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身影消失在高铁站入口的人流中,叶勤勤站在原地,悲伤犹在,但一种新的力量,正随着肩头责任的明晰而悄然滋生。
思绪却飘回了那个堆满时光印记的仓库。舅舅用二十年时间,构筑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沉默的王国。如今,她是这个王国的临时保管员。
韩述陪在她身边,保持着恰到好处的沉默。直到走进公寓楼下的小花园,秋风带着桂花残留的甜香拂过,他才轻声开口,打破了宁静:“接下来,有什么具体打算?”
叶勤勤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拍视频。就从明天开始。”
她掏出手机,点开备忘录,里面是她和温小帅初步拟定的策划案框架。“我想做的,不只是一个‘开箱’博主。我想通过舅舅留下的这些物件,去讲述背后的时代记忆、个人情感,甚至是一些……被遗忘的审美和生活。它们不是冰冷的商品,是活过的证据。”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热忱。
韩述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那是找到方向后的笃定,比任何妆容都更动人心魄。
他没轻轻“嗯”了一声,表示支持。情感的溪流,自有其奔涌的节奏。
“不过,”他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你想过没?接下来住哪?”
“啊?”叶勤勤一愣,“我……住原来的地方啊。”合租的小房间虽然逼仄,但好歹是个落脚处。
韩述摇摇头,逻辑清晰地分析:“如果你决定以做自媒体为主,拍摄、整理、构思脚本都需要大量时间和相对安静的空间。物流港在五环外,你每天来回跑,时间成本太高。而且……”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她略显单薄的肩膀,“你现在身怀‘巨款’,总得住得安全点、舒适点。”
这话点醒了叶勤勤。她之前卖掉那十克小金条,按540左右的金价,到手五千多块,确实解了燃眉之急。
但若要在帝都重新租房,尤其是离物流港近些、环境好点的一居室,押一付三加上中介费,这笔钱瞬间就显得捉襟见肘。现实的引力,总是如此沉重。
看着她蹙起的眉头,韩述似是随意地提议,语气却带着不易察觉的试探:“其实……如果你想给我个做‘二房东’的机会,问题就好办的多。首先,相当于有了个免费的保镖;你拍摄需要搬搬抬抬的时候,如果我不忙,还相当于有个免费的苦力;我偶尔会下厨,你交一点点伙食费,相当于有一个拒绝预制、绝不糊弄的厨子……”
他一条条数下来,声音温和,每一条都精准地戳在叶勤勤的需求点上。
安全、帮手、健康的饮食……怎么听,都像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理智和情感在她心里激烈打仗。同居?即使是合租,这也意味着关系的巨大跃进。会不会太打扰他?
可那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又让她心动不已。
纠结间,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嘟囔了一句:“听起来是很好……可我感觉我还需要个‘大脑’啊。短视频素材那么多,先拍什么后拍什么,怎么起号最快最有效?这些我都还没完全想明白……”
韩述看着她既要又要的样子,忍不住轻笑出声,抬手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动作自然亲昵:“傻瓜先拍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先开始拍啊。路是走出来的,号是更出来的。想得太多,反而一步都迈不出去了。”
他指尖的温度一触即离,却像个小火星,烫得叶勤勤耳根微热。她捂着头,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心里那点纠结奇异地消散了大半。
是啊,最重要的是开始。舅舅留下的五万件快递,就是她最大的底气。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一下,是温小帅发来的消息:「勤勤!好消息!我通过晓姨的面试了。工作时间晚九点到凌晨两点!太感谢你了!」
后面跟了一连串激动的表情包。
叶勤勤把手机屏幕亮给韩述看,脸上也绽开笑容:“看,我们的音乐顾问要正式回归本行了!”
