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五文是筐的钱,蚕茧四十八文,加起来五十三文。”
铜钱一枚枚被递过去。
“你点点看,有没有错。”
李木摆摆手,语气坦然。
“不用数了,应该没错。你苏家做事一向公正,我信得过。”
一旁的苏云海走到李青身边,忍不住打趣道。
“你看你哥都分完了才来,人已经把筐都交上去了。”
“你怎么不学学人家?哈哈哈!总比在这儿手忙脚乱强。”
“我那时候懒得搞嘛。”
李青脸一红,声音却带着点倔强。
“再说了,我现在也在分呢!一个没落下!”
“行行行……”
苏云海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我数完啦,总共四十二堆!”
李青忽然提高了声音。
“苏云海,你亲自过来瞅一眼!”
苏云海一听就明白她是故意的,心里却并不恼。
他蹲下身子,认真地数了起来。
“一二三……二十一……四十二。对了。”
“东哥!”
他抬起头,冲着堂屋门口喊了一声。
“阿青这儿是四十二堆,筐和她哥一样大小,总共四十七文。”
李青接过那一小堆铜钱,冰凉的触感却让她心头一热。
这是他头一回亲手拿到这么多钱,一文一文地积攒,终于有了分量。
他低着头,眼眶立马就红了,差点落下泪来。
可这是在苏家,他不能失态。
李木来之前也算过能拿多少工钱,心里还盘算着够不够给娘买副护膝,给弟弟添件厚袄。
可真当那一把铜板实实在在地塞进手里时,还是忍不住心头一颤。
他是男人,肩上扛的是整个家,不能当着人面掉眼泪。
另外三个人也各自领了四五十文钱。
他们低着头数着钱,鼻尖泛酸。
这时,苏云东清了清嗓子。
“明天你们送蚕茧过来的时候,我们会教你们怎么用这个。”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这东西能做成被子,蚕丝被。”
大家一听,眼睛都亮了。
现在棉花贵得很,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
还有些人家的被褥里塞的全是破布条。
孩子盖着的被子薄得像纸,半夜常常冻醒。
苏家人做好了蚕丝被,却不打算拿来卖钱,反而想教给大家怎么做。
他们就想让村里人都能暖暖和和地过冬。
今天,苏简氏、苏简氏和苏李氏每人背了一床蚕丝被。
她们还特意带了些豆干和豆腐,回了娘家。
她们三个的娘家都在隔壁福村。
苏老太看到苏老爹回来了,声音带着几分责备。
“你怎么才回来?”
紧接着,她又转身招呼苏老爹。
“老头子,快,快来搭把手!咱们两个闺女今天回娘家,东西得送过去!”
于是,苏老太和苏老爹两人各抱一床被子,一步一步朝女儿家走去。
“我娘她们今天都出门了,得明天才能回来。”
苏云东站在院门口,冲着众人解释说。
李木赶紧摆手,脸上挤出一抹笑。
“不碍事,不急。你们忙你们的,我们先回去就行。”
他低头拍了拍筐子,示意东西都好好的,没耽误。
到家后,他们立刻把今天挣了多少钱的事告诉了爹娘。
李木和李青把钱全交给了娘。
李木蹲在娘跟前,认真地说。
“娘,您先收着。叔叔现在在苏家做工,将来要是成亲,还要靠您张罗。咱们没祖父祖母帮衬,您得多费心了。”
李青也笑着接话。
“是啊娘,明天苏家还要教我们做蚕丝被呢!听说那被子又轻又暖,比棉花还舒服!以后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新被子啦!”
李何氏听得心里发酸,声音也柔和下来。
“傻孩子,那你们得多费劲去找蚕茧了,风吹日晒的,多不容易啊。不过别担心,到时候娘给你们搭把手,一块儿捡,一块儿剥,不让你俩太累。”
她看着两个儿子,满心欣慰。
家里男人现在都在苏家有活干,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她从那九十文里,小心翼翼地数出二十文,给兄弟俩每人抽出十文。
“你们还小,孝心娘都懂,也记在心里了。但现在你爹和你叔都有工钱,家里的担子他们扛着,不靠你们操心。想吃点啥,就去买点零嘴,别省着,该花就花。”
其他三家的孩子也把钱交了上来。
可家里收入不稳,就没给他们零花。
苏眠眠待在家里实在闷得慌,整天坐在窗边发呆。
最近吃的都是差不多的东西,早吃腻了。
她望着院门口,心里盼着哪天也能出门走走。
她忽然想起,作坊边上有条小溪。
她蹲在溪边的时候曾见过小鱼在水中穿梭。
她心里盘算着,要是能抓几条回去,煮一碗鲜汤,味道一定不错。
不过现在的人大多嫌鱼虾腥气重,闻着就想吐。
除非实在没吃的,才会去溪边捞几条凑合着下锅。
村里人都觉得抓鱼是粗人干的活儿,女孩子去碰水、沾泥,成何体统?
因此,很少有人愿意下水。
苏眠眠是真想去抓,她早就眼馋那溪里的小鱼小虾了。
可是她光靠自己,别说抓鱼,连水都站不稳。
姐姐们是姑娘家,更不被允许下水。
她只能盼着苏云鸿他们买书早点回来,只要哥哥们在,她就有指望了。
日头都移到了正头顶,却始终不见人影。
她终究叹了口气,干脆回屋躺下。
“哥,你说我挑的这本游记,兮儿会不会喜欢?”
苏云辉轻声在门外问。
“看着挺有意思,图文并茂,讲的又是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兮儿平日里就爱听这些故事,应该会感兴趣。”
苏云鸿笑着回答。
屋里,苏眠眠迷迷糊糊听见了哥哥的声音。
她猛地睁开眼,一骨碌从竹席上爬起来。
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门边,眼睛亮亮地问。
“哥哥,你们买书回来啦?”
苏云辉点点头。
他把手里的厚书递过去宝。
苏眠眠接过来。
她连忙捧着书低头看了看,又抬眼看向二哥。
她知道现在的书不便宜,尤其是这种内容详实、图文俱全的书籍。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于是她连忙问。
“二哥,这么厚一本书,得花不少钱吧?你们可别为了我乱花钱。”
苏云鸿笑了笑。
他语气轻松地说。
“还好,只用了一两银子。老板说这书搁在店里好几年都没人买,积了灰,都快发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