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中旬的江南小镇,年味渐渐浓了,王小丫开在旧馆附近的 “家常药膳坊” 却遇上了烦心事 —— 街尾突然开了家 “桃记分号”,招牌和她的药膳坊几乎一模一样,连门口挂的蓝布帘都仿得像模像样,可卖的 “春笋虾饺” 却用的是放了几天的春笋,肉馅也不新鲜,有客人吃了后拉肚子,还跑来她的药膳坊投诉。
“姑娘,怎么办啊?” 王小丫急得给苏软桃发消息,声音都带着哭腔,“今天已经有三个客人来骂了,说我们用坏食材,再这样下去,老客都要走光了。”
软桃收到消息时,正在杭州总院整理《江南药膳集》的终极版,她赶紧拨通视频,看到王小丫红着眼眶,站在药膳坊门口,身后的客人寥寥无几,心里也跟着着急,却还是稳住语气:“小丫,别慌,你先按我们之前说的‘三步法’做,先找证据,再找老客帮忙,最后联系官府,我现在让周虎从扬州过去帮你。”
第一步是找证据。王小丫按软桃说的,让伙计去仿冒店买了一份 “春笋虾饺”,回来后和自己做的对比 —— 仿冒店的虾饺皮硬,春笋咬着发涩,肉馅还有点腥;而她的虾饺,皮是用新磨的面粉做的,春笋是当天从药膳园运的,肉馅加了少许黄酒去腥。她把两份虾饺放在盘子里,拍了照片,还找了当天拉肚子的客人,让他们写了 “食用反馈”,证明是仿冒店的问题。
第二步是找老客帮忙。王小丫的药膳坊开了半年,有不少老客,比如住在旧馆附近的李伯,他每天都来喝一碗当归羊肉汤。王小丫找到李伯,把仿冒店的事说了,李伯当即就火了:“这不是坑人吗!我这就去街上说,让大家别去那家假的!” 李伯带着几个老客,在仿冒店门口,给路过的人看对比图,说:“真的桃记药膳,春笋是鲜的,肉馅是香的,这家假的,大家别上当!”
第三步是联系官府。王小丫拿着证据,去了镇上的衙门,还展示了软桃给她的 “桃花纹防伪码”—— 每个从桃记总店或分店出去的食材包、成品膳,都有独一无二的防伪码,扫码能看到食材来源和制作时间,而仿冒店的虾饺,根本没有防伪码。官府的人跟着王小丫去了仿冒店,检查了他们的食材仓库,发现里面的春笋都发了霉,肉馅也过了保质期,当场就封了仿冒店。
周虎从扬州赶过来时,事情已经基本解决了。他帮王小丫整理了 “仿冒处理记录”,包括证据照片、老客反馈、官府文书,还帮她在药膳坊门口贴了 “防伪提示”,教客人怎么扫码辨真假。很快,药膳坊的客人又多了起来,李伯还是每天来喝羊肉汤,笑着说:“小丫,这次你做得好,没给软桃姑娘丢脸!”
王小丫松了口气,给软桃发消息报平安,还把 “仿冒处理记录” 发了过去:“姑娘,谢谢您,这次我终于能自己解决问题了,以前总靠您和王爷帮忙,现在我也能撑起一家店了。”
软桃看着消息,笑着回复:“小丫,你本来就很厉害,这次是你自己的功劳。我已经把你的处理案例,加进《江南药膳集》终极版的‘防仿指南’里了,以后其他学员遇到类似问题,就能参考你的经验,这也是一种传承。”
几天后,仿冒店的店主主动来找王小丫道歉,还赔偿了客人的医药费。王小丫没有为难他,只是说:“做生意要讲诚信,靠偷工减料是走不远的,如果你真想开药膳店,我可以帮你联系食材渠道,教你做正宗的江南药膳。”
店主羞愧地点点头,后来真的开了家小面馆,再也没搞过仿冒的事。王小丫把这件事也记进了 “处理记录”,在结尾写:“软桃姑娘说,传承不仅是传手艺,也是传人品,这次我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