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又在绛芸轩闲谈说笑了好一会儿,窗外天色渐暗,已近酉时。
鸳鸯挑帘走了进来,笑着对众人道:“几位姑娘,老太太传晚饭了,请你们过去呢。”
她又看向贾璋,“宝二爷,老太太特意交代了,请您一起去荣庆堂用饭。”
贾璋笑着点了点头:“有劳鸳鸯姐姐跑一趟,我们这就过去。”
薛宝钗闻言,率先起身,“宝兄弟,多谢厚赠,这锦缎我很喜欢。”
“我就先告辞了。”
贾璋也站起身,“宝姐姐客气了,得空再来玩儿。”
说着,便将薛宝钗和莺儿送出绛芸轩。
随后,贾璋和黛玉、三春姐妹一起,说说笑笑地前往荣庆堂。
刚走到堂外廊下,就听到里面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
“老太太,宝二爷和几位姑娘来了。”鸳鸯先进去通报。
贾母闻言,立刻笑道:“快请进来!”
入内不报,那是贾宝玉的特权,其他人都还是挺守规矩的,贾璋也只能跟着守一次规矩。
见到他们几人进来,里面的说笑声才稍稍平息,丫鬟仆妇们连忙设椅安桌,安排座位。
贾母见了贾璋,脸上的笑意更浓,招手道,“宝玉,快过来坐。”
“玉儿,你也坐我旁边。”
贾母坐在正中,贾璋坐在贾母左手边,黛玉坐在右手边,其他姊妹也按顺序坐好。
李纨捧饭,王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丫鬟们端上各色菜肴。
贾母对王夫人道:“你也坐下一起吃吧,今儿高兴,没那么多规矩。”
王夫人受宠若惊,连声道谢,在贾母对面的末座坐下。
平日里,虽然有两个孙媳妇伺候,她不用亲自服侍贾母用饭,但也只能坐在一旁看着,不能和贾母同桌吃饭。
她知道,老太太这是看在宝玉的面上,才高看了她一眼。
她看着已是子爵的宝玉,愈发满意,宝玉是真给她争气。
今晚的饭菜比平时要丰盛得多,桌上摆满了各种珍馐美馔。
鲍参翅肚、鸡鸭鹅鹌、牛羊鹿狸,各种山珍海味是应有尽有,蒸炸烹煮,形式各异。
贾母面前还摆放着两道红烧熊掌和蜂蜜蒸熊掌,色泽诱人,香气四溢。
贾母亲自给贾璋夹了一块红亮软糯的红烧熊掌,放到贾璋碗里,慈爱地笑道:“宝玉,快尝尝这个,正是你昨儿带回来的新鲜熊掌。”
“谢老祖宗,您也吃。”贾璋给贾母也夹了一块。
接着,他又给王夫人夹了一块,“太太也尝尝。”
然后,他才顺势夹了一块蜂蜜蒸熊掌给黛玉,“林妹妹,你尝尝这个。”
小惜春见状,又气鼓鼓地瞪了他一眼。
她眼巴巴地看着宝二哥给这个夹菜,给那个夹菜,唯独就是没有她们姐妹,不由得撅起小嘴。
这宝二哥也忒偏心了!
贾璋察觉到她不满的目光,神色讪讪,连忙又依次给惜春、探春、迎春夹了一块,“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都尝尝。”
惜春的小脸这才由阴转晴,满意地笑了。
他不过就是想给黛玉夹个菜,结果全桌都要他照顾,他容易嘛?
贾母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乐得合不拢嘴,笑道:“好好好,见你们兄妹和睦,姊妹相亲,我就放心了。”
“都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众人这才动筷。
贾璋尝了一口红烧熊掌,肉质软糯,滋味醇厚,一口下去全是胶原蛋白,果然不愧是八珍之一。
贾母也尝了一口,赞道:“这新鲜的熊掌,比起辽东每年送来的干制熊掌,别有一番风味。”
贾璋便道:“老祖宗若是喜欢,孙儿得空再去猎些新鲜的回来。”
贾母忙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如今是子爵了,可别轻易涉险。”
“府里什么东西没有,何必去冒那个险?”
贾璋心里明白,即便他把自己说得再厉害,贾母也还是会担心,也就笑着应了:“是,孙儿听老祖宗的。”
“这就对了。”贾母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尝尝这个蜂蜜蒸的,又是不同的滋味。”
这一次,不再是她亲自夹菜,而是由在一旁服侍的王熙凤代为布菜。
王熙凤笑吟吟地夹起一块蒸得晶莹剔透、泛着蜜色光泽的肉,放到贾璋碗里,“宝兄弟,快尝尝这个,看合不合口味?”
