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越带着阿杏和小石头往藏经阁走时,晨露还挂在石阶的青苔上。“张长老说的后山禁地,其实和藏经阁有些关联。”他脚步不停,声音压得很低,“你不是想知道幽冥裂隙的来历吗?藏经阁三层的《青风纪年》里或许有记载。”
阿杏心里一动。自那日听了宗门规矩,她对这些尘封的往事愈发好奇,尤其是林越偶尔提及的“裂隙异动”。小石头捧着没吃完的桂花糕,含糊地问:“藏经阁不是不让随便进吗?”
“外门弟子只能去一层,”林越从袖中摸出块令牌,上面刻着“内门执事”四个字,“用这个,可以带你去三层。”
藏经阁建在山坳里,通体由青石砌成,没有窗户,只在顶端开了个天窗,阳光从那里漏下来,在地面投下圆形的光斑。一层摆满了基础功法和戒律典籍,几个外门弟子正踮着脚在书架上找书,见到林越,都恭敬地低下头。
“一层是给新弟子打基础的,”林越边走边说,“二层是内门弟子用的进阶功法,三层……藏着宗门的老底。”
通往二层的楼梯是楠木做的,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二层比一层安静许多,书架上的书脊都带着些岁月的磨损,几个内门弟子坐在窗边的桌椅上,埋头抄写着什么。再往上,便是通往三层的石阶,入口处挂着块“非特许者禁入”的木牌,旁边守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是藏经阁的看守李长老。
“林小子,又来查资料?”李长老抬起眼皮,目光在阿杏和小石头身上转了一圈,“这两位是……”
“外门的后辈,想了解些宗门历史。”林越递过令牌,“您老通融一下。”
李长老接过令牌看了看,又瞅了瞅阿杏手里的青音笛,忽然笑了:“这笛子……是你师父留给你的吧?”见阿杏点头,他叹了口气,“也罢,让你们进去吧,不过三层的书只能看,不能抄,更不能带出来。”
三层比下面两层小了一半,光线也暗了许多,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特有的霉味。书架上的书都用木盒盛放着,盒盖上贴着标签,字迹古朴。林越径直走到最里面的书架,取下一个标着“纪年卷三”的木盒,打开来,里面是本线装的泛黄册子,正是《青风纪年》。
“你看这里,”林越翻开册子,指着其中一页,“三百年前,青风山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震出了一道裂隙,里面涌出的怨煞之气害死了不少弟子。当时的宗主联合三位长老,用毕生修为才将裂隙封印,就是现在的后山禁地。”
阿杏凑近一看,书页上画着幅简陋的地图,裂隙的位置果然和后山禁地重合。旁边还写着几行小字:“裂隙封印需以‘青岚玉’为引,辅以百名修士的精纯灵力,每百年需加固一次。”
“青岚玉?”阿杏想起林越的玉佩,“是不是你常戴的那块?”
林越点头:“这玉是当年宗主的遗物,也是最后一块能加固封印的材料。再过三十年,就是封印的百年之期了。”他的声音沉了些,“可现在宗门里,能拿出精纯灵力的修士不足五十人。”
小石头趴在旁边的书架上,翻着一个标着“异闻录”的木盒,突然“呀”了一声:“这里有写幽冥裂隙的怪物!”
两人连忙凑过去,只见那页上画着个长着多只眼睛的黑影,旁边写着:“裂隙之怪,以修士的恐惧为食,若封印松动,会顺着人的执念潜入宗门。”下面还有段更骇人的记载:“曾有弟子被怪物附身,伪装成同门,在藏经阁偷了《裂空术》,试图彻底打开裂隙。”
“《裂空术》?”阿杏心里咯噔一下,“那本书还在吗?”
李长老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手里拄着拐杖,脸色凝重:“那本书早就被销毁了,不过……”他顿了顿,“当年那个被附身的弟子,留下个后代,就在外门。”
阿杏和林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小石头突然指着异闻录的另一页:“这里说,藏经阁的地下还有一层,藏着能彻底消除裂隙的方法!”
李长老叹了口气:“四层确实存在,不过只有宗主能进。据说里面不仅有消除裂隙的方法,还有当年封印裂隙的阵法图。可惜近百年来,宗主们都没能参透其中的玄机。”
林越将《青风纪年》放回木盒:“看来要解决裂隙的事,还得从四层找线索。”他看向李长老,“您知道四层的钥匙在哪吗?”
“在宗主的乾坤袋里,”李长老摇摇头,“而且就算有钥匙,四层的阵法也不是轻易能破的,据说里面布满了幻象,稍有不慎就会被困住。”
阿杏摸着怀里的青音笛,突然想起师父临终前的话:“笛子不仅能奏乐,还能破幻象。”她抬头看向林越,“或许……我能试试?”
林越看着她,眼神里带着期许:“等时机成熟,我们再想办法。”
三人离开藏经阁时,夕阳正从天窗照进来,将三层的书架染成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