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偶遇残部 惊获圣姑
阳信县城的雪一连下了十数日,直到腊月初才终于停歇。天地间一片苍茫,积雪没到膝盖,官道上的车辙被冻得坚硬,马蹄踏在上面发出“咯吱”的脆响。刘进站在城楼上眺望,只见远处的田野与树林都裹在厚厚的白雪里,连飞鸟都难觅踪迹。
“主公,雪虽停了,但道路结冰,怕是还要等几日才能行军。”岳飞忧心忡忡地说道。这些天,通过甄家的秘密途径,青州的消息也不断传来——皇甫嵩大军势如破竹,连破黄巾数寨,张宝在一次突围中被袁绍麾下大将文丑斩杀,刘福通与张梁被迫收缩防线,困守北海附近。
“唉,这军功怕是真要错过了。”刘进叹了口气。他原本指望在青州能捞些战功,如今看来,等他们赶到时,皇甫嵩说不定早已平定青州了。
又过了六七日,积雪渐渐融化,官道上终于能供大军通行。刘进立刻下令拔营,谁知刚准备出发,就传来了两个消息——穆桂英与窦仙童都检查出有了身孕。
“这……”刘进又惊又喜,却也犯了难。冬天行军本就艰苦,孕妇更是经不起颠簸,更何况前路还有战事。
“将军,我与仙童妹妹还是回中山吧。”穆桂英看出了他的顾虑,主动说道,“甄家那边安稳,正好能养胎,等将军安定下来,我们再去找你。”
窦仙童也点头:“是啊将军,我们留下只会拖累大军,回中山是最好的选择。”
刘进沉吟片刻,终究还是点头同意了:“也好。我让彩云随你们回去,再调一队亲卫护送,必能保证你们的安全。”他又叮嘱甄家派来的人,让他们回去后好生照料,这才依依不舍地与三人分别。
队伍再次启程时,身边少了熟悉的身影,刘进心中难免有些空落。穆瓜寸步不离地跟在他身后,笨拙地劝慰着:“主公别担心,我家小姐和窦姑娘都是练武出身,身子骨好着呢,不会有事的。”
刘进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走吧,赶路要紧。”
没办法,如今身边就只有这么一个能伺候他的了。话说,刘进现在还真适应不了那些大男人伺候了,还是家里的女人好。
腊月中旬,大军终于踏入青州境内。青州的雪比冀州小些,但寒风更烈,刮在脸上如同刀割。队伍沿着淄水东岸行进,沿途不时能看到被战火焚毁的村庄,断壁残垣间散落着枯骨,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这日,大军正在行军,忽然一匹快马朝着队伍疾驰而来。
“主公,前方发现不明队伍!”确是一名之前派出去的斥候策马奔回,翻身下马禀报道,“约莫五千余人,正朝我军方向而来,没有旗号,都是精壮汉子,不似寻常百姓!”
刘进心中一凛:“没有旗号?难道是黄巾残部?”
岳飞道:“不管是何来历,先列阵戒备为好。”
“好!”刘进当机立断,鹏举,交给你了。
岳飞也不推辞,毕竟这是常态,当下便命令道:“传令下去,列长枪方阵,弓箭手准备!”
五千汉军迅速列成战阵,长枪如林,弓弩上弦,严阵以待。寒风中,将士们的甲胄泛着冷光,杀气腾腾。
然而没过多久,斥候再次回报:“主公,对方在五里外停下了,正朝北转向,似乎要绕开我们!”
“绕开?”刘伯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主公,对方不敢与我军碰面,定然不是官军。如今青州境内,除了官军便是黄巾,看来这队人马十有八九是黄巾残部!而且这个时候在这里的黄巾军,怕是会有大收获。”
刘进精神一振:“既然遇上了,哪有放跑的道理?岳飞,带军追击!”
“末将领命!”岳飞立刻调兵遣将,“薛仁贵,你带五百骑兵先行,缠住对方,莫要让他们跑了!步兵随我跟进!”