*
温小帅晚上工作,白天时间相对自由,正好可以配合拍摄。第一期视频,就定最具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的——舅舅珍藏的13把芬达(Fender)吉他。
几天后,丰茂大地物流港,仓库临时清理出的角落被打造成了简易的拍摄区。
背景是素净的灰色幕布,前方一字排开十三把款式各异的芬达吉他,从经典的Stratocaster到沉稳的telecaster,从木纹原色到炫目的落日色,如同沉默的乐队,等待着世纪的合奏。
灯光下,漆面流转着温润的光泽,仿佛每一道划痕都在诉说故事。
叶勤勤站在镜头前,深吸一口气,按下录制键。
“大家好,我是叶勤勤,一个‘时光挖宝人’。”她对着镜头微笑,眼神清亮而真诚。
“大家看到的我身后这些,是我舅舅留下的收藏的一部分。大约一个月前前,我意外继承了他所有的遗产——不是房子车子,而是五万件,跨越了二十年的,未拆封的快递。”
她侧过身,手势划过那些吉他,以及镜头外更广阔的空间:“它们像一个个时间胶囊,封存着潮流变迁、技术迭代,也埋藏着一个普通人——我舅舅——不为人知的滚烫人生。开设这个频道,是想和大家一起打开这些胶囊,触摸时光的纹理,聆听物品背后的心跳。”
镜头推近,给这十三把吉他一个深情的全景镜头,如同一个庄严的仪式。
“今天,我们想聊一个话题:当你感到孤独时,你会做什么?”
叶勤勤的声音放缓,带着一种引导式的温柔,“有人会选择去公园长椅发呆,于是催生了着名的‘20分钟公园理论’,让放空治愈一切;有人会选择接纳一个小生命,从此与毛孩子相依为命,它的世界只有你;而我的舅舅,他选择了音乐,选择了将这些不能言说、无法投递的情感,封存在一把把吉他里。”
她走到其中一把略显陈旧的Stratocaster旁边,轻轻抚摸琴颈:“芬达吉他,诞生于上世纪中叶的漂亮国,它的出现几乎定义了现代电吉他的声音。有趣的是,它的创始人李奥·芬达(Leo Fender)本人,其实并不会弹吉他。但他是个天才的发明家,他倾听乐手的需求,用工程师的思维,创造出了最符合人体工学和声音原理的乐器。这或许说明,最深切的理解,有时并非源于感同身受,而是源于倾听和创造。”
叶勤勤分享着查阅来的趣闻,语气不疾不徐。温小帅在镜头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反光板和麦克风的位置,确保画面和音质的最佳效果。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舅舅也是。他用购物搭建堤坝,用收藏点亮灯塔。而这些吉他,或许就是他试图与外界联通的一座座桥梁。今天,我们就让其中一座桥梁,再次发出声音。”
拍摄尾声,叶勤勤对镜头说完最后的结语。温小帅固定好摄像机,走到那把他曾指出价值数十万的57年古董Stratocaster前,郑重地抱起它。
他调试了一下音准,然后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沉浸在音乐中的微笑。
他没有说话,只是低下头,修长的手指拨动了琴弦。beyond《真的爱你》那熟悉而深情的旋律,如同暖流般从指尖倾泻而出,瞬间充盈了整个仓库。
当歌声响起,仿佛道尽了所有沉默的守护、无言的感激和跨越生死的爱。
叶勤勤站在镜头后,看着温小帅专注的侧影,听着那饱满深情的琴音,眼眶微微发热。
她仿佛看到舅舅年轻时的样子,在某个无人知晓的夜晚,也曾这样抱着吉他,将满腔心事付与弦音。
黎雪宁,你听过舅舅的演奏吗?
一曲终了,余韵悠长。温小帅轻轻放下吉他,对着镜头鞠了一躬。
“卡!”叶勤勤喊道,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太棒了,小帅!效果真好!”
韩述一直站在不远处,安静地看着整个过程。
他看着叶勤勤在镜头前从略带紧张到愈发从容,看着她谈及舅舅时眼底的柔光,看着她和温小帅默契的配合。
当《真的爱你》的旋律响起时,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喉结。一种从未有过的、微妙的情绪在他心中涌动。
是欣赏,是支持,或许……还有一丝连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想要参与进去的渴望。他看着温小帅怀抱吉他自信演奏的样子,第一次冒出一个念头:
现在学吉他,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