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犇案涉及官员众多,尤其是东境三州,大部分官员落网。萧景渊立刻从各地书院选拔人才,破格录取、破例任用,这才将东境的混乱局面稳定住。
除此之外,东境军也被萧景渊下诏召回,由谢玄率领八万北府军接替他们。萧景渊顺便给了谢玄一个任务,让他在东境修造战船、锻炼海军,为了攻打东海做准备。
东境军是由原本的纪城军换防过去的,萧景渊准备先让他们驻扎在九安山,正好趁着春猎之时,将东境军筛选重组。
春猎临近,金陵再度热闹起来,此时距离楼犇案,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萧景渊闲来无事,换了一身便服,偷偷溜出皇宫,闲逛在京都的商务大街上。
早在新政改革时,京都的格局就被萧景渊重新规划过了,各类店铺在一个区域,民宅住宅在一个区域,重要官邸衙门在一个区域。
萧景渊所在的这条一眼望不到头的大街,就是处于商务区域,专门来售卖吃的、喝的、穿的等等。
“公子,来玩吗?”
萧景渊忽然被一个身着风尘的女子拦住,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走到了一处青楼前面。
不久前,他便下诏废除一切损伤女子的封建习俗,比如裹小脚之类的。明令允许女子可以读书从政,可以摆脱父母之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这样一来确实让不少心有抱负的女子得到了学习的机会,也让不少可怜的女子摆脱了压抑的人生。
但是也助长了不少低俗的社会风气,就比如说,现在的青楼女子揽客越来越大胆,已经跑到了大街上来公然拉人。
放在以前的大梁,朝廷还没有对女子的保护法,一个风尘女子要是敢公然到大街上拉客,要是遇到个不好惹的,被当街打个半死都不一定有人管。
对于这种现象,萧景渊考虑过,如今大梁的风尘女子数量太多,一旦要是严打,那大批的风尘女子该如何安置?
不光要为大批的风尘女子治疗疾病,还要为她们安排工作,要不然她们活不下去的话,依旧会重拾旧业。
萧景渊不禁想起了前世,他所在的国家建立之初,就一度铲除青楼这种社会毒瘤。这多亏了当时领导者,不仅果断地铲除青楼,还解救无数因生计所迫的风尘女子。
这件事情想起来简单,做起来要难的多,尤其是一群风尘女子的善后工作,处置得不好是要出大事的。
萧景渊自认为没有这种魄力,并且如今的天下深受千年的封建迫害,青楼文化已经根深蒂固,想要连根拔起还要徐徐图之。
他对着女子笑着摇了摇手,递给她了几张银票,随后叹了口气便离开了。
萧景渊一边走着,一边观察着四周的商铺,不光有售卖东西的,还有不少正规的娱乐场所,比如说棋牌店。
店铺外的广告栏上写着各种娱乐玩法,象棋、围棋、五子棋、斗地主等等。
这家商铺的左边开了一家台球厅,右边开了一家专业射箭的店铺。
这些店铺都是萧乙研究出来的,他通过看萧景渊给他的书,研究出了不少利国利民、推动时代发展的东西。
在他向前走了几步后,停在了一家书店门前,门匾上写着四个大字:兴梁书店。
这还是萧乙求着萧景渊给提的字,据说这家书店的收入很大,来买书的都是一些年轻人,女子要居多。
萧景渊思虑再三后,决定进去参观参观,他刚一走进店门,就看到了收银处站着一个熟悉的人。
他走上前去,惊讶地问道:“豫津,你怎么在这?”
没错,此人正是言豫津。
自从言皇后言玥联合誉王谋反失败,被萧景渊暗地里逼死后,幸免于难的言氏一族自觉蒙羞,便主动搬离了京都。
那时,言豫津也跟着他的父亲言侯言阙离开了京都,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言豫津抬起头来,看到是萧景渊,神情一愣,低声说道:“陛下,您怎么在这?”
萧景渊解释道:“在外唤我姜云安即可。”
言豫津立刻明白过来,问道:“姜公子是偷偷出来的?”
萧景渊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你怎么会在这?”
言豫津叹了一口气,面色带着些忧愁,说道:“前不久朝廷查办楼犇案,导致不少地方官员紧缺。我父亲听说后便让言氏子弟去主动请缨,要到地方上去为民办差。”
“我本来是在书院的,正听着老师讲课,结果我爹一把抓住我,直接让我来京都。”
“我爹告诉我。”言豫津姿态一变,开始模仿言阙,“好男儿志在四方,当从政或投军,此行你便去京都闯荡吧。我在京都这些年还是有些人脉的,去了你便去吏部报道就行。”
萧景渊被言豫津滑稽的样子逗笑,问道:“然后呢?”
“不是男儿志在四方吗,怎么跑到这书店做起收钱的活了?”萧景渊问道。
“我大概是几天前刚到京都,当时去了吏部报到,想着有我爹的关系,能给我个地方小吏当一当。谁知竟然把我安排到这里来了,让我在这负责每日看门、收钱。”
言豫津话音刚落,就有两个穿着不凡的女子走了过来,手里面拿着几本书籍。
萧景渊能够看得清楚,其中有两本萧景渊十分熟悉,一本是《经典童话故事》,一本是《学前教育》
“两位公子,请给我们结账吧。”
言豫津赶忙笑意盈盈地过她们的书,看了几眼后便报了一个价格,随即夸奖道:“两位小姐,在下看你们买的这些书,你们应该是学院教师吧?。”
一女子点了点头,“当今陛下圣明,开设了幼儿书院,我们两人今日刚刚入职,想着买几本书深入学习一下。”
萧景渊满意地点了点头,幼儿书院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教化大梁后继之人的思想,还有一部分是为了提高女子地位,提倡女子成为幼师。
言豫津一边和两个女子套着近乎,一边拿出一个精致的布袋,给两人所买的书籍打包了起来。
最后将书袋递了过去,问道:“两位小姐一看便是书香门第,加上从事教育行业,恐怕会经常来看书,有没有兴趣办张卡啊?”
两个女子被言豫津风趣幽默的话语逗得花枝乱颤,最终办了两张最高等级的贵宾卡。
两名女子紧跟其后来的是一名穿着朴素的青年读书人。他买了几本科举考试范围之内的书籍,看样子他是今年要参加科举的学子。
大梁的科考萧景渊也早就做出了改革,不再只是考儒家那一套。萧景渊他想要的治国良臣可不能是一群思想固化的封建腐儒。
科考的题目内容涉及到各个层面,包含的知识点繁多,因此吏部便公布了一份书单。
想要科举的学子只能跟着书单上的书籍学习,这么不经意间,才推动了大梁社会教育的发展。
男子掏出很多张小面额的银票才勉强凑齐了书钱,甚至连书袋钱和打包钱都没有,准备自己抱着几本书就这么离开。
萧景渊于心不忍,便帮他支付了打包费用,他感激地看了萧景渊一眼,说道:“在下名叫张遮,敢问公子姓甚名谁,家住何处,在下高中后一定会还钱的。”
萧景渊嫌麻烦,便随便报了姜云安的名字和地址,便将他打发走了。
后来又接连来了几个贵族小姐,言豫津凭借着出色的口才,让她们无一例外都办了贵宾卡。
萧景渊在一旁难以置信地看到了全程,等到客人差不多都走后,言豫津脸色瞬间变得忧愁,转头准备继续与萧景渊说话。
萧景渊摇了摇头,说道:“豫津,我不办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