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隋军大营】
十月中旬的历阳,秋高气爽,长江的湿气与北方的干冷在此交汇,形成淡淡的晨雾,笼罩着连绵数十里、如同钢铁森林般的隋军营地。
经过近一个月的消化、吸收、整合,李靖以惊人的效率和手腕,基本完成了对杜伏威降部的整编,将历阳、皖南、海陵、吴兴等地初步纳入朝廷管辖体系,恢复了秩序,安抚了民心。
来自洛阳的政令、新任命的官员、以及支援的物资,通过初步恢复的驿道和水路,源源不断地抵达,支撑着这台战争机器高效运转。
此刻,在历阳城外、原杜伏威帅府、如今已成为李靖江淮行军大总管府的议事大厅内,将星云集,济济一堂。
巨大的江淮沙盘摆在厅中,上面建康的位置被醒目地标记出来。
兵部尚书、江淮道行军大总管李靖,一身戎装,未戴头盔,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沉静如水,目光锐利如鹰,立于沙盘主位。
他仅仅是站在那里,便有一股渊渟岳峙、掌控全局的沉稳气度,让所有将领心生敬畏。
他的左侧,依次是:
虬髯怒张、铁塔般的尉迟恭,他抱着双臂,黑红的脸上战意昂扬,一双环眼不时扫向沙盘上的建康,仿佛已经迫不及待要挥师渡江,砸碎那座孤城。
同样勇猛、但气质更为粗豪的程咬金,咧着大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腰间的斧柄,眼神中闪烁着对战斗和功劳的渴望。
英姿勃发、银甲耀眼的年轻骁将裴行俨,身姿挺拔如松,俊朗的脸上带着冷静与自信,他已成功接手皖南防务,此番被召回,显然是为渡江之战做准备。
面色沉毅、眼神专注的火枪营统领李安,他深知,此次渡江攻坚战,火枪营和炮兵将再次扮演关键角色。
右侧,则是:
官拜右骁卫将军、神色复杂却目光坚定的罗艺,他招抚臧君相有功,已彻底融入隋军体系,此番也被委以重任。
以及新晋光禄大夫、身着文官袍服却气度不凡的李密,他成功说服沈法兴,兵不血刃拿下吴兴,立下奇功,此刻作为参赞军机的重要谋士,立于李靖身侧。
此外,还有水师将领、步军都督等十余名高级军官,分列两旁。整个大厅内,弥漫着一股肃杀而昂扬的气氛。
李靖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位将领,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寂静:“诸位,经过月余整顿,江淮新附之地已初步安定,粮道畅通,军心可用。而今,盘踞建康之李子通,冥顽不灵,抗拒天威,妄图凭长江天险负隅顽抗。陛下有旨,令我等雷霆击之,年内务必克定建康,廓清寰宇!”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末将等谨遵陛下圣谕!愿随大元帅,踏平建康!”众将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好!”李靖微微颔首,走到沙盘前,拿起一根细长的木鞭,指向长江,“建康之险,一在长江,二在坚城。我军虽有火器之利,然渡江作战,非同小可。水师乃此战关键!”
他目光看向水师都督孙瀚:“孙将军,水师准备如何?”
孙瀚是一位面容黝黑、身材精悍的汉子,他踏步出列,声音洪亮:“回大元帅!我水师大小战船三百余艘,已悉数集结于历阳至乌江段江面。将士操练纯熟,熟悉水情,更有部分战船经过改装,可搭载轻型火炮及火枪手!虽李子通水军数量相当,然其军心涣散,装备老旧,末将有信心,一战可破其江防,为大军打开通道!”
“嗯。”李靖满意地点点头,“水师之责,首战必须告捷!务必歼灭或击溃敌军水师,控制江面,掩护步军渡江!”
“末将得令!”孙瀚大声应道,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李靖的木鞭随即点在建康城南的一片区域:“据探马回报,李子通慌乱之下,强征民夫,其江防看似严密,实则外强中干,军心士气低落至极。我军登陆地点,选在此处!地势相对平缓,利于我军展开阵型。”
他的目光转向尉迟恭和程咬金:“尉迟恭、程咬金听令!”
“末将在!”二将声如闷雷。
“命你二人为渡江先锋!各率本部精锐五千,待水师控制江面后,即刻登船,首批渡江!登陆后,不惜一切代价,建立稳固滩头阵地,掩护后续大军渡江!此战凶险,你二人务必奋勇当先,若遇敌军顽抗,坚决击破!”
“大帅放心!俺老黑(俺老程)定把滩头给他占得牢牢的!绝不让一个李子通的兵碍事!”
尉迟恭和程咬金兴奋地抱拳,脸上毫无惧色,只有滔天的战意。
李靖又看向裴行俨和罗艺:“裴行俨、罗艺听令!”
“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率一万步骑,作为第二梯队渡江。登陆后,裴行俨部向左翼展开,罗艺部向右翼展开,与先锋部队连接,巩固登陆场,并向建康城方向稳步推进,清扫外围据点,压缩敌军空间!”
“末将遵命!”裴行俨和罗艺肃然领命。
“李安!”
“末将在!”
“你的火枪营及炮兵,分为两部。一部轻型火炮及火枪手,随先锋及第二梯队渡江,登陆后立即构筑阵地,提供火力支援!主力火炮及火枪营,随本帅中军行动,待登陆场稳固后渡江,用于攻城作战!弹药补给,务必充足!”
“末将明白!火枪营已准备就绪!”李安沉声应道。
又到了检验火器在复杂渡江和攻城作战中威力的时刻了。
最后,李靖看向李密:“玄邃。”
“臣在。”李密躬身。
“你负责协调各路情报,监视建康城内动向,尤其是敌军士气、粮草、以及有无可能内应。同时,起草安民告示,准备进城之后,即刻张贴,稳定人心,宣扬陛下仁德。”
“臣领命!”李密郑重应下,文官的作用在此刻同样至关重要。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如同精密的齿轮,环环相扣。
李靖的部署,既考虑了渡江作战的艰难,也充分利用了己方的优势和敌方的弱点,更展现了对火器运用的深刻理解。
部署完毕,李靖目光再次扫过全场,语气变得无比凝重:“诸位,此战乃平定江淮最后一役!陛下在洛阳,天下人在看着我们!此战,许胜不许败!不仅要胜,更要胜得漂亮,打出我大隋王师的威风,也要尽量减少我军伤亡与建康百姓的损失!让天下人都看到,抗拒天威、倒行逆施者之下场,以及顺天应人、归附王化者之生路!”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三日后,卯时正刻,水师率先出击,发动总攻!各部依令行事,不得有误!”
“末将(臣)等遵命!愿随大元帅,踏平建康,扬我国威!”众将齐声怒吼,激昂的战意如同实质,冲霄而起,仿佛要驱散长江之上的重重迷雾。
会议结束,众将各自领命而去,脚步匆匆,带着大战将至的兴奋与肃穆。
李靖独自走到厅外,望着南方建康的方向,目光深邃。
长江天堑?哼!困兽犹斗罢了!
不过,这最后一战,必定惨烈无比。
但他有信心,在绝对的实力、周密的部署和已然涣散的敌人士气面前,胜利,必将属于大隋,属于陛下。
而此刻的建康城,在李子通疯狂的抓丁征粮和隋军即将总攻的巨大压力下,已然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又像是一艘在狂风巨浪中飘摇、即将沉没的破船,等待着最终命运的降临。
建康的百姓、士兵,乃至许多低层官员,都在恐惧、怨恨和一丝隐秘的期盼中,煎熬地等待着北岸那决定性的号角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