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渊笔记中那首隐晦的诗,如同一声警钟,在萧景琰心中轰然鸣响。月晦之夜,血祭轩辕台!这不再是单纯的追捕与解毒,而是上升到了关乎社稷存亡的层面。墨氏余孽苦心经营数十年,其图谋定然惊天动地。
萧景琰强迫自己从对沈清辞安危的极致担忧中抽离出来,帝王的冷静与决断重新占据上风。他深知,此刻必须双管齐下,甚至,破解对方的阴谋,可能才是救清辞、保江山的根本。
他立刻进行了一系列部署:
第一,针对解毒。他加派三路精干人马,携带重金和太医院绘制的“断魂草”图样,分别从不同路线奔赴北疆,不惜一切代价搜寻药草。同时,对李德全的追捕提升至最高级别,不仅限于京城,诏令发往各州县,画影图形,悬赏捉拿,活要见人,死……也必须要见到尸体取血!他给沈峰的死命令是:“月圆之前,血与草,朕至少要见到一样!”
第二,针对阴谋。他密令钦天监严密监控天象,尤其是月相变化。同时,派遣最可靠的影卫,由沈峰副手带队,日夜监视轩辕台及其周边区域,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他还秘密召见了工部侍郎,以“整修前朝祭坛,以安社稷”为名,调集可靠工匠和材料,实则是在轩辕台附近暗中布置机关和伏兵。他要将计就计,把敌人的“血祭”之地,变成他们的葬身之所!
第三,稳定朝局。他以楚妃需要绝对静养、乾清宫不宜打扰为由,谢绝了一切探视,并将部分不太紧急的政务交由几位信得过的内阁大臣协同处理,自己则集中精力应对危机。同时,加强了对太子萧允翊的保护,将其接回自己寝宫偏殿居住,由影卫寸步不离地守护。
部署完毕,萧景琰回到暖阁。沈清辞依旧沉睡,但或许是太医的汤药起了作用,她的脸色不再那么蜡黄,呼吸也似乎更绵长了一些。萧景琰坐在榻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将脸埋在她冰凉的手掌中,汲取着那微弱的温暖和坚持下去的力量。
“清辞,”他低声诉说着,既是对她,也是对自己打气,“朕知道你一定能挺过去。北疆的使者已经出发,沈峰也在全力追捕李德全。还有……朕发现了一个大阴谋,他们想在月晦之夜作乱。你放心,朕不会让他们得逞。等解决了他们,拿到完全的解药,你就彻底安全了。到时候,朕带你去江南看看,你不是一直说想去看看烟雨朦胧的西湖吗……”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与朝堂上那个杀伐决断的帝王判若两人。赵婉如端着药碗进来,看到这一幕,悄悄退到一旁,心中感慨万千。她从未见过陛下对哪位妃嫔如此情深意重。
时间在紧张与期盼中又过去了两天。北疆那边尚无消息传回,毕竟路途遥远。而追捕李德全的行动,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进展!
这日黄昏,沈峰带着一身疲惫和兴奋匆匆入宫求见。
“陛下!有眉目了!”沈峰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我们根据您从墨渊笔记中得到的线索,重点排查了京城所有可能与‘墨’字、‘药’字相关的地方,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背景复杂的药铺和医馆。在一家名为‘回春堂’的老字号里,我们发现了异常!”
“回春堂?”萧景琰凝神细听。
“是!这家药铺明面上的东家姓回,但据街坊邻居回忆,大约十几年前,铺子里来过一位坐堂的老大夫,医术极高,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和毒伤,但性格孤僻,深居简出,后来不知何时就离开了。我们设法找到了当年在回春堂当过学徒的一个老人,他依稀记得,那位老大夫……姓墨!”
姓墨!萧景琰瞳孔一缩!
“更重要的是,”沈峰继续道,“那老人说,墨老大夫离开前,曾秘密会见过一个人,那人虽然做了伪装,但身形和侧脸……很像李德全!而且,墨老大夫离开后,回春堂的后院就一直空着,据说闹鬼,无人敢靠近。我们暗中探查了那个后院,发现……发现了一条隐秘的地道入口,通往城外!”
一条通往城外的地道!这极有可能是李德全逃脱的路径,甚至可能是墨氏余孽的一个秘密据点!
“地道出口在何处?可曾探查?”萧景琰急问。
“地道出口在城西乱葬岗附近,极为隐蔽。我们的人已经守住出口,并派了精锐好手进入地道探查,发现里面岔路众多,如同迷宫,且布置了不少机关消息,不敢贸然深入,以免打草惊蛇。”沈峰回禀道。
迷宫?机关?这更说明此地不简单!
萧景琰沉吟片刻,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不要强攻。既然找到了他们的窝点之一,就不能轻易放过。继续暗中监视出入口,同时,想办法从那个老学徒口中,挖出更多关于墨老大夫和李德全会面的细节,比如时间、频率、有无特定暗号等。朕要知道,他们下一步想干什么!”
“是!末将立刻去办!”沈峰领命欲走。
“等等,”萧景琰叫住他,目光深沉,“告诉探查地道的兄弟,务必小心。朕怀疑,这里面可能不止有机关,还有更危险的东西。”他想到了“鸩羽红”,想到了那些诡异的蛊毒。
沈峰神色一凛:“末将明白!”
沈峰退下后,萧景琰独自站在巨大的大靖舆图前,目光落在京城和北疆之间广袤的土地上。一条是寻找解药的北上之路,布满艰辛;一条是捣毁阴谋的京城暗战,危机四伏。两条线都牵动着沈清辞的生死,也关系着江山社稷的安危。
他感到肩上的担子从未如此沉重。但他不能倒下,他是皇帝,是丈夫,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支柱。
就在这时,暖阁内传来一声极其微弱的呻吟。萧景琰猛地转身,冲到榻边。只见沈清辞的眼睫剧烈地颤动了几下,竟然缓缓地、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
“清辞!”萧景琰又惊又喜,连忙俯下身,握住她的手,“你醒了?感觉怎么样?”
沈清辞的眼神 涣散而无神,过了好一会儿,才逐渐聚焦,看清了萧景琰焦急的脸庞。她想开口,却只发出沙哑的气音,喉咙干得如同火烧。
“水!快拿水来!”萧景琰急忙吩咐。
赵婉如赶紧端来温水,小心地用手帕蘸湿,滋润沈清辞的嘴唇,又一点点喂她喝下几小口。
喝了水,沈清辞似乎恢复了一点力气,她看着萧景琰,目光中充满了担忧和询问,似乎想问他有没有受伤,想问现在的情况。
萧景琰明白她的意思,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柔声道:“朕没事,别担心。刺客已经逃了,但朕一定会抓住他。你中了毒,不过别怕,解药已经找到了配方,朕已经派人去寻药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他选择性地告知了部分信息,隐瞒了“子母蛊”和“血引”的残酷真相,不想让她刚醒来就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沈清辞似乎稍稍安心,但依旧紧紧抓着他的手,不肯松开。她虚弱地眨了眨眼,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但这一次,是正常的睡眠,呼吸平稳。
虽然只是短暂的清醒,却给萧景琰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希望。清辞挺过了最危险的阶段,她顽强的生命力,就是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他替她掖好被角,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渐渐降临的夜幕。
北疆的信使,你们一定要快马加鞭! 沈峰,一定要撬开敌人的龟壳! 月晦之夜,朕在轩辕台,等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