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资金注入,“星火无限”这台刚刚组装的机器,终于加上了第一箱油,开始轰鸣着运转起来。
赵青、张浩、刘峰三人几乎进入了疯魔状态。他们向学校申请了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名义,获得了一些政策上的便利(比如可以偶尔晚归),然后将绝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华清大学计算机系提供的一个临时开发场地里。
赵青的架构设计遇到了第一个难关:如何设计一种既轻量高效,又能跨ioS、Android、windows等多个异构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同步的协议?现有的方案要么太臃肿,要么无法保证在弱网环境下的可靠性。他把自己关在机房,对着白板写写画画,草稿纸扔了一地。
张浩的编码工作同样挑战巨大。他需要在资源有限的早期服务器上,构建一个能承受高并发、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安全性的后端系统。光是数据库选型和表结构设计,就让他和张浩争论了好几个晚上。
刘峰那边则是“硝烟”最浓的地方。微型NAS硬件的原型制作充满了意外。采购来的芯片与开发板不兼容,电源模块频繁烧毁,散热问题也迟迟无法解决。他的工作台上堆满了焊锡、万用表和各种报废的电路板,空气中弥漫着松香和一丝焦糊味。
林渊则游走在他们之间。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提出想法的人,而是成为了实际的技术顾问和问题终结者。
当赵青为协议设计的核心算法绞尽脑汁时,林渊走过去,看着白板上复杂的流程图,沉思片刻,指着其中一个环节说:“这里,可以尝试引入一个改进的差分同步算法,只同步变化量而不是全量数据。另外,在网络状态检测上,可以参考一下tcp的拥塞控制思想,做一个自适应的心跳机制。”
赵青闻言,猛地一拍脑袋:“对啊!差分同步!我怎么没想到!这样能极大减少数据传输量!林渊,你真是个天才!”
当张浩为某个数据库锁的性能瓶颈头疼时,林渊会给出几个在后世被证明有效的优化参数配置建议,或者提出一个更巧妙的数据分片思路,让张浩茅塞顿开。
当刘峰又一次对着冒烟的电路板哀嚎时,林渊会拿起万用表,冷静地测量几个关键节点的电压和电流,往往能迅速定位到某个电容选型不当或者某个接口定义理解错误。他甚至凭借脑海中系统知识库里的海量数据,直接给刘峰推荐了一款性价比极高、且完全能满足当前需求的国产主控芯片替代方案,让刘峰惊为天人,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林渊的指导,并非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供思路、指出方向,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和解决。这让他既保持了技术上的权威性,又避免了过早暴露过于超前的知识。赵青三人在一次次攻克难题的过程中,对林渊的佩服与日俱增,团队的凝聚力和技术实力也在飞速提升。
然而,林渊自己的生活却变得异常忙碌。他需要平衡学业和公司的事情。白天,他依然是那个认真听课、完成作业的电子系新生,成绩保持在中上游,不显山不露水。晚上和周末,他则化身为“星火无限”的灵魂人物,穿梭于实验室和开发间。
这种高强度的节奏,若非有系统优化后带来的充沛精力和超强记忆力,普通人早已累垮。但林渊乐在其中,看着脑海中的蓝图一点点变成代码和实物,这种创造的快感,是任何考试满分都无法比拟的。
就在团队艰难前行时,一丝不和谐的硝烟味,再次悄然飘来。
这天,赵青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之前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认识的一位在“辰光科技”研究院工作的学长打来的。寒暄几句后,那位学长状似无意地问道:
“赵青,听说你们几个在华清搞了个挺有意思的项目?叫什么‘星火云同步’?搞个人数据备份和同步的?”
赵青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想起了林渊之前的提醒。他保持着镇定,打着哈哈:“哦,就是几个同学瞎折腾的课程设计项目,练练手,不成气候。”
“是吗?”那位学长笑了笑,语气却带着试探,“我们公司最近也在关注这个方向,觉得挺有前景。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我们研究院实习?或者,把你们项目的代码和思路拿来交流一下?我们这边资源肯定比你们学生搞要强多了。”
赵青的警惕性提到了最高,敷衍道:“谢谢学长好意,我们这就是小打小闹,代码乱七八糟的,实在拿不出手。实习的事以后再说吧,最近学业挺忙的。”
挂断电话,赵青立刻找到林渊,把通话内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林渊听完,眼神微冷。辰光科技,果然又出现了,而且这次目标更加明确,直接指向了他们的核心代码和技术思路。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兴趣,而是带有明确目的的窥探,甚至可能是想不费吹灰之力地将萌芽扼杀或窃取。
“看来,有人已经闻到味儿了。”林渊对赵青说,“赵哥,你应对得很好。以后所有关于项目细节的外部打听,一律推到我身上,就说我只是个参与的同学,具体技术决策是团队共同商议,不方便透露。”
他顿了顿,语气严肃地补充道:“另外,通知张哥和刘哥,从今天起,所有代码和设计文档,必须进行加密存储,访问权限严格控制。我们的核心算法和协议细节,要作为最高机密来保护。”
赵青重重地点了点头,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原来创业的路上,不仅有技术攻坚,还有来自暗处的冷箭。
林渊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辰光科技的阴影,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一些。这提醒他,技术研发必须加快,同时,也要开始着手构建属于自己的防护力量了。
星火已然点燃,但想要形成燎原之势,必须先能抵御住试图吹灭它的寒风。
代码之间的硝烟,无声无息,却同样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