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室的门在陆轩身后合拢,金属锁扣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十五个红点仍悬在主屏中央,像十五把插进地图的刀。他没有看任何人,径直走到控制台前,手指在面板上划过三下,所有数据流瞬间冻结。
“把麦德林那家店的录音放一遍。”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房间的空气凝滞。
音响里传出一个低沉的男声:“我们接到通知,从今天起,不再接收任何外来品牌的智能系统设备。这是行业共识,不是针对你们。”
录音结束,没人说话。李刚的手指在桌面上敲打,节奏急促。张涛低头翻着平板,眉头锁成一线。孙明盯着财务模型的最后一行数字,嘴唇微微动了动。
陆轩调出一张新图——哥伦比亚政商关系网络。三条主线从首都波哥大辐射而出,分别连接三家联署企业。每条线上都标注着政府项目编号、补贴金额、行业协会职务。
“这三家,过去一年拿了七项市政工程,总值超两亿比索。”他点开其中一家的资料,“他们的技术团队,不到我们一个测试组的三分之一。”
李刚猛地抬头:“所以呢?他们靠关系吃饭,我们就该被赶出去?”
“不是该不该。”陆轩转向他,“是他们已经动手了。我们查谁背后牵头,查的是权力链条,不是出气筒。”
张涛抬起头:“如果行政力量介入,舆论战会更难打。民众只会看到‘保护本土企业’,看不到背后的资源倾斜。”
赵宇插话:“那我们能不能换身份?找一家本地公司合作,甚至收购,让产品变成‘国产’。”
孙明立刻反驳:“收购需要资质审核,纳税记录,员工规模。现在市场上能买的,都是负债累累的空壳。我们一接手,就是靶子。”
“那就等死?”李刚声音拔高,“我们拼了命打开的市场,一句话就清零?”
陆轩抬手,压下即将爆发的争吵。他关闭所有数据窗口,只留下南美洲地图,哥伦比亚被单独高亮。
“我们来这儿,不是为了卖设备。”他缓缓开口,“是为了建系统。从医院到交通,从能源到安防。我们做的,是基础设施。他们怕的,不是我们的价格,也不是技术,而是我们留下来的能力。”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所以他们不用技术赢我们,用规则压我们;赢不了规则,就用民意围我们。这不是竞争,是驱逐。”
会议室陷入沉默。灯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没有愤怒,只有沉重。
“现在,我们要决定怎么回击。”陆轩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法理、民意、落地。
“李刚,你说强攻。”他看向对方,“低价倾销,冲击市场。我问你,倾销多久?三个月?半年?一年?我们的资金撑得住,但一旦形成恶性循环,整个南美市场的定价体系都会崩。我们不是来打价格战的,是来立标准的。”
李刚张了张嘴,没出声。
“张涛,你提白皮书。”陆轩转向他,“发布《外资企业就业贡献报告》,争取舆论支持。这个方向对,但不够。没有官方背书,再好的数据也只是文章。媒体不发,民众看不到,对手一句话就能抹黑成‘外来资本洗白’。”
张涛点头:“所以必须打通官方渠道。”
“对。”陆轩拿起笔,在“法理”下方写下:“申请公平贸易仲裁”。
“联合国际商会,以‘非歧视性市场准入’为由,向安第斯共同体提交申诉。这不是求他们放行,是把问题摆上台面。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默默退场的弱者。”
他又转向赵宇:“你说收购本地企业,思路正确。但我们不能买空壳,要买‘活体’——有纳税记录、有技术基础、有员工社保的企业。哪怕小,也要真实。”
赵宇眼睛一亮:“只要有一家合规企业被我们控股,就能申请‘本地制造商’资质。后续产品入关,走的是内循环流程。”
“马亮已经在筛。”陆轩说,“目标不是最大,是最稳。能通过审计,能经得起查。我们要的不是壳,是根。”
孙明终于开口:“三线并进,资金压力会翻倍。智利那边还没破局,现在再加一条战线……”
“那就调整优先级。”陆轩打断,“智利是技术壁垒,靠研究突破;哥伦比亚是生态封锁,靠战略破局。后者更急。没有市场立足点,再好的技术也进不去。”
他走到主控台前,调出资金调度预案:“暂停‘穿墙计划’的二期投入,抽调三成预算支援哥伦比亚行动。孙明,你准备三套方案:轻度、中度、极限状态下的资源分配。”
孙明点头记录。
陆轩回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三个词之间画出连线。
“法理线,由张涛牵头,七十二小时内完成仲裁申请材料;
民意线,由赵宇负责,联系本地教育机构,启动‘技术赋能计划’——免费培训本地工程师,公开课程,全程录像;
落地线,由马亮秘密推进,十天内提交三家可收购企业评估报告。”
他放下笔,声音沉稳:“我们不打舆论战,我们建认知场。他们说我们是外来者,我们就用行动证明,我们是建设者。”
李刚忽然问:“如果他们继续封杀呢?媒体不报,政府不批,门店还是拒收?”
陆轩看着他,眼神平静:“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扎根。”
他按下通讯器:“林娜,把今天的会议纪要加密存档,标题改为——‘南美战略调整指令第一号’。”
通讯结束,作战室陷入短暂寂静。
陆轩走到窗前,玻璃映出他的身影。远处,城市灯火如星海铺展。他知道,这一战,不是为了订单,不是为了利润,是为了一个组织能否在异土真正站立。
他转过身,最后说道:“他们用‘爱国’当盾,我们就用‘贡献’当矛。不是对抗,是超越。”
他拿起平板,调出一份文件——《哥伦比亚中小企业名录》。手指滑动,停在一家名为“安第斯智联”的公司上。注册资本中等,员工八十三人,近三年有政府项目中标记录,技术方向与樊星阁部分重叠。
他圈住公司名称,备注一行字:优先接触,评估控股可行性。
然后他合上平板,走向门口。
手握住门把时,他停下。
“明天上午九点,张涛提交仲裁框架,赵宇列出培训计划,马亮更新目标企业清单。”
“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
“樊星阁来了,就不会走。”
门打开,走廊的灯光斜切进来。
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横过地面,直抵会议室中央那张未收起的地图。
指尖轻轻敲了敲“安第斯智联”的位置。
屏幕反光映在他眼中,像一簇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