薛仁贵领命,翻身上马,率领五百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马蹄扬起地上的残雪,卷起一道白色烟尘。
半个时辰后,前方传来了隐约的厮杀声。刘进与岳飞率军赶到时,正看到薛仁贵的骑兵与对方缠斗在一起。那队人马果然是黄巾,虽然衣甲不全,却个个悍勇,结成一个简陋的圆阵,手持刀枪抵抗骑兵冲击,阵中似乎有能人指挥,竟一时挡住了骑兵的攻势。
“这黄巾倒是有些章法。”刘进微微诧异。
岳飞却不以为意:“不过是些顽抗之徒罢了。主公稍等,属下一个时辰内定能剿灭他们。”
刘进哑然失笑——自己果然是被岳飞等人的战力养刁了眼界,这种能挡住骑兵冲击的队伍,在他看来已是精锐,在岳飞眼里却与寻常黄巾无异。
“进攻!”岳飞一声令下,汉军步兵迅速展开攻势。长枪兵列阵推进,弓箭手在阵后放箭,配合薛仁贵的骑兵三面夹击。
黄巾的圆阵虽顽强,却哪里抵得住这般猛攻?不到半个时辰,阵脚便开始松动,士兵们死伤惨重,阵型渐渐溃散。
“杀!”岳飞亲率亲卫冲入阵中,沥泉枪舞动如飞,将试图顽抗的黄巾士兵纷纷挑飞。熊阔海抡着他的大棍子更是勇猛,一棍子一下就有三四人被击飞。汉军将士士气大振,奋勇冲杀,眼看就要将这股黄巾彻底剿灭。
然而就在这时,对面阵中却忽然竖起了一面白旗。
“嗯?投降了?”刘进有些意外。这股黄巾战斗力不弱,本以为会顽抗到底,没想到竟这么快就投降了。
“传令暂停进攻。”刘进抬手道。他倒要看看,这股黄巾的首领是谁,又打的什么算盘。
厮杀声渐渐平息,残余的黄巾士兵扔下兵器,举手投降,一个个面带惊恐。很快,五个被捆绑着的身影被押到了刘进面前。
刘进打量着五人:两个身材高大的壮汉,肌肉虬结,眼神凶狠;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脸上带着稚气,却紧握着拳头;一个中年汉子,满脸惶恐,瑟瑟发抖;还有一个……身形相对瘦小,虽然穿着男装,脸上沾着污泥,但那精致的轮廓与明亮的眼睛,让刘进一眼就看出是女扮男装。
“你们是何人?为何在此游荡?”刘进沉声问道。
五人皆低头不语,那女扮男装的人更是紧咬着嘴唇,眼中闪过一丝倔强。
刘进正要再问,那女子却忽然抬起头,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异常清晰:“将军,我与你做笔交易如何?”
“交易?”刘进觉得好笑,“你一个俘虏,有什么资格跟我谈交易?”
女子道:“我让将军放了剩下的三千弟兄,我送将军一个天大的功劳。”
“哦?什么功劳?”刘进来了兴致。
女子却摇头:“将军先放了他们,我再告诉你。”
“放肆!”刘进脸色一沉,“你以为你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他对身边的雄阔海使了个眼色,“杀一个,让她看看规矩。”
雄阔海毫不迟疑,一把抓起那个瑟瑟发抖的中年汉子。那汉子吓得魂飞魄散,哭喊着求饶:“将军饶命!我什么都不知道!是她逼我的!”
“聒噪!”雄阔海抡起熟铜棍,狠狠砸在中年汉子头上。只听“噗”的一声,那汉子脑浆迸裂,当场毙命。
鲜血溅了旁边三人一身,那两个壮汉与年轻小伙皆是脸色剧变,厉声喝道:“你敢!”
女子也花容失色,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却依旧强撑着道:“你……你好狠!”
刘进冷冷地看着她:“现在可以说了吗?不说的话,下一个就是他。”他指了指那个年轻小伙。
却不想那年轻的小伙子很是硬气,大喊着:“来啊,你来啊!”
然而女子看着地上的尸体,又看了看怒目而视的同伴,终于崩溃了,眼泪夺眶而出:“我说……我说!只求将军信守承诺,放了我的弟兄!”
“先说来听听。”刘进不为所动。
然而另外三人却是开始大喊:“小姐不可!”
“不要啊小姐!”
“和他们拼了,小姐!”
“把他们带下去!”刘进嫌那三个男人既碍事又吵,吩咐亲卫将他们拖了下去。
帐前只剩下刘进与那女子,寒风卷起地上的雪沫,打着旋儿飘过。
女子深吸一口气,擦掉眼泪,缓缓说道:“把我交出去,就是最大的功劳。我叫张宁,是大贤良师的独女,黄巾军的圣女。如今圣教之中,我的身份比二叔张梁还要高。”
“张角的女儿?”刘进猛地愣住,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怎么也没想到,竟能在这里遇上张角的独女!这若是献给朝廷,功劳确实不小,甚至可能超过在青州的战功!
“你如何证明?”刘进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声问道。
张宁从怀中摸出一块玉佩,又拿出一本用布包裹着的书,递给刘进。玉佩是羊脂白玉雕琢而成,上面刻着一个“宁”字,背面还有太平教的符号,上面还有圣女二字;而那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四个古朴的大字——《太平要术》。
刘进拿起书,翻开几页,只见上面写着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夹杂着一些符咒图案,与传闻中张角赖以传道的《太平要术》颇为相似。
他看着张宁,眼神复杂。没想到一场意外的追击,竟能擒获如此重要的人物。这张宁,简直是送上门来的大功。
“看来你没说谎。”刘进合上书本,语气平静,“你放心,只要你的弟兄们安分守己,我可以不杀他们。”
张宁眼中闪过一丝释然,却又带着几分悲凉:“多谢将军。只是不知,将军打算如何处置我?”
刘进看着她苍白的面容,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念头。杀了她固然能得大功,但留着她,或许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毕竟,她是张角的女儿,在黄巾余部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号召力。
“这个嘛……”刘进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等回到营中,再慢慢商议。”
寒风依旧呼啸,刘进握着那本《太平要术》,感觉手中的分量格外沉重。他知道,捕获张宁这件事,或许会让他的命运,再次发生转折。