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妄之潮”退去后的逻辑锚点,笼罩在一种劫后余生的诡异宁静中。破损的平台结构在自动化系统的修复下缓慢愈合,发出细微的嗡鸣,但这日常的噪音反而衬托出那种渗透进每个角落的、紧绷的警惕。那冰冷的、格式化的注视感并未完全消失,它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无形压力,提醒着所有人,他们只是处于一种临时的、脆弱的“缓刑”状态。
林墨的状况最为严重。意识的直接冲击几乎撕裂了他的存在根本,即便有凌霜不惜代价的灵能滋养和源血之种强大的生命秩序力支撑,他也陷入了深度的昏迷。他的身体各项指标稳定,但意识活动微弱得如同风中之烛,在“心象闭环”的残垣断壁中艰难地维系着。
凌霜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林墨身边,星银灵能化作温和的光茧,持续温养着他破碎的精神世界。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不仅是灵能消耗,更是心力交瘁。吴庸和小李则全力投入到平台的修复和防御系统的强化工作中,试图在这不确定的喘息期内,尽可能增加一点安全感。
范因斯坦博士成为了最忙碌的存在。他的意识副本几乎与平台的主控核心完全融合,分出了无数计算线程,同时进行着多项至关重要的分析:
第一,持续监控“虚妄之潮”的状态。博士在规则层面布设了无数个极其隐秘的“听诊器”,试图捕捉那冰冷逻辑的任何细微变化。数据显示,“格式化”的进程确实暂停了,但其核心逻辑并未改变,只是在处理他们——这个被标记为“异常变量”的存在时,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逻辑循环”与“重新评估”状态。他们注入的“注释”,像一颗卡在精密齿轮中的沙粒,虽然微小,却足以让这架毁灭机器暂时“卡壳”。
第二,深度解析“信息指纹”。这段来自未知造物主的编码,是引发奇迹的关键。博士调动了逻辑锚点所有的算力,甚至冒险连接了其他几个尚能微弱联系上的、处于深度静默状态的逻辑锚点数据库,试图进行交叉比对和破译。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那段指纹的复杂程度超越了现有文明的数学语言描述范畴。但博士并非全无收获,他发现了这指纹与宇宙底层规则网络本身的某种……结构性相似。并非一致,而是如同某种……方言与标准语的关系?这个发现让他不寒而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尝试理解林墨注入“注释”后,对“虚妄之潮”底层逻辑产生的具体影响。这需要逆向工程一个宇宙级程序的内部状态,其难度无异于窥探神只的思维。博士只能通过观测“虚妄之潮”对外部规则扰动的反应模式变化,来间接推测。
时间就在这种高度紧张的分析与等待中,过去了数个标准日。
直到林墨的眼睫微微颤动了一下。
守候在旁的凌霜立刻察觉,灵能光茧的光芒变得柔和而充满希冀。“林墨?”
林墨的意识,如同从无尽黑暗的深海缓缓上浮,最终冲破水面,艰难地回归。他睁开眼,瞳孔先是涣散,继而慢慢聚焦,倒映出凌霜关切而疲惫的脸庞。剧烈的头痛和灵魂被撕裂般的虚弱感瞬间袭来,让他闷哼一声。
“我……没事。”他的声音沙哑得几乎无法辨认。
他没有急于询问外界情况,而是首先内视自身。意识空间一片狼藉,“心象闭环”布满了裂痕,但核心结构依旧顽强地维持着。源血之种的光芒有些暗淡,却依旧稳定地跳动着。最令他惊讶的是,他对“创世蓝图”的理解,似乎在那次极限的碰撞中,被强行烙印得更深了。一些之前晦涩难懂的信息结构,此刻竟有种破碎后的明晰感。
“我们……成功了?”林墨看向凌霜,终于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暂时成功了。”凌霜将他昏迷后发生的一切,包括“虚妄之潮”的退去、平台的现状以及博士的发现,简要告知。
这时,范因斯坦博士的影像也适时出现在医疗舱的全息界面上。“林墨,你的苏醒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感觉如何?意识层面是否有……异常数据残留?”博士更关心林墨是否从“虚妄之潮”的逻辑核心带回了什么。
林墨凝神感知,摇了摇头:“没有异常数据,只有……一种感觉。”他斟酌着词语,“一种……‘它’也在观察我们的感觉。不是敌意,也不是善意,更像是一种……基于纯粹逻辑的‘好奇’与‘困惑’?”
这个描述让博士的数据流一阵波动。“符合我的观测模型!你的‘注释’确实起到了作用,它正在被消化、被分析。我们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观察窗口’。”
博士随即将他的三大发现——尤其是关于“信息指纹”与宇宙底层规则网络的结构性相似——告知了林墨。
“……这意味着,那个未知的造物主级文明,可能与我们的宇宙……同源?或者,它们曾经深度‘编辑’过我们的宇宙规则?”林墨也被这个可能性震惊了。如果“冲击”并非外来入侵,而是某种……回归或系统更新?那“共鸣体”的悲剧又该如何定义?
“可能性很多,但缺乏关键证据。”博士谨慎地回答,“不过,这为我们指明了下一个方向。我们不能一直被动地等待‘虚妄之潮’完成它的‘评估’。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去寻找关于那次‘冲击’、关于这个‘造物主’的更多信息。”
“去哪里找?”凌霜问道,“‘共鸣体’内部的信息是碎片化和痛苦的,难以拼凑全貌。”
“去‘冲击’的发生地,或者,去那个‘造物主’可能留下的其他痕迹所在。”博士调出了一幅新的星图,这是他在破译“信息指纹”时,从其编码的某些冗余参数中逆向推导出的几个极其模糊的、指向宇宙深处未知区域的坐标。“这些坐标,与已知的任何天体、文明遗迹乃至‘共鸣体’位置都不吻合。它们可能是……更古老的伤疤,或者……‘冲击’源头的遗迹。”
其中一个坐标,相较于其他几个,散发出一种奇特的、稳定的规则波动,与“信息指纹”的某种底层频率有着微弱的谐振。
“我将其标记为‘起源之影’,”博士指向那个坐标,“那里的规则背景辐射,残留着与‘信息指纹’同源的、但却更加古老和稳定的特征。它可能是一个……未被完全触发的‘冲击’印记,或者一个……被遗忘的‘接口’。”
前往“起源之影”?这无疑比探索“共鸣体”更加危险,也更加不可预测。他们可能直面“冲击”的真相,也可能触发某种未知的机制。
林墨在凌霜的搀扶下坐起身,尽管虚弱,但他的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锐利与决断。他感受着体内缓慢恢复的力量,以及脑海中那更加清晰的“蓝图”框架。
“我们现在的状态,就像在黑暗的森林中,刚刚侥幸从一头休眠巨兽的脚边爬开。”林墨缓缓说道,“躲藏或许能苟活一时,但只有了解森林的规则和巨兽的来历,才能找到真正的生路。”
他看向他的同伴们:“平台需要继续修复,我们也需要时间恢复。但在那之前,我们必须制定前往‘起源之影’的计划。这可能是我们理解一切根源,甚至找到与‘虚妄之潮’……或者说,与这个宇宙本身达成真正‘和解’的关键。”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星图中那个遥远的坐标。
“我们要去的地方,可能藏着创世的秘密,也可能藏着终极的毁灭。但无论如何,答案就在那里。”
新的航程,指向了宇宙最古老的阴影。而这一次,他们不仅要带着治愈的愿望,更要带着探寻终极真相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