齐码放的枸杞时,眼中闪过暖意——这小子,竟记得自己医嘱里说要少食甜腻。

“过来让父皇看看手。”李世民招手让李泰近前,捏着少年沾满树胶的指尖轻轻擦拭,“尚方监的铜钉可伤着你了?”李泰晃了晃胖手:“才没有!王师傅夸我榫卯做得比学徒还好呢!”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木雕小乌龟,“这个送给父皇,放在胡凳上能当镇纸!”

暮色漫上暖阁窗棂时,李世民望着案头堆叠的奏折,忽然指了指胡凳:“二郎,你说这凳子若推广到民间,百姓会如何看待?”李承乾顺着父亲的目光望去,见夕阳正透过雕花窗棂,在胡凳的木纹上织出金箔般的纹路:“百姓或许不知礼制,但应知冷暖。若能让耕者歇脚时不必蹲在泥里,织者织布时不必蜷着腰背,便是大善。”

皇帝转头看他,见少年眼中跳动的光,竟与自己当年在渭水之畔望见百姓炊烟时如出一辙。他抬手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指尖触到儿子中衣下突起的肩胛骨——这孩子,竟比去年又瘦了些。“明日早朝,你随侍在侧。”李世民忽然开口,“让众臣看看,何为‘礼制从宜’。”

是夜,东宫烛火通明。李承乾伏在胡凳上绘制民间版胡床图,李泰趴在一旁用算筹计算松木的承重极限。案头的博山炉飘出淡淡龙涎香,忽然被夜风卷着,掠过墙上新挂的《胡凳改良十法》。李泰忽然指着图纸上的横枨:“皇兄,若把横枨换成藤条编织,既能减重,又能透气!”

李承乾抬头看向窗外,见银河横亘如练,忽然想起白日里宫女坐在胡凳上的笑脸。他放下狼毫,伸手替弟弟掖好滑落的锦被:“四弟可知,你今日做的木乌龟,比任何玉器都贵重?”李泰揉着眼睛打哈欠:“因为能当镇纸?”“因为它让父皇想起,自己不只是皇帝,更是父亲。”李承乾轻声道,指尖抚过胡凳边缘的小熊刻纹。

更鼓声中,李泰渐渐睡去,嘴角还沾着没擦净的树胶。李承乾望着少年圆乎乎的侧脸,忽然想起原身的记忆幼年时,他趴在父亲背上看长安城灯火的模样。那时他以为,盛世是金戈铁马、万国来朝,如今才明白,盛世亦可是一张能让父亲直起腰背的凳子,一个能让弟弟肆意雕琢的木块,一窗能让宫人舒展眉头的暖光。

他提笔在图纸空白处写下:“器以载情,情重于礼。”李承乾笑着吹灭烛火,月光爬上胡凳的小熊刻纹,将少年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两株正在生长的树苗,根系深扎泥土,枝叶却向着星辰的方向。

次日早朝,当李承乾扶着父亲坐上改良后的胡床时,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魏征望着御案旁的胡床,目光落在凳腿的“礼”字阴刻纹上,忽然出列奏道:“陛下,此床虽便,然龙椅为至尊之象......”“玄成啊,”李世民抬手示意,“孤之胡床,椅背刻‘贞观’二字,扶手雕五爪螭龙,与卿等所用自有分别。”他指了指阶下的文臣,“诸位爱卿若觉跪坐辛苦,亦可备胡凳——但需记住,坐得直,方能行得正。”

散朝后,李泰拽着李承乾往尚食局跑,胖脸上满是兴奋:“皇兄!我想到了!在胡凳上装个可旋转的小桌板,就能一边吃饭一边画画啦!”路过掖庭时,昨日那几个宫女正围着胡凳说笑,见李承乾过来,纷纷起身福礼,膝头的布帛干爽洁净。其中一人捧着个绣着小熊的布垫:“谢太子殿下,婢子们用碎布头做了软垫,坐着更舒服了。”

李承乾看着布垫上歪歪扭扭的针脚,忽然想起母亲长孙皇后生前常说的“一针一线,皆是民心”。他转头看向李泰,见弟弟正蹲在地上,用树枝在胡凳旁画着“会转的桌板”,阳光穿过他的指缝,在青砖上织出金色的网。

是日晌午,东宫小厨房里飘出阵阵甜香。李承乾坐在新制的旋转胡凳上,看着李泰手忙脚乱地往桌板凹坑里放葡萄,忽然轻笑出声。窗外,春燕衔泥掠过,檐下的胡凳上,不知何时多了个木雕小乌龟,正驮着块桂花糖,在阳光下晒得暖融融的。

这一日的长安,风中有柳絮轻扬,坊间有胡凳新卖,太极殿的胡床上,放着李泰送的木雕镇纸,东宫的案头,摆着宫女绣的小熊软垫。李承乾忽然明白,所谓贞观之治,从来不是冷冰冰的典章制度,而是这宫墙内外,无数人愿意为了“坐得舒服些”“活得自在些”而用心琢磨的烟火气,是父亲眼中的柔光,弟弟手中的木屑,和整个大唐土地上,正在悄悄生长的、关于美好的无数可能。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