王熙凤这妮子,一颦一笑都散发着成熟女子特有的韵味。
不得不说,对贾璋而言,还是王熙凤和秦可卿这种年纪的女子,更符合他的审美。
青春靓丽,且兼具知性风情,这才是女子最美的年纪。
魏武遗风今犹在,孟德之志永留存。
贾璋笑着点头示意,尝了一口,果然和红烧的又是另一种滋味。
“入口即化,甜而不腻,鲜香软糯,回味悠长。”贾璋赞了一句,“大家也都试试。”
除了贾母和贾璋偶尔说上几句话,其他人都遵守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要么默默吃饭,要么听他俩说话。
约莫过了两刻钟,众人才用完晚饭。
丫鬟们鱼贯而入,端上金盆温水、熏香丝帕、漱口清茶、白玉漱盂等物。
净手漱口后,众人又移步到旁边喝茶闲聊了片刻,这才各自散去。
回到绛芸轩,贾璋将剩下的金子拿了出来,给夏守忠二十两,又给三春三十两,只剩下五十两了。
府里的主子们,从贾母、贾政王夫人、贾赦邢夫人到贾琏王熙凤,乃至黛玉、三春、宝钗,都送到了。
若独独漏了大嫂李纨和侄子贾兰,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而且,还有个庶弟贾环,以及赵姨娘、周姨娘。
如果不送,府里人还以为他对他们有意见呢,以赵姨娘的性格,难免会生出流言和事端。
家和万事兴,为了些许银子闹出矛盾,没必要。
至于贾赦的姨娘和庶子,这就和他没啥关系了,毕竟隔了一层。
想到这里,贾璋便拿着剩下的五十两黄金,又出了门。
他先去了赵姨娘和贾环所住的小院。
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赵姨娘骂骂咧咧的声音:“你说说你,都是一个爹生的,他怎么就能封个子爵,光宗耀祖?”
“你怎么就不能争口气,也让你娘我跟着威风威风?”
“如今倒好,满府上下都喜气洋洋,就连下人都得了赏钱,就咱们娘俩,爹不疼娘不爱的!”
“就连老爷今儿都回那边吃饭了!”
“回头,去你姐那儿……”
贾璋在外面听得直皱眉头,这赵姨娘生得颇有几分姿色,偏偏一张嘴从不饶人,怎么就这么喜欢搬弄是非,挑唆生事呢?
他故意咳嗽了一声。
屋里的声音戛然而止。
很快,赵姨娘掀帘出来,脸上带着几分慌乱和讪笑:“哎呦,是宝玉啊,你怎么来了?”
她屋里只有小吉祥和小鹊儿两个小丫鬟,都在房内服侍他们用饭,所以来人也没人通报。
好在,她还没说宝玉和那妇人的坏话。
贾璋瞥了她一眼,淡淡道:“我来看看环哥儿。”
说着,他直接走了进去,拍了拍贾环的肩膀,直言不讳道:“环哥儿,别听你姨娘的,好生读书习武才是正事儿,将来未必不能建功立业。”
“有事没事别去麻烦你三姐,更不许偷拿她的东西。”
“让我知道了,饶不了你。”
说罢,他拿出一锭十两的金元宝,递给贾环:“收好了,这是给你的。”
“我希望你用在正经事上,别出去惹是生非。”
贾环看到金元宝,眼睛顿时一亮,连忙双手接过,“谢谢二哥!我一定听二哥的话!”
在他心里,这个二哥比亲娘靠谱多了,不仅帮他免了抄佛经的苦差,还建议太太给他安排丫鬟,如今又送他金子。
还有比这更好的二哥吗?
赵姨娘见状,脸上笑开了花,凑上前道:“哎哟,宝玉,这可真是……让你破费了,这怎么好意思……”
“钱财都是小事。”贾璋淡淡道,“我希望一家人能和和睦睦,有些人不要在后院兴风作浪,搅得家宅不宁。”
他的目光锐利,看着赵姨娘,沉声道:“我知道你心里对太太未必服气,但至少面子上要过得去,该有的尊敬不能少。”
“更别在老爷面前煽风点火,搬弄是非。”
“我的话,你可听明白了?”
赵姨娘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心里生冷,下意识点头:“明白!”
贾璋又拿出另一锭金元宝,随手放在桌上,“这是给你的。”
“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不该做,我希望你心里有数。”
“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了。
赵姨娘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生出一股畏惧,虽然他轻声细语的,但她却从中感受到了一股杀气。
过了好半晌,她才轻抚着胸口,嘀咕道:“主动送上门来的金子,不要白不要。”
说着,她转身准备去拿桌上的金元宝,却惊讶地发现,那金元宝竟然已经完全陷入木头里了。
赵姨娘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浑身汗毛倒竖!
这宝玉……是有多大的力气?
只是那么随手一放,就能把金元宝按进硬木桌子里?
再想到宝玉临走时说的话,顿时心生恐惧,若是宝玉给她脖子来这么一下,那她还有命活?
而且,以宝玉如今的身份,即便真的杀了她,只怕老爷也不会处罚他吧?
她打定主意,以后,可不能再得罪这混世魔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