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屏幕还亮着,沈逸的手指停在关机键上方,迟迟没有按下去。刚才那道无声的震动还在指尖残留,像一滴水落在烧热的铁板上,瞬间蒸发,却留下灼痕。
他调出后台运行日志,逐帧回溯数据流。系统没有报错,也没有外部入侵痕迹,但就在模拟演练结束后的第十七秒,一段加密信号包悄然接入——不是通过常规信道,而是经由“潜力挖掘预警”模块的隐秘端口被动接收。
这不是正常流程。
他启动“策略模拟空间”,将整段脉冲反向解析。三分钟后,解密完成。情报内容让他的瞳孔微微一缩。
地下组织核心防御区在十二小时前完成了一次紧急调度。原定潜入路径的通风层已被加装动态识别AI,所有进入区域的生命体都会被实时面部扫描,数据库同步更新至中央监控。更麻烦的是,巡逻路线重新编排,守卫单位增加了两组机动小队,专门针对非常规移动轨迹进行拦截。
他们已经察觉了异常。
沈逸靠回椅背,呼吸放轻。如果按照原计划行动,身份暴露概率超过八成。这不是风险,是陷阱。
但他继续往下看时,嘴角忽然动了一下。
情报末尾附带一张未标记的结构图,显示能源管道区近期因外部供电检修,临时降低了内部警戒等级。三号主阀至冷却舱之间的维修通道,在每日凌晨两点到两点零七分之间,会关闭非必要监控节点,以配合远程电力调控。这段时间内,红外与声波探测全部暂停,只有基础压力传感器运作。
而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特定频率的震动干扰规避。
这是个漏洞,而且是对方刻意隐藏的信息死角。
他立刻调取地形模型,导入新参数。这片区域原本不在考虑范围内,环境复杂,高温蒸汽频繁释放,一旦触发连锁反应,整条路径会被自动封锁。但现在,这个高风险地带反而成了唯一可行的突破口。
他取出三枚存放在系统收纳格中的“侦察型数据碎片”,兑换为一次高精度虚拟渗透扫描权限。画面切换,策略模拟空间开始推演。
十万次路径模拟,耗时四分钟。
结果显示:在穿戴隔热护具、控制步频节奏、并使用微型震动干扰器的前提下,有百分之九十三的成功率实现零警报通行。最佳窗口期正是凌晨两点零三分,持续七分钟,足够完成潜入。
系统自动标注该路径为“低风险高回报替代方案”,并在三维地图上标出接入点坐标和时间节点建议。
沈逸深吸一口气,手指敲下确认键。
“林悦,陈宇。”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指挥室里清晰响起。
两人同时抬头。
“别收拾东西了,计划要改。”
林悦停下正在整理背包的动作,眉头微皱:“出问题了?”
“比预想的严重。”沈逸将情报投影到主沙盘,“原路线已经被设防,AI面部识别升级,我们进去就是自投罗网。”
陈宇走近几步,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这情报哪来的?这么准?”
“系统推送的。”沈逸没有多解释,“来源可靠。我已经用碎片兑换了扫描权限,做过十万次推演,可信度九成以上。”
“可管道区那种地方……”林悦看着热力图上那一片红黄交错的区域,“温度波动太大,设备容易失灵,而且万一中途遇到维修机器人呢?”
“那段时间不会启用自动化巡检。”沈逸调出城市电网调度记录,“现实世界的变电站正在做负载测试,游戏内的能源系统必须保持同步状态,否则会引发逻辑冲突。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降低监控——为了防止数据紊乱。”
陈宇盯着地图看了几秒,忽然问:“你怎么确定这不是他们故意放出来的假信息?引我们走这条路?”
沈逸点头:“想过。但如果真是陷阱,没必要把时间卡得这么死。真正的诱饵会留出更多操作空间,让人误以为有机可乘。而这七分钟,精确到秒,反而说明它是真实存在的技术限制。”
他又打开一组对比图:“你们看,过去三天,这条路径的警戒强度持续下降。如果是伪装,应该先降后升,制造松懈假象。但它一直维持低位,没有反弹趋势。”
林悦咬了下嘴唇:“可我们没实地走过这段路,任何意外都可能打断节奏。”
“所以才要改。”沈逸说,“原来的路线现在才是真正的意外高发区。至少这条路,我们知道危险在哪,能提前准备。”
陈宇沉默片刻,终于开口:“那就换。”
林悦看向他,有些意外。
“我不是信任运气。”陈宇耸肩,“我是信他算出来的数据。毕竟上次我凭感觉选路,结果你们也看到了。”
沈逸没接话,直接在行动计划文档中删除原潜入路径,插入新坐标,并将时间节点调整至凌晨两点零三分。他同步更新撤离预案,保留原有路线作为备用通道,以防主路径突发封锁。
“新路线全程一千二百米,中途有三个关键节点。”他指着投影,“第一,穿过主阀井时必须保持低速移动,避免压力差触发警报;第二,冷却舱外的弯道有盲区,适合部署干扰器;第三,接入点位于配电间侧门,门锁需要物理破解,我会提前准备好工具。”
林悦快速记录要点,随后提出疑问:“干扰器的信号覆盖范围够吗?那段弯道太窄,如果贴片角度不对……”
“我已经测试过角度。”沈逸打断她,“交接时掌心朝上,抬高两厘米,对接成功率提升百分之二十一。细节等会再练,现在先确认路线。”
陈宇忽然伸手,指向地图边缘一处不起眼的标记:“这里有个备用电源箱,能不能利用?万一主线路断了,还能撑一会儿。”
沈逸放大区域,眼神微动:“你说得对。我可以把它设为应急中继点,一旦通讯中断,自动激活短距脉冲信号。”
他迅速修改方案,在文档中添加b级备用指令。
三人围着沙盘,逐项核对变更内容。林悦负责检查时间节点与设备匹配度,陈宇则反复推演各环节响应顺序。随着讨论深入,最初的疑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新路径的战术评估。
二十分钟后,新版行动计划基本定型。
沈逸最后浏览一遍文档,所有条目均已更新,绿色确认标识完整排列。
他正准备保存文件,终端突然轻微闪烁了一下。
不是警报,也不是提示音。
是一行小字,浮现在界面右下角:
【检测到未知信号残留,来源:未注册节点】
他皱眉,立即追踪Ip路径。
路径在经过七个跳转后中断,终点指向一个早已废弃的游戏服务器分区。
那里本不该有任何活动。
他盯着屏幕,手指缓缓移回键盘。
林悦注意到他的停顿:“怎么了?”
沈逸没有回答。
他调出刚才的情报包原始代码,在最后一行发现了一个极小的附加字段——像是签名,又像是标记。
字符组合毫无规律,但当他把视角倾斜三十度查看时,那些乱码忽然呈现出另一个形状。
像一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