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岳鸣细细咀嚼着油焖冬笋,筷子不自觉地又伸向了瓷盘。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筷子已经夹起下一块油焖冬笋了。
酱汁的咸香与冬笋的清甜在口腔里层层递进,每一口都带着扎实的满足感。
他忍不住眯起眼睛,多年来品鉴美食养成的挑剔味蕾,此刻竟找不出半点瑕疵。
他做美食点评这些年,吃过不少山珍海味,却很少有食材能像这冬笋一样,把鲜字诠释得如此透彻。
紧接着,冬笋鸡汤也端了上来。
奶白色的汤汁冒着氤氲热气,几片半透的笋片浮在表面,还点缀着几颗鲜红的枸杞,看着就让人暖意融融。
他舀起一勺汤,特意避开浮油,小心翼翼地送进嘴里。
汤汁刚触到舌尖,醇厚的肉香便率先散开,紧接着,冬笋特有的清甜味儿悄然浮现,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层次分明却又融合得恰到好处。
没有丝毫味精的齁感,全是食材本身的鲜香,滑过喉咙时,连带着五脏六腑都跟着舒坦起来。
他又夹起一块笋片,牙齿轻轻咬下,饱满的汤汁瞬间在唇齿间爆开,软嫩的笋肉带着些许韧劲,嚼起来毫无负担,咽下后嘴里还留着淡淡的竹香。
“好茶配好器,好食材也得好厨艺衬啊。”
赵岳鸣忍不住低声赞叹,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角,朝着刚路过的赵莉莉招了招手,
“小姑娘,麻烦叫你们老板出来一下,我有事情想请教。”
赵莉莉愣了一下,连忙应道:
“您稍等,我这就去叫我们老板。”
说着快步走到柜台后,小声跟夏沐说了情况。
夏沐正对着账本核对冬笋的用量,闻言抬头看向角落里的赵岳鸣。
见他气质儒雅,桌上的两道菜吃得干干净净,心里大概有了数,整理了一下衣角便走了过去:
“先生您好,我是这家店的老板夏沐,听说您找我?”
赵岳鸣站起身,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夏老板您好,我叫赵岳鸣,是个美食爱好者,平时喜欢在网上分享一些美食点评。”
“不知道能否冒昧请你做个采访。”
他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点开自己的账号页面递了过去,
“这是我的账号,目前有九十二万粉丝。”
夏沐低头看去,屏幕上的账号头像正是赵岳鸣本人,简介写着“资深美食评论人,专注食材本味探索”。
其中最让他在意的是,对方的资料中有一个美食家的蓝v认证。
好家伙,官方认证的美食家,这是什么鬼?
对方最新几条的视频,点赞都在几万到十几万,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流量相当不错的账号。
她心里微微一动,自从饭店火了之后,确实有几个本地的小主播来拍过视频。
但粉丝量最多的也不过几万,除了最开始的袁大熊意外,像赵岳鸣这样有近百万粉丝的专业美食大 V,还是头一个。
“赵老师您好,久仰大名。”
夏沐礼貌地回应。
赵岳鸣收回手机,目光落在空盘上,语气里满是诚恳:
“夏老板太客气了。
说实话,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吃过这么正宗的冬笋了。
对,上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冬笋,已经是四五年前在云南吃的。
你们家这冬笋,不管是新鲜度还是口感,都是顶尖水准。”
他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期待:
“我想专门为你们家的冬笋菜品写一篇点评,再拍个简短的视频,好好跟我的粉丝推荐一下。
不知道夏老板能不能接受我的采访?
就问几个关于冬笋和做菜的问题,不会耽误您太多时间。”
夏沐略一思忖,便点头应道:
“当然可以,赵老师能看得上我们这小店的菜,是我们的荣幸。”
她心里清楚,专业美食大V的推荐可比普通主播的探店视频有分量多了。
当初夏家饭店能够顺利的火起来,也全靠袁大熊的帮忙。
两人找了个靠窗的空位坐下,赵岳鸣打开手机录音,率先问道:
“夏老板,冒昧问一下,你们家的冬笋是从哪里采购的?
这个季节能有这么新鲜的冬笋,实在难得。”
这个问题夏沐早有准备,笑着答道:
“是托乡下的亲戚帮忙收的,那边有片老竹林,冬笋长得特别好。
每天凌晨采摘,上午就能运到店里,保证新鲜。”
她刻意模糊了具体来源,既合情合理,又不会暴露时空门的秘密。
接着,赵岳鸣又问了好几个问题。
夏沐都应对自如,既说出了做菜的关键步骤,又没泄露太多“独家秘方”。
不知不觉间,十多分钟过去了,采访也接近了尾声。
“太感谢夏老板了,今天真是受益匪浅。”
赵岳鸣关掉录音,站起身跟夏沐握手,
“视频和文章我明天就能发出来,相信我的粉丝们肯定会喜欢这里的味道。”
“那就先谢谢赵老师了。”夏沐笑着回应。
送走赵岳鸣后,夏沐回到柜台,心里隐隐有些期待。
第二天下午,赵岳鸣的视频准时发布了。
视频没有花哨的剪辑和夸张的背景音乐,开篇就是夏家饭店的门头,接着是油焖冬笋和冬笋鸡汤的特写,镜头扫过餐桌时,还能看到满座的客人。
赵岳鸣的声音温和而沉稳: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家藏在镇上的宝藏饭店,他们家的冬笋菜品堪称一绝。
油焖冬笋酱香浓郁,笋肉脆嫩多汁;
冬笋鸡汤鲜而不腻,每一口都是食材本味……”
他详细讲解了菜品的口感,还分享了采访时得知的烹饪技巧,最后真诚地说:
“作为一个吃遍南北的美食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我今年吃过最好的冬笋,性价比极高,值得一试。”
视频发布还不到一个小时,评论区就热闹了起来。
“赵老师推荐的肯定没错,明天就开车过去尝尝!”
“看这笋的颜色就知道新鲜,不像有些店用的陈年笋”
“坐标镇区里,我特意查了路线,才半个小时,周末带家人去打卡”
……
点赞量和转发量也在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