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场的喝彩声还未散尽,阿杏握着那枚聚灵玉佩,指尖能清晰感受到里面流淌的温润灵气。林越递来的绿豆糕还带着余温,甜而不腻的味道漫过舌尖,让她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
“没想到你把‘柔化术’用得这么巧。”林越的声音带着笑意,“土系灵力本就厚重,你却能用水汽渗进去瓦解结构,这想法够妙的。”
阿杏咬着绿豆糕,脸颊微红:“也是碰巧想到的……之前看丹堂的师兄泡药草,说温水能慢慢化开坚硬的药渣,就试着学了学。”
正说着,李师兄带着几个外门弟子匆匆走来,脸上堆着热络的笑:“阿杏师妹,刚才那一战真是精彩!钱明在咱们外门也算小有名气,你这一赢,可算给不少人提了个醒——别小看咱们水系弟子。”他指了指身后几个弟子,“这几位是负责宗门杂役的师弟,刚才看你斗法时引动水汽的手法很特别,想请教你‘凝水成剑’的诀窍呢。”
那几个杂役弟子连忙拱手:“请师妹指点!我们平时劈柴挑水,总觉得灵力用不顺,看你挥手就能聚水成器,太厉害了!”
阿杏没想到会突然被围住请教,愣了愣才道:“其实不难,先在心里勾勒出器物的形状,再用灵力牵引周围的水汽……比如成剑,就要想着剑刃的弧度,灵力得聚在边缘才够锋利。”她边说边抬手,指尖凝聚出一柄寸许长的水剑,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你们试试?”
杂役弟子们依样画葫芦,指尖断断续续冒出几滴水珠,引得周围一阵善意的笑。其中一个矮个子弟子却突然低呼:“成了!”只见他指尖颤巍巍浮着一枚水珠凝成的小斧头,虽然只有指甲盖大,却也算有模有样。
“不错啊!”阿杏眼睛一亮,“就是灵力再稳点,别让它晃……”
这边正说着,演武场入口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几个内门弟子簇拥着一位白须长老走来,正是负责外门晋升考核的陈长老。他刚在高台上看完了后半段对决,此刻目光落在阿杏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
“你就是阿杏?”陈长老声音洪亮,“刚才那招水破土笼,思路倒是新颖。”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柔水诀》的残篇,里面讲的是水系法术的‘化’字诀,你拿去看看,三日后到我住处来一趟,我考考你。”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连林越都有些惊讶——《柔水诀》可是宗门里名声在外的水系功法,虽说是残篇,也不是普通外门弟子能接触到的。几个外门弟子脸上满是羡慕,刚才输给阿杏的钱明站在人群边缘,脸色复杂地看着那卷竹简。
“多谢长老!”阿杏连忙接过竹简,指尖触到冰凉的竹片,心跳不由得快了几拍。
陈长老没再多说,转身对内门弟子吩咐了几句,大意是让他们多关注外门有潜力的弟子。等长老走远,演武场顿时炸开了锅——
“我的天!阿杏师妹这是要被长老看中了?”
“《柔水诀》啊,据说练到深处能化水为雾,杀人于无形呢!”
“之前谁说她是靠林师兄的?现在信了吧,这是真有本事!”
小石头挤到阿杏身边,仰着小脸:“师姐,你太厉害了!刚才钱明的土刺差点戳到你时,我都吓得闭眼睛了!”
阿杏揉了揉他的头,心里暖洋洋的。她低头看向手中的竹简,封面用朱砂写着“柔水诀”三个字,透着古朴的气息。正想翻开,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阿杏师妹!”一个穿杏色衣裙的女弟子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个锦盒,“我是内门的苏师姐,刚才看你斗法时灵气消耗不小,这是我自己炼的‘凝气丹’,你拿回去补补吧。”她笑得温和,“以后有不懂的地方,随时来内门找我,别客气。”
阿杏连忙道谢,接过锦盒,只觉得手心发烫。这还是她第一次收到内门师姐主动递来的善意,之前总听人说内门弟子眼高于顶,看来也不全是这样。
林越看着被众人围住的阿杏,眼里满是欣慰。他悄悄退到一旁,给她留出空间——是时候让她自己站在人前了。
接下来的三天,阿杏几乎泡在了《柔水诀》的残篇里。竹简上的字迹苍劲,讲的果然如陈长老所说,重“化”而非“攻”,比如如何将自身灵力融入雨水、晨露,甚至他人的灵力波动中,看似柔和,却能在不经意间化解攻势、反守为攻。
三日后,她拿着竹简去见陈长老。长老没考她背诵,只让她用“化”字诀接自己三招。第一招是长老随手挥出的一道风刃,阿杏按《柔水诀》所说,引身边的水汽凝成薄幕,风刃撞上去竟像陷入棉花,悄无声息地散了。第二招是凝聚的土块,她没硬挡,而是引着水汽绕着土块转了半圈,竟带着土块偏离了方向,砸在旁边的空地上。第三招最险,是道细小的雷丝,阿杏来不及细想,下意识将灵力融入空气中的水汽,雷丝穿过时被水汽层层削弱,到她面前只剩一丝麻意。
“不错。”陈长老抚着胡须,“这残篇你先拿着练,下个月外门大比,若是能进前三,我便把完整版的《柔水诀》给你。”
从长老住处出来,阿杏脚步都有些飘。阳光穿过树叶洒在她身上,暖洋洋的。路过演武场时,不少弟子见了她都主动打招呼,眼神里再没了之前的轻视,取而代之的是敬佩。
“阿杏师妹!”有人喊她,“下午有新采的灵泉水,一起去打水啊?听说用那水泡澡能稳固灵力呢!”
阿杏笑着应下,心里忽然明白,所谓崭露头角,不只是被人看见实力,更是被人真正接纳——就像此刻,阳光、笑脸,还有远处传来的打闹声,都让她觉得,自己终于在这座宗